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CV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核酸定量均为阳性的标本,采用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进行Ⅰ型和非Ⅰ型的荧光PCR分型检测。结果检测74例标本共检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Ⅰ型基因30例,非Ⅰ型基因44例;74例感染者有输血者40例。结论74例感染者各基因型男女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无性别差异。综合分析,HCV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个体化用药以及愈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273例HCV感染患者基因亚型构成,为临床HC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为HCV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73例HCV患者标本一代测序的HCVNS58基因测序结果,并将所测的HCV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线比对.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经在线比对后发现273例HCV患者共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1型,2型,3型和6型:6种基因亚型分别是la亚型3例(1.10%)、lb亚型208例(76.19%)、2a亚型41例(15.02%)、3a亚型3例(1.10%)、3b亚型12例(4.40%)和6a亚型6例(2.20%)。结论所收集的273例HCV分布情况和我国整体流行情况较一致,以lb亚型为主,其次为2a亚型,其他亚型少见。该分析为本地区HCV患者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为HCV的流行病学提供相关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至7月在河南省济源市招募的3 231名妇女作为宫颈癌筛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 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但HPV16/18阳性的受试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HR-HPV和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共计3 231例,其年龄为(46.84±10.00)(21~64)岁。其中HR-HPV阳性者524例,HPV16阳性者91例,HPV 18阳性者15例。以病理检测结果CIN2+为金标准,HR-HPV检测对宫颈癌筛查人群的筛查效果的灵敏度为93.75(95%CI:79.85~98.27),特异度为84.56%(95%CI:83.26~85.77),HPV16/18型别的灵敏度(65.63%,95%CI:48.31~79.59)低于HR-HPV,特异度(97.44%,95%CI:96.83~97.93)高于HR-HPV。按照年龄30岁和45岁进行分层后,HPV16/18在<30岁年龄组的灵敏度与HR-HPV一致(100%,95%CI:34.24~100.00),特异度高于HR-HPV(98.71%,95%CI:96.27~99.56比84.48%,95%CI:79.27~88.58),在30~45岁和≥45岁年龄层,HR-HPV的灵敏度高于HPV16/18(85.71%,95%CI:48.69~97.43比71.43%,95%CI:35.89~91.78、95.65%,95%CI:79.01~99.23比60.87%,95%CI:40.79~77.84),特异度低于HPV16/18(86.89%,95%CI:84.58~88.90比98.51%,95%CI:97.51~99.11、83.49%,95%CI:81.81~85.04比96.80%,95%CI:95.94~97.48)。结论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对于年龄>30岁女性,在宫颈癌筛查是更建议进行HR-HPV检测。因此,HR-HPV检测是人群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中心颈部血管大出血病例分型与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0年10月国内多中心收治的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长征医院27例,湖南省人民医院7例,龙口市人民医院4例,莱州市人民医院4例。根据出血部位(position,P)、出血血管(vessel,V)、头向供血(cerebral,C)以及有无合并伤(associated,A)对42例患者进行PVCA分型,并总结基于解除气道压迫(airway rebuild,A)、有效动脉止血及血运重建(bleeding stop,B)以及时间窗内恢复大脑血供(cerebral blood flow reconstruction,C)的 ABC救治原则指导下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方法。结果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中,P1型(环状软骨以下)3例,P2型(环状软骨-下颌角)28例,P3型(下颌角-颅底)11例;V1型(大动脉性出血)22例,V2型(大静脉性出血)11例,V3型(单纯浅表静脉或细小动脉出血)7例,V4型(动静脉混合出血)2例;C0型(无头向缺血及头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5例;C1型(有头颅一过性缺血表现、但无肢体感觉障碍)33例,C2型(存在头颅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表现)4例;A0型(不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9例,A1型(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例。4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25例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修复+血肿/异物清除(7例血管结扎、14例直接缝合修补、4例血管间置),17例接受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造影+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血肿/异物清除)。手术成功率为100%,失血性休克均得到纠正,血肿压迫全部解除,头向缺血症状改善。围手术期局部颅神经损伤4例,切口血肿1例,术后高灌注表现6例。平均随访14.3个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心肌梗死、脑卒中或死亡,无再次破裂、夹层发生。1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患者于术后1年发现50%无症状再狭窄。结论基于“PVCA”分型及“ABC”救治原则,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救治。
简介:为适应我国铁路快速发展及徐州都市圈建设对高铁与城市轨道车辆人才的需求,我校适时成功申报建设车辆工程专业。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经过广泛调研,分析了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制定了车辆工程专业的“352”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30%的拔尖创新型人才、50%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0%的国际化人才。设置了详细的专业教学计划、人格素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及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依据学校“352”分类分型培养目标,设置公有专业选修模块及3个不同的选修课模块实现分类分型培养。
简介:摘要面对现在所出现的复杂教育问题,可以先分析参与教育过程三个对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从简单入手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会对应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就会折射出不同的处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早期确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震颤分析检测,以期为临床分型找到更加客观的辅助检查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早期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记录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根据UPDRS中姿势和步态障碍评分与震颤评分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强直为主型(PIGD)及混合型。所有患者行震颤分析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65例初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年龄为(63±10)岁,病程为(14±8)个月,TD型患者28例,PIGD型患者21例,混合型16例,震颤分析结果表明,3组患者在震颤频率和震颤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D型患者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交替收缩和谐波共振现象出现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TD型有20例患者(71.4%)出现典型帕金森病震颤分析的表现,PIGD型的患者仅4例(14.3%)表现为上述的典型表现,更多患者表现为静止期无明确的震颤主峰,部分患者在姿势时可引出每秒6~8次的震颤频率,并出现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混合型患者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表现,其中出现典型帕金森病患者为10例(62.5%)。结论震颤分析作为一个客观评价震颤的电生理指标,可以作为帕金森病临床分型的辅助手段,揭示患者的病理受损通路,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