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选取莎剧《无事烦恼》中的挽歌,从互文性视角出发,以翻译家朱生豪所译第二稿和第三稿的手稿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在微观互文性视角下,不论是修辞手法的运用、用词韵律还是意象的选取等等,两稿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宏观互文性视角下,两稿文体截然不同,第二稿和第三稿都成功实现了语言的“穿越”,实现了“再语境化”,且译稿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两个译稿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使读者进步了解莎剧精髓,而且还能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 标签: 朱生豪 《无事烦恼》 互文性 对比分析
  • 简介:这年七月,我去秦岭山中寻访友人的途中.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只蝴蝶,投向溪水集体自尽的那悲壮惨烈的幕,惊心动魄的幕:成千上万只蝴蝶如飞蛾扑火般投入秦岭山间条清澈的溪流,溪流如宣纸般被蝴蝶点染得五彩缤纷,凄美动人。

  • 标签: 蝴蝶 悲情 秦岭 溪流
  • 简介:1946年,在全国上下欢庆抗战胜利、要求和平建国的时候,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积极准备内战。是年6月起,便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民主爱国运动逐步高涨。7月11

  • 标签: 女性词 国统区 抗战胜利 统治集团 解放区 反内战
  • 简介:伟大的诗人亚·谢·普希金(1799~1837)生创作800余抒情诗,其中对爱情的歌咏约占四分之。据考证,普希金的第诗作《致娜塔丽娅》(1813)就是爱情诗。此后,诗人创作的《致凯恩》(1825)、《你和您》(1828)、《我曾经爱过您》(1829)等诸多诗篇都成为吟咏不绝、脍炙人口的情诗,而我们即将分析的《夜色朦胧弥漫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1829)同样称得上是普希金爱情诗歌中的朵奇葩。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诗歌的风景描写和内心思绪等内容以及诗歌的语音、格律、用词特点等形式方面展开分析。

  • 标签: 普希金 爱情诗 内容和形式
  • 简介:通过唐诗与《小仓百人》中的咏月诗歌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唐诗中的咏月诗歌除有表现爱情和闲情的作品之外,更有表现乡情和亲情的。而《小仓百人》中的咏月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与唐诗相比大相径庭,基本限制在男女情爱、相识离别和描写四季自然景观方面,强调的是唯美主义至上。

  • 标签: 唐诗 《小仓百人一首》 咏月诗歌 审美意象
  • 简介:《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发表了《“狐死首丘”新解》文,文章从个比较独特的角度,对大家熟知的成语“狐死首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颇有新意。作者认为:“其实这里的‘’并非用作动词,它是‘首个,第个’之义,用作定语。‘丘’即‘(生活过的)第座山丘’。”邱先生标新立说使笔者深受启迪,获益匪浅,然研读再三,觉文中新解颇有可商之处,兹不揣浅陋,试作辩正于此,与作者邱君商榷,并请方家指教。

  • 标签: 语文建设 作者 新意
  • 简介:最关心课程标准的当然是实际教育者。他们教各种功课,不能够漫无限制,自出心裁;必须将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严谨地遵守着。教科书的编辑者也不会忽视了课程标准。他们所编的课本要通过教育部的审查,得到发行的准许,最低限度总得不违背课程标准的规定。至于学生诸君,想来不大留心什么课程标准吧?

  • 标签: 课程标准 最低限度 教育者 编辑者 教科书 教育部
  • 简介:《课程纲要》里所谓读书,分二种。(1)精读选文(由教师拣定书本),详细诵习研究;大半在上课时直接讨论。(2)略读整部的名著(由教师指定数种),选用笔记,求得其大意;大半由学生自修,部分在上课时讨论。

  • 标签: 《课程纲要》 教师 课时 读书 选文 定数
  • 简介:向来国文教学的失败,虽然都归咎于:()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不能启发学生的思想。而从这两方面改革的结果,则对于兴趣尚不免种误解,而对于启发也还有许多偏见。这种误解与偏见不能捐除,就很可以为健全的教学的障碍。据私见看来,所谓不能引起兴趣,所谓不能启发思想,还是果而不是因。为什么不能引起兴趣?为什么不能启发思想?其最普遍的原因,还别有所在。

  • 标签: 国文教学 学生 误解 偏见 起兴
  • 简介:<正>所谓语言工具本体,即把语文看作是学生互相交际、思想交流以及在认识事物、表情达意等方面必须掌握的工具,语文教育的本质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工具。追根溯源,这种学说是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等人明确提出的语文"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种"。而所谓"语文",按照叶老的解释就是"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 标签: 书面语言 语言工具 学语言
  • 简介:近世教者,惩于往昔“注入主义”“启发主义”偏于教师本位之非,乃有所谓“自动主义”“自学辅导主义”“儿童中心主义”“学修主义”“动的新教授主义”诸主张。莫不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教者似宜择取其,以为准绳矣。然余谓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定之成法,所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标签: 儿童中心主义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教师本位 自学辅导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