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在护理干预下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护理支持,观察组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运用BPR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康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方面的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效果较好,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生活水平,应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通过SAS评分判断其是否有效。 方法 选取100例因精神分裂症而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两组每组50人,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以及精神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前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情况,并由护理人员定时记录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数据相对常规组患者数据较好,P<0.05。结论 精神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优质的睡眠是帮助个体生理功能和身体恢复的重要条件,精神康复护理能够切实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而良好的睡眠又反作用于精神及身体恢复,减缓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缩短病程,应对这样卓有成效的治疗方式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本医疗机构引入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后,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0名患者,探讨新标识系统对患者安全性的潜在提升,对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观察和患者档案的定量分析。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在本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包括引入新的标识类别、实施方式,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结果 在新系统下,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管理呈现积极的变化,医疗错误率明显减少,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结论 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对本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正面影响,新标识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护理环境。
简介:摘要: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作为青少年儿童汲取知识,增长见闻的少儿图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少儿图书出版领域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少儿图书出版行业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从一线图书编辑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少儿图书出版行业的若干质量问题,以此促进少儿图书出版质量的提高,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简介:摘要: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简介:摘要: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对广大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可造成较大的损害,近视同时也是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眼球也处于动态发育过程中,眼部屈光结构持续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人群屈光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为远视、正视及近视状态,具有不可逆性。儿童期为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重视对屈光发育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学生视力健康监测一般以远视力检查为主,低于5.0视则为视力低下,该检查方式存在片面性,无法使眼球的屈光状态和发育情况获得真实反映,家长多于儿童出现明显近视征象后就医,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因此,为儿童青少年建立屈光档案对于提高近视防控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德宏州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档案以及近视防控效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