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比对川广元上寺剖面叠系栖霞组同位素值变化,探讨了该区烃源岩发育的古生态环境。由于叠纪高CO2浓度背景使得古海洋海水中相对富集13C,因此叠纪海相沉积的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同位素均为正值。广元上寺剖面从栖霞组底部向上碳酸盐岩同位素逐渐正偏,显示从栖霞组底部沉积时期开始海平面逐渐上升,向相对缺氧沉积环境过渡。栖霞组中部古海洋生产力增高,使得总有机同位素正偏。受总有机同位素波动的影响,同位素分馏值(∈TOC)在整个栖霞组波动频繁。根据平衡状态下碳循环有机埋藏分数模型,计算了整个栖霞组有机埋藏分数,结果显示有机埋藏分数(forg)在整个栖霞组都较高,符合叠纪的埋藏在整个显生宙处于最高阶段的地质背景。栖霞组中部高TOC含量层位对应forg逐渐增高,反映forg与有机沉积的保存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利用古海洋生产力和forg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原始埋藏量的变化。

  • 标签: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 总有机质碳同位素 有机碳埋藏 二叠系 栖霞组
  • 简介:摘要 :针对 MTBE禁用后烯烃的综合利用问题,通过对目前烯烃主要加工技术的介绍,为生产 MTBE原料的异丁烯找到了多种加工途径,为 MTBE装置转型发展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法与建议。

  • 标签: MTBE(甲基叔丁基醚) 碳四烯烃 烷基化 裂解
  • 简介: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丙烯腈(AN)/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元共聚产物QPFR。研究了原料中单体组成对QPFR特性粘数的影响规律,室内实验评价了QPFR在水基钻井液中的抗高温耐盐性能和降失水性能,分析了QPFR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原料中单体组成对QPFR特性粘数的影响较大,QPFR用作钻井液降滤剂时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QPFR分子上的磺酸基等极性基团是其产生作用效能的分子基础。

  • 标签: 四元共聚物 特性粘数 降滤失剂 耐温性能 抗盐性能
  • 简介:目前,全国多数探空站仍在使用701测风次雷达.其主要工作部件多为阻容元件和电子管组成,工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好.由于设备生产时间较长、元件趋于老化、配件稀少,故障逐日增多.

  • 标签: 二次雷达 电子管 测风 阻容元件 故障维修 配件
  • 简介: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是以地质找矿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从事地质找矿与矿产勘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队,座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之乡”的宜宾市繁华的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质队 四川省 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找矿
  • 简介:于2014年11月10日、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在鄱阳湖区南矶山湿地和常湖池湿地,采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茭白(Zizaniacaduciflor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土壤和光滩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各形态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南叽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最大。在常湖池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含量都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各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差异不显著;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最高。2015年1月17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4月12日(p〈0.05);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在南矶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2014年11月10日(p〈0.05),在常湖池湿地,脲酶活性差异不明显,2015年1月17日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4月12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与土壤pH显著相关,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与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

  • 标签: 植物群落 碳含量 酶活性 鄱阳湖湿地
  • 简介: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它不仅是重大的科学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省处于工业化加速期,高能耗行业比重高,未来面临巨大的氧化碳减排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低技术改造和提升高产业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但地质汇也是氧化碳减排的一条重要渠道。岩溶汇效应显著,土壤固潜力巨大,在氧化碳减排和缓解温室气体效应的研究计划中,加强地质研究已是不容回避的重大科学问题。

  • 标签: 地质碳汇 潜力 CO2地质储存 安徽省
  • 简介:摘 要:基于独特的电子与显微结构,以纳米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出色的热稳定与化学稳定特性而受到广泛研究,在多个领域显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钢铁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因而耐火材料性能的提升正受到广泛需求。以低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镁耐火材料主要可选的纳米碳源类型,总结了低纳米碳源对耐火材料力学性能与高温使用性能改善情况,比较了引入低纳米材料后的性能影响与优缺点。

  • 标签: 镁碳耐火材料 低碳碳纳米材料 性能
  • 简介:2013年9月11日和12日,在双台河口的天然碱蓬盐沼、退化碱蓬盐沼、光滩和海水养殖塘中,分层采集0-10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含量、可溶解有机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氮比,并分析这些指标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碱蓬盐沼中,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湿地土壤(p〈0.05);除养殖塘外,其它类型湿地土壤有机含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有机含量差异不明显;天然碱蓬盐沼不同深度土壤的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退化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p〈0.05),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和退化碱蓬盐沼土壤的全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的全氮含量波动变化。在0-10cm深度,光滩土壤的氮比最高;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氮比都较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光滩和养殖塘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含量波动变化,且无显著差异;退化碱蓬盐沼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波动减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退化碱蓬盐沼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30-50cm深度土层;光滩土壤铵态氮含量波动减小。在土壤垂直方向上,各类型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波动变化;与其它湿地类型相比,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最低。

  • 标签: 土壤 盐沼 光滩 海水养殖塘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和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机含量的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泥炭地有机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的46.14%;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总储量的27.41%和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的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的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泥炭地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达峰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计量可发挥市场监管、质量控制作用为如期实现达峰、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计量技术的发展可支撑达峰中和目标实现。本文从国家战略政策、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等方面解读计量在达峰中和工作中的工作方向和重要作用,结合生态环境相关国家标准提出了在达峰中和工作中计量能开展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方向。

  • 标签: 碳达峰 碳中和 计量 标准
  • 简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巴黎协议》之际,法国农业部提出了“千分之全球土壤增计划”,随后被UNFCCC宣布正式启动。本文分析了该计划的背景与土壤固技术要求及其对中国固减排和气候变化外交的可能挑战。考虑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高,土壤库和当前固速率较低,而且预估的固潜力不确定性较大导致固目标设置困难,建议中国暂缓加入该计划,并可基于中国农业废弃物炭化技术可以达到较高的固减排效益,提出以生物质废弃物治理为中心的农业能源-土壤-肥料一体化减排增计划,主动应对新的气候变化减排外交,推进农业减污减肥减排的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土壤固碳 气候变化 “千分之四”计划 温室气体减排 生物质炭
  • 简介:加强对我国森林储量和固潜力的研究,是制定中国增汇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国际气候谈判和全面了解森林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我国第七次和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各优势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数据,采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method),估算了我国森林(乔木林)储量和密度及其分布,分析我国不同省份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储量龄组结构特征;建立分区域、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结合我国森林2020年和2030年面积蓄积增长目标,预测我国乔木林2010—2050年间汇潜力。结果表明:第八次清查期间中国乔木林总储量为6135.68Tg,密度为37.28Mg/hm2;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储量分别为5246.07Tg和889.61Tg,分别占总储量的85.50%和14.50%。到2050年,中国乔木林和新造林的总储量和平均密度将分别达到11125.76Tg和52.52Mg/hm2,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81%和41%。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乔木林有很大的汇潜力,将在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森林碳储量 材积源生物量法 采伐情景 碳汇潜力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是当前排放量的大户,在国家“中和达峰”的要求下,势必会对这些高能耗产业在总量供给、能源结构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其中,电力系统革命是实现中和的关键环节。

  • 标签: 碳达峰 碳中和愿景下 工业转型
  • 简介: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方法为基础,结合Aspenplus对考虑积情形下的甲烷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对CO2/CH4比(0.5~3)、反应温度(573~1473K)和压力(1~25个大气压)对平衡转化率、产物组分和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费托合成中生产合成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高于1173K、CO2/CH4比为1,此时2摩尔的反应物可以生成约4摩尔的合成气(H2/CO=1),且仅生成极少量的,可以忽略不计。尽管高于973K的温度可以抑制积形成,但此时生成水的量也增加了,当CO2/CH4比较高(2或3)时更是如此。生成的水量增多可能是由RWGS反应引起的,CO摩尔数增加、H2摩尔数减少以及CO2转化率逐渐增大就是最好的证据。为了找到甲烷CO2重整的真实情况与热力学平衡状态间的区别,本文将模拟的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分布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要使乙烯、乙烷、甲醇和甲醚的产率达到较高的水平,就必须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有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刑。受甲烷分解和CO歧化反应的影响,较高的压力减轻了温度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增加了积量,并减少了CO和H2产率。对利用等量CH4和CO2进行的甲烷加氧氧化碳重整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想使反应物转化率和合成气产率都在90%以上,需要的操作温度和进料比分别为1073K和CO2:CH4:O2=1:1:0.1。H2/CO比值始终保持为1,同时产水产率最大限低地减少且不会形成积

  • 标签: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热力学分析 积碳 CO2转化率 平衡转化率 H2/CO
  • 简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流向可能产生巨大影响,而泄漏是描述这种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泄漏问题是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体现,也是涉及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首先介绍了泄漏的概念;并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泄漏率与流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从多方面分析评价了全球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泄漏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碳泄漏 能源密集型产业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发电及供热、工业、农业、交通等新疆重点行业,基于各个行业2004年到2019年的历史排放数据,对各行业的排放趋势进行分析,后筛选各重点行业的排放关键驱动因素,利用排放历史数据拟合出的STIRPAT模型和各驱动因素的发展速率设置作为参数,从而预测新疆各重点行业的排放趋势。结果表明,发电及供热行业是未来排放量贡献主体,未来新疆达峰路径设计时需要聚焦重点行业用能需求,推动电力产业与重点行业协同发展。

  • 标签: 碳排放 碳达峰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