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普洱茶"越陈越香"来自于普洱茶发展的民间经验和总结,其概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受到不同质疑,但普洱茶耐贮藏,经一定时期良好贮藏的普洱老茶比新茶更好喝,普洱茶贮藏具育良好的投资功能,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研究表明,经过一定时期良好的贮藏处理后,感官和理化分析两方面都证实了陈化后普洱茶风味品质的提高。提出普洱茶"陈化生香"的科学概念和阐释,"陈化生香"并不是指陈化中普洱茶香气绝对量的增加,而是指香气和香型变得更优雅柔和,丰满而不妖艳;滋味变得较滑口生津,回甘加强,饱口而不刺激;汤色变得更加明亮,色度加深的方向发展。"陈化生香"是普洱茶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良好环境条件下普洱茶长期贮藏,卫生品质才能得到保证,因此陈化加工不是随心所依地将普洱茶听之任之的收藏摆放,而是要通过良好的贮藏技术和条件下使其品质向好的方向发展,陈化应该是普洱茶加工的重要工序。
简介:本所从1985年至1988年分别组成生产现状调查课题组及本省红碎茶标准制定课题组,分别对本省主要茶区(含海南)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就所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试图从机具设备、工艺指标、品质水平等几个方面阐明本省红碎茶生产现状,结合省内外专家意见提出对策措施。本省生产茶园面积达73万多亩。红碎茶产量占总产45%左右;初制茶多采用90型揉捻机+6CRQ—20型转子机配套生产线。红碎茶贸易成交得分多在90~99分。理化审评得分有54.3%在80~95分,浓强度得分比鲜爽度得分平均高4个百分点,茶黄素含量平均在0.8%左右。主要存在问题是:(一)生产茶园品种不纯,鲜叶采摘偏老,忽视鲜叶保鲜技术、造成鲜叶自然品质不高。(二)加工机具不足、陈旧效率低。建议今后发展新茶园必须选择良种,严格执行一芽二、三叶采摘标准,重视鲜叶保鲜技术,更新、改造初制机具,制造适宜的生产变化条件等。我省红碎茶生产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已三十年历史。三十年来,在我省生产、教学、科研、贸易各条战线的茶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红碎茶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优质出口红碎茶基地。据统计,1988年已有茶园面积73.72万亩,总产量达2.86万吨。据有关研究显示,全世界茶叶贸易在本世纪末可达120~130万吨,其中红碎茶占85%。因此,在“七·五”乃至“八·五”期间,中央及我省政府对广东发展红碎茶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方针是:巩固提高现有茶园产量、质量,努力改造低产茶园积极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革工艺,增进品质。我省在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新茶园,提高单产方面,已有相当多可行的措施在生产上实施,如确定重点发展市、县,提供足够的资金及贷款扶持改造低产茶园和发展新茶园,推行家庭农场承包方式,推广密植、配方施肥等科学栽培�
简介: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AA级绿色食品划归属有机食品类.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是不同档次水平的.无公害茶产品是茶叶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茶叶质量的最起码要求.有机茶和绿色茶是按特定标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并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我县已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AA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得到认证,成为饶平茶业发展新的亮点.但要全面实现绿色健康安全茶叶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县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现状,提出开发有机茶生产的几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