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大稳健”(GreatModeration)增长时期?它起于何时?终于金融危机吗?后危机时代处于何种周期状态?本文利用条件马尔可夫模型首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正式的经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以1995年第四季度为界,中国的经济周期从高波动与低波动交替出现的“活乱循环”时期,进入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稳健”阶段。与美国因金融危机于2008年中断“大稳健”不同,中国的“大稳健”由于经济过热的累积在2006--2007年间中断,因金融危机负向冲击的叠加而重返,并迅速地于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低波动、高增长”的最优状态,后危机时代元年并未出现过热或二次探底等过度波动情形。对大稳健可能原因的初步分析显示,不同于发达国家,存货投资并不是中国GDP增长稳定化的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货币政策则呈现出与GDP增长类似的波动结构变化,是大稳健的重要潜在根源。
简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程序化交易变得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国内大多数程序化交易者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检测与优化体系,采取的测试方式大多为简单的历史数据回溯测试,这容易导致对历史数据曲线的过度拟合。论文构造出一个较完整的程序化交易系统的检测与优化体系,依次分为六个步骤:设计交易策略,交易策略程式化,验证性检测,交易系统最优化,推进的样本外测试,实战交易。通过此体系可以分析交易模型的风险与收益水平及策略的稳定性,并得出健全的交易策略需具备的特点:获利相对均匀分布、具有相对稳定的盈亏次数比率、具有连续且平滑的最优化参数集、适应不同类型的市场且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