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扎西班,男,1962年出生于西藏仁布县然巴村。1974年进入刚成立的县中学读书,两年后回乡当了8年的民办小学教师,期间写了一些新闻稿子投给《西藏日报》。1978年年底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复苏,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逐渐出版。在农村读物很少的情况下,扎西班千方百计找来一些藏戏故事、民间故事以及《格萨尔传》、《诺桑王子传》、《说不完的故事》等藏族古典文学作品阅读。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几本《西藏文艺》开始对现代文学有所了解,逐渐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

  • 标签: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民间故事 作品阅读 古典文学 格萨尔
  • 简介:与西等新典故的使用是现当代旧体诗的一大特征。"今"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现代典故,主要包括现代时事典故与现代文学典故两类;"西"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西方宗教哲学、西方文学等。今、西等新典故的使用,不仅大大拓展和丰富了旧体诗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使现当代旧体诗呈现出与古典诗歌不同的文学风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诗的现代转型,证明旧体诗歌依然具有生机和活力。

  • 标签: 旧体诗 典故 今典 西典
  • 简介:《何》是一部很幽默的吴语小说,开头就是:"放屁,放屁,真正是岂有此理!"鲁迅、胡适、林语堂、吴稚晖、刘半农等人都喜欢这本书。《何》原书的跋上说:"《何》一书,上邑张南庄先生作也。先生为姑丈春蕃贰尹之尊人,外兄小蕃学博之祖。当乾嘉时,邑中有十布衣,皆高才不遇者,而先生为之冠。"现在一般认为此书为上海人张南庄先生所著。我手上的这部《何》是在孔夫子网上淘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是《中国小说史料丛书》的一种。

  • 标签: 何典 吴稚晖 吴语小说 蕃学 刘半农 尊人
  • 简介:宋云彬旱在1939-1940年就编选过《鲁迅语录》,他之前已有雷白云编选的《鲁迅先生语录》。新中国成立后,“文革”中出现过红卫兵编印的《鲁迅语录》,形制仿《毛主席语录》。后来多次出版过同类性质的书,如《鲁迅警句》、《鲁迅箴语)、《鲁迅箴言》、《鲁迅语录》等。据知,新时期以来关于鲁迅的书全国出版了上千种,其中“语录”类书即达几十种。

  • 标签: 《鲁迅语录》 《毛主席语录》 语典 编注 张扬 1940年
  • 简介:摘要权制度是我国古老的、特有的一项物权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权制度被废除,但对民间以私有房屋为物所设定的权,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直予以确认和保护。目前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这项重要的制度仍是空白。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对权制度的研究,进而完善我国的权制度,使其能与其他物权一起充分发挥物的效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 标签: 典权 抵押权 不动产质权 附买回条件的买卖
  • 简介:在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常常误以为“经”就是“”,“”就是“经”。其实所有的“经”在出笼之初,不过是一部学说,一家之言。

  • 标签: “经” 阅读 中国文化
  • 简介:《中国当代城市诗》,作为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礼物,于2018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中国当代城市诗读本,由在上海担任了近20年报社、杂志社总编辑的诗人曹剑龙主编,收录了近200首作品。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数十个城市以及数位华裔诗人,如澳籍华裔诗人欧阳昱,也有中国各地有影响力的著名诗人,如北京诗人藏棣、浙江诗人杨邪,还有活跃于当今诗坛的众多诗歌作者。

  • 标签: 中国当代 城市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华裔诗人 改革开放 台湾地区
  • 简介:这首诗是和锡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写给自己的,同时也是写给他儿子和仕钧的.1989年7月20日上午9点和锡逝世,享年83岁.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有21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流传下的纳西族“崩时细哩”还在演奏,他撰写的纳西族民间故事、纳西族民间诗篇还在口碑相传.作者作为他的本村人,他孙子辈的远房亲戚,非常荣幸能够向广大读者介绍、讲述和锡老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 标签: 纳西族 民间故事
  • 简介: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典故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古代诗歌中用得特别多。"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段,就是作者把历史、故事、传说以及前人的诗文等,加以巧妙运用,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精炼的文字含蓄婉转地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思想感情。马茂元在《玉溪生诗中的用典》一文中曾指出,现实生活的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怎么样用简洁、精粹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感受,而且能够平匀妥帖,用典就是最

  • 标签: 典故 古典诗歌 李商隐 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 引用
  • 简介:摘要从民俗语言学视点来考察,杂技春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属于“弱势语言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已经不复存在,春使用的范围和人数都在逐渐减少。但是,杂技春作为杂技行业的反映形式,承载着历史、地域、民生民风、思想理念等多元文化价值。所以,我们要科学地认识杂技春、增强对杂技艺人保护意识、以民间生态文化机构为依托、尝试建立杂技艺术数据库等有效措施,发掘、记录、保存和保护杂技春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化遗产。

  • 标签: 杂技春典特征 历史背景 思想理念 保护措施
  • 简介:摘要:当代作家刘庆的小说《唇》把有关东北的历史和文化完全融汇在对俗世生活的表现中,始终聚焦人物为核心,书写历史中人物的命运和彼此间的纠缠关系,建立起一个复杂的人物谱系。作者以“唇”命题意为作品所描写的是东北口口相传的民族史、民间史,正是凭借这种史诗风格,自小说问世以来,就显示出了巨大影响力,被称作一部活的东北历史。

  • 标签: 《唇典》 史诗性 民族文化
  • 简介:康熙年间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第3、9卷的后一部分。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50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省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 标签: 《聊斋志异》 出版社 目录索引 辽宁省图书馆 成书 康熙年间
  • 简介:文学革命家们对《何》推崇备至,正是因为此书的笑谑风格能够消除人们对于传统的恐惧和崇敬。文学革命者们只愿意看见问题的一个方面,他们懒得考虑小说本身的特性与超出时代需要以外的必然性。单纯就小说文本的故事模型而言,《何》的笑谑颠覆了古典章回体的两种题材。我们对《何》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小说中那些促狭泼辣而又淋漓尽致的语言。

  • 标签: 笑谑 传统 题材 语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7
  • 简介:【关键词】乐府郊祀太一之祀雅乐,《汉书》中的《礼乐志》和《艺文志》两言武帝立乐府,乐府令疑作太乐令

  • 标签: 两朝国家 乐府造作 国家祀典
  • 简介: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有这么一句:“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也是文法,只要搭牢“中国文脉”——这“千古不易”的“用笔”,文章可以自由书写,所谓“衍极”也。

  • 标签: 粉本 赵孟頫 不易 用笔 结字
  • 简介:摘要:《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画面色彩鲜艳,有丰富的内涵,能给孩子美的享受,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绘阅读符合孩子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开辟了孩子阅读的新空间,让孩子快乐阅读。 近几年,我们不再是停留在最初的绘的阅读上面,而是更进一步地去深入挖掘和研究绘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日常的教学活动也新增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绘教学”。“从绘游戏到绘阅读”,对“绘”、“绘阅读”、“绘教学”、“绘资源”、“绘游戏”等相关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绘的研究、摸索和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分享。

  • 标签: 绘本  环境  区域 亲子 策略
  • 简介:认识甘江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他喜欢笔,热爱纸,迷恋墨,尤其是毛笔、宣纸和墨汁相互的纠缠与挣扎。对他而言,黑色的墨渗入白色的宣纸之过程,是惊心动魄的审美极至,是灵魂漫漶的再现。

  • 标签: 吴昌硕 临习 李白诗 听泉 少年时期 禅意
  • 简介:鲁迅小说《采薇》描写夷齐故事时,大量使用了围绕王国维自沉的系列“今”。伯夷叔齐、华山大王小穷奇、首阳村第一高人小丙君等,分别对应着王国维、张作霖、梁启超等人。小说中的养老堂有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影子,“恭行天罚”则指向直接导致王国维自沉的北伐之时代背景。鲁迅将“今事”与“古事”交织的写法,并不仅仅是“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试图揭示两者之间内在的关系,尤其透过梁启超褒贬王国维这一“今”,呈现出儒家个人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困境。

  • 标签: 夷齐之死 王国维自沉 北伐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