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全下胸椎间盘摘除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6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年龄53.7岁。致压物按性质分类包括软性胸椎间盘突出5例、钙化或骨化型胸椎间盘突出7例、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型突出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胸脊髓病症状,其中7例合并神经根性症状。采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型及全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影像学的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时疼痛症状及脊髓功能恢复状况。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神经学功能评估采用Nurick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胸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换手术方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胸椎MRI及CT检查均显示脊髓减压充分,无致压物残留。所有患者术后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mJOA恢复率为50%~87.5%,平均72.0%。有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肋间神经痛,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下椎间孔扩大成型、全下胸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位于脊髓腹侧的软性及硬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 标签: 胸椎间盘突出症 全内镜 胸椎间盘摘除术 经椎间孔入路 椎间孔成型术
  • 简介:MED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术式,手术室护士在与医生的各个环节的配合中,把握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几个关键,对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后路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室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注射针技术在消化诊疗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消化诊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技术,观察组对患者采取注射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止血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诊疗操作当中采取注射针,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治疗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注射针技术 消化内镜 诊疗操作
  • 简介:摘要胃壁副脾病例临床罕见,本文回顾了一例胃壁副脾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顺利行内黏膜下挖除术(ESE),根据术中标本所见以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副脾。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既往有脾脏手术或创伤史的患者,如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下表现与脾脏相似,则需考虑副脾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肿瘤 副脾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息肉摘除与鼻筛窦切除术联合用于鼻息肉临床治疗的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78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鼻息肉摘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行鼻筛窦切除术,对2组患者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后的复发率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4%与74.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8.573);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与17.9%,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5.014);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6%与15.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3.924)。结论将鼻筛窦切除术与鼻息肉摘除术联合应用于鼻息肉的治疗可有效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鼻息肉 鼻息肉摘除 鼻内筛窦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创新的Thessys技术得到脊柱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同。其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后路椎间盘技术(MED)其相比具备创伤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简便,术后恢复更快及经济负担更轻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作为消化病学和消化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创切除已经真正做到了由表及里、由而外、由腔走向腔外,由器质性疾病到功能性疾病。本文对快速发展的20多年内微创切除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消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微创理念新认识——ERBEC,即Elements(基本要素)、Reservation-resection(可保可切)、Bilateral-benefit(医患双方收益)、Expansion(指征扩大)、Collaboration(医工协同),以期使微创新方法和新理念真正造福于更多患者。

  • 标签: 消化系统 内镜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囊检查患者中护理及配合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83例行胶囊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及配合,在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应用不同护理配合措施,并记录患者心理变化和配合程度。结果本组78例(占93,97%)无任何不适感,能完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4例(占4.81%)稍有紧张,但能配合完成检查;1例(1.2%)较为紧张,检查过程中不愿配合肠道准备,经处理后完成检查。结论护理配合可缓解胶囊检查患者的紧张及不适,使其积极配合,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 要〕 针对天气较潮湿或污秽度较高时配电线路上的导线异物构成导线短路对电网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线路异物摘除工具,该设备从技术角度解决了针对不同导线异物时频繁更换操作杆头的问题。通过采用该线路异物摘除工具,能够满足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去除导线和防震锤等配电设施上多种类别的导线异物,降低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 标签: 〔〕线路异物 导线短路 摘除工具 操作杆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侧双通道(UBE)技术和同轴大通道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天津医院接受UBE和同轴大通道治疗的17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采用UBE治疗,男52例,女58例,年龄(75.1±10.4)岁;66例采用同轴大通道治疗,男31例,女35例,年龄(77.2±13.1)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计算其改善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VAS、ODI和病变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组和大通道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0.1±12.4)min和(62.5±13.2)min、(103.8±20.7)ml和(98.5±22.1)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以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呈持续降低趋势,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组别与时间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术后随访(18.0±4.2)个月(6~30个月),末次随访时UBE组和大通道组的腰痛和腿疼VAS改善率、ODI改善率、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BE和同轴大通道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良好疗效,UBE减压充分,容易探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 单侧双通道内镜 同轴内镜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该项技术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132例接受经皮椎间孔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调查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引发并发症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患者的手术时间处于60分钟与15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10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0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引发并发症的患者较少。结论经过实验分析,最终确定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摘除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切除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内下切除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所有患者清醒后都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发生,在手术后2d拔负压引流管,在手术之后观察3d没有发现皮肤坏死感染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5~10d,恢复效果良好。结论下切除甲状腺腺性肿瘤具有美容效果好、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内镜切除 甲状腺腺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超声检查与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效果与意义。方法对120例已行常规胃镜、B超、CT等检查后的患者进行内超声检查。结果平滑肌瘤65例,胃间质瘤6例,脂肪瘤6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6例,胃壁外压迫33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超声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是非常准确的,不仅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方法来治疗此疾病。

  • 标签: 内镜超声检查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在2010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输尿管口囊肿患者14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治疗。记录并统计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结果本研究的1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顺利,无尿路感染发生,无术后出血。随访后,患者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膀胱检查均无复发。结论治疗输尿管口囊肿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点,可以在临床作为首先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口囊肿 内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为观察鼻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选择某医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96例,使用随机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行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试验组行鼻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发现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采用鼻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筛窦切除术 鼻息肉摘除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