简介:“霍尔灸”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一种外治法。8世纪时被载入《四部医典》,是治疗“龙”(赫依)病的代表性疗术。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古藏文文献中的“霍尔”所指民族持不同观点。其实,“霍尔”在不同时期指不同民族,曾指称过吐谷浑、突厥、回鹘以及后来的土族及藏北安多地方非藏语系居民。蒙古兴起后,“霍尔”一般专指蒙古人。从《四部医典》的成书年代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霍尔灸”之“霍尔”指称回纥的可能性大,而敏珠绰尔吉蒙译本《四部医典》中称之为“蒙古灸”有不妥之处。但“霍尔灸”应是包括蒙古族先民在内的北方各民族共同发明和普遍应用的传统疗术,回纥只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而已。笔者还依据《四部医典》及注释著作中有关叙述内容认为,“霍尔灸”并非灸法,而是热敷疗法。由于“霍尔灸”能够有效抑制“龙”(赫依)病的特性,使之成为治疗“龙”(赫依)病的首选疗法。
简介:本文在先前的虚拟筛选发现的命中化合物B51(IC50=37.4μM)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甲基异噁唑/异噻唑衍生物类BACE1抑制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将B51结构中的氰基嘧啶酮片段转化为甲基异恶唑/异噻唑,同时缩短连接氰基嘧啶酮环和酰胺键另一侧咪唑环之间的连接链长度,可以使分子与BACE1的S1'和S2'口袋的契合程度更好,从而提高活性。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20个甲基异噁唑/异噻唑类衍生物并对其抑制BACE1酶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在这些化合物中,5t显示出比B51提高了近10倍的效力。SPR实验结果显示,其与BACE1结合动力学呈现"快结合,慢解离"的特征。所获得的活性甲基异噻唑类化合物分子量小,对正常细胞安全无毒,经PAMPA实验测试具有透过BBB的可能,可作为BACE1抑制剂类抗AD药物设计的新结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