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不难发现,毛泽东的人权保障思想,萌发于家庭,扩展于家乡,延伸到祖国,升华至世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崇尚"无血革命",主张用温和方法进行政治改良,通过民众联合为其争取生存权以及独立、自由和平等权利。五四运动之后,毛泽东发现"政治改良"和"无血革命"在中国行不通,只能另辟道路,他主张通过暴力革命使人民摆脱受奴役和受压迫的地位,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平等的要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主张通过建立独立、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公正社会,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从改造中国到改造世界,毛泽东主张应"取世界主义,而不采殖民政策",通过世界大同来实现人权保障。从改革预言到改革实践,毛泽东的保障人权思想在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中得到了升华。
简介:党的十九大是中国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重大判断,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既是掌握十九大报告核心的关键,也是认清新时代主要工作的关键。本文就如何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探讨,对理解中国时代变化、工作重点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在新时代新的工作要求就是围绕解决上述社会主要矛盾,做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工作部署,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最终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简介: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辨证视域重新探究梁启超,打破传统的围绕政治、历史、文学等固定、单向度视角来研究的束缚,能够使我们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理解更加立体、健全和多元化。由相关文献可知,在当时科技文化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梁启超结合自身长期的经历和思考,敏锐地意识到文化历史转型下科学与人文日益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力主抵制科学漫无边际地扩张,并倡导用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来弥合西方科学在文化上的缺陷,进而将科学观与人文精神统一于"文化理性"的建构之中。正是这种"文化理性"构成了梁启超后期在中国文化思想及民族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力。同时,梁启超后期在著作和实践中侧重于对科学作形上、形中层面的阐释,重科学的实质而轻其结果,是对五四后期科学启蒙与现代性启蒙的有益引导。尤其在晚年,虽因标榜人文精神而被视为科学的反对派受时人诟病,但他的科学观已日趋成熟和辨证化。
简介: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华民族即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新征程离不开新理论指导,完成新使命更需要新思想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科学指导和战略引领作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协同性和包容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构成;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原则及价值旨归。在认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境界的同时,也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