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文书语言的生动性问题,教材较少涉及,论者也较少,但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一本应用写作人手,分析文书文本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考察发现,某些文书文本里存在较多的生动性语言。同时,笔者探讨文书语言为什么要生动,以及如何才能使文书文本语言生动起来的问题。

  • 标签: 文书 生动 文本语言
  • 简介:检察委员会审议案件是检察机关行使司法权的一种表现,其制作的文书则反映了这种司法权运行的过程,因此检察委员会的文书制度也应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责任制改革相适应,文章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对现行的检察委员会文书制度进行分析,指出了与司法责任制要求不相符合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检察委员会文书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检察委员会 司法责任制 文书制度 改革
  • 简介: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文书提出义务,应采取限定主义。原则上应当以实体法上的文书提出请求权为依据。民事诉讼法可以作出必要的补充规定,允许诉讼中引用过的文书、利益文书和法律关系文书作为义务文书的范围,明确文书提出义务命令的申请和审查程序,强化不履行文书提出义务命令的法律后果。

  • 标签: 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 书证 文书提出义务 案件解明义务
  • 简介: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生效实施。该司法解释结合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为精神,将“生效裁判文书七日肉统一上传至中国裁判文书网向社会公布”作为具体要求,全面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

  • 标签: 裁判文书 上网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解释 互联网 诉讼法
  • 简介:大法院规则第2568号一部分修改2014.11.2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提供更加便利、透明的诉讼程序,提高裁判效率,实现以法庭为中心的忠实审理目的,依据《民事诉讼等电子文书的利用相关法律》(以下简称'法'),规范诉讼程序类别电子文书利用相关的事项以及电算信息处理系统运营相关的必要事项。

  • 标签: 利用相关 文书利用 民事诉讼电子
  • 简介:为丰富“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僧尼的爱国情怀,区党委统战部近期组织举办了全区宗教界人士藏文书法大赛。活动得到了全区寺庙僧尼的积极响应,共有5000余件书法作品参赛。

  • 标签: 书法作品 统战部 僧尼 大赛 藏文 寺庙
  • 简介: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最高法院的一项司法政策。学理上认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需要通过法律的方式容纳社会效果予以实现。而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上2016年刑事案件裁判文书的考察发现,实践中存在213份裁判文书明确使用“社会效果”进行裁判说理。这些明确使用“社会效果”的裁判文书呈现出来的特征是:第一,具有明显的基层法院特征;第二,主要涉及常见的、与百姓生活关系相关的罪名;第三,具有明显的审判结果利于被告人的特征,且涉及的是刑罚较轻的犯罪;第四,使用“社会效果”的方式相对粗糙;第五,通过“社会效果”实现相应的裁判功能。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可能与该司法政策的争议性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基层法院司法权威、推理能力有关。

  • 标签: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裁判理由 司法权威 推理能力
  • 简介:合格的刑事裁判文书应达到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和向社会展示法律执行情况的双重效果。刑事裁判文书需要依附在案件审理的基础之上,全面反映控辩主张、查明事实、证据体系以及说理依据等方面内容。在当前深入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潮流下,应当完整地将庭审实质化的改革内容在裁判文书中体现出来,从撰写裁判文书应关注的内容结构、表达要点、说理分析过程等关键元素入手,完善裁判文书的内容建构和说理过程,从而实现普通受众透过裁判文书感受到诉讼制度改革的成效。

  • 标签: 庭审实质化 新元素 适用 裁判文书
  • 简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保障机制包括公众查阅保障机制、当事人信息保障机制以及法院组织保障机制三个方面。通过以H省三级法院为样本的调研发现,实践中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保障机制存在文书查阅范围限缩,文书查阅时间延迟,当事人信息保护尺度不一,当事人信息保护措施不力,以及法院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增强对文书上网积极意义的认识,提升公众查阅文书的效果,完善相关立法,合理制订考核方法以及改革法院文书上网管理机构等举措,促进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保障机制的完善。

  • 标签: 裁判文书网上公开 公众查阅保障机制 当事人信息保障机制 法院组织保障机制
  • 简介: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裁判文书为例进行分析,我国专家辅助人适用率极低,且适用状况较为混乱,反映出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模糊,聘请、出庭申请及申请决定权不明确,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缺乏规定等制度问题。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应从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资质、申请主体、申请的决定和意见的效力等方面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 标签: 专家辅助人 鉴定意见 中国裁判文书网 实施状况
  • 简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保护的法益是国家金融安全,本罪的行为主体不要求有特殊的文化程度,与暴力犯罪相比该罪中女性犯罪率较高。本罪适用缓刑的提件除法定因素外仍需具备"犯罪人已退还大部分违法所得或者退还全部违法所得"。刑期是作为判处罚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罚金数额由犯罪人涉案金额决定。本罪通常表现为单位犯罪,但实质上是行为人利用单位掩盖自然人犯罪的事实。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实证分析 缓刑 单位犯罪
  • 简介:2012年新修的《民事诉讼法》为电子送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电子送达的立法规定单一和实践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电子送达在实践中使用率并不高。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只增不减的案件来源,高效、便利的现代化电子送达方式将成为基层人民法院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成本的有力工具。

  • 标签: “互联网+” 诉讼文书送达 电子送达
  • 简介:细化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要求,是当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通用的刑事裁判文书在事实部分的制作中存在问题,亟须纠正。建议增加对关键事实、证据的评判内容,落实质证过程。

  • 标签: 错案 裁判文书 说理 以审判为中心 于欢案
  • 简介: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2014—2018)明确要求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刑罚执行统一是司法公平、公正的内在本质要求,亦是法律统一适用的题中之义。综观目前我国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地域化差异明显。减刑作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逐步统一适用,这也是巩固量刑规范化成果的必要保证。法院裁量减刑,不仅要审查罪犯服刑期间的改造表现,还要审查其原犯罪具体情况及财产判项履行等情况。目前在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尚缺少对上述几个因素在裁量减刑时所起作用的统一性把握,导致一定程度上存在减刑地域化差别,影响了法律统一适用。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中级人民法院350份裁定不予减刑文书进行分析,以现行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减刑条件为依据,通过对裁量减刑时应考量的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归纳,将需要考查的因素分为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并对二者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通过赋予各种影响减刑因素不同的权重,即决定因素可以决定对罪犯是否减刑,影响因素影响罪犯减刑幅度,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减刑规范量化模型,使量刑规范化与减刑规范化并举,为刑罚执行统一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提供些许推动。

  • 标签: 减刑 量化模型 规范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