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翌日一早我就醒来,从约园的布告栏内张贴的新生花名册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秋良在七班,我在八班,我的寝室在四十号楼209室,我便把火车站里托运来的被铺、箱子拿来搬进去。四十号楼,旧称思颜堂,这是一幢U字形的中西结合的建筑,于1903年奠定基石。室内地板,过道、廊轩均为大红漆的木地板,西侧三层均为学生宿舍,东侧二楼是大会堂。楼前花树满院,还有两棵茂盛的樱花,三春佳日旖旎芬芳,一阵风吹来,樱花簌簌地飘落,铺满一地。1913年2月1日,圣约翰大学举行学习结束仪式,中华民国第一临时大总统身穿长衫马褂,头戴毡帽,应邀在这里演讲。当大会主持人介绍孙中山时,师生欢呼,谨聆训词:"今且言责任,圣经中云,已见光明,应为人导。既有知识,必当授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今伟人已去,礼拜堂中飘渺的钟声和赞美诗声也已逸去,思颜堂也染上了几多风霜。

  • 标签: 思颜 从约 木地板 动物饼干 圣约翰大学 校门口
  • 简介:当一条河涌入大海瞬间她一定坠入巨大的痛苦像那一年冬天我猛然跌入北方寒冷的雪或者落进无边的幸福像今年夏天我纵身投进一汪湛蓝的湖

  • 标签: 痛苦 幸福 大海 寒冷 涌入 北方
  • 简介:头上是树的穹窿,密不通风,藤萝绞缠的竹、树、芭茅象要把人闷死在海底。葛头的长镰挥得好急,边拨边削,想寻至山坡高处透口气,再寻那该死的水准点——黄海系132。“葛头!没有菜,连盐袋也空了。”“这不管。”“你是工班长。”

  • 标签: 密不通风 水准点 刘勇 大马 老丁 摇摇头
  • 简介:我九岁上小学,小学堂在塘下村,离我家有一里多路。是黄郎地、塘下、湖岭口三村合办,称黄塘岭小学。那年是春季开学,开学那一天,我一早起床洗脸,对读书有一种新鲜和欢喜。吃过早饭,我背着一只半新旧的藏青布书包,里面一支铅笔,一本习字的方格薄,背带也是我姐姐亲手所织。母亲把我领到照墙下幼花姐姐家里,叫我跟了幼花姐姐同去,她上二年级。我俩出村口,樟树下拐弯,沿着一条溪沟小路走。天还很冷,田野上有冰冻,田里冬小麦,却已开始抽芽,露出了一片嫩绿色。学校设在一座庵堂里,庵堂不甚大,中间有个戏台,戏台上却搁置了稻桶、犁操耙等各式农具,还搁一具棺材,棺材上杂乱地盖了一把稻草。

  • 标签: 嫩绿色 青布 岭口 露天电影 马老师 对我说
  • 简介:独立的批评,面对--三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大导演:林兆华、陈薪伊、田沁鑫三大剧目:两版《赵氏孤儿》和新版《商鞅》三种奖项:文华奖、曹禺剧本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三种概念:主流、非主流、主旋律

  • 标签: 剧作局面 舞美表导 表导剧作
  • 简介:  我将新出的一本诗集寄给诗人沙白,他是我的同乡、诗友.读后他给我的信上说:"在您的诗中,水即是美,水的诱惑,亦即美的诱惑."我的眼豁然一亮,他一语中的地道出我诗文中一条内在的脉络:水是一个母题.与水同行,与水同.……

  • 标签: 水同流
  • 简介:人活在世上只有几十年时间,要做成几件让世人颂扬、让老百姓怀念的事情,实在是太难了!但只要你做了,不仅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就连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永远铭记在心!"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个团体或政府的一个组织、一届班子和一个人都应当明白这句平直的话语中那深刻的道理!——题记

  • 标签: 人民群众 安塞县 自来水 老百姓 陕北地区 县长
  • 简介:天没亮明白,孙永安就担着水桶出了门。淡蓝色的晨雾把镇子藏起来了。镇子名叫普光,多年以前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寺庙,那时候叫普光寺,木鱼声和唱经声浸浸润润的绵延了数百载,到上世纪初叶,一场不明不白的大火将庙宇焚为灰烬,自此僧人远去,香火断绝。当黑灰之中拱出蒙蒙茸茸的春草,这片土地再次还俗,成为清溪河中游的物资集散地。因环山照水,镇子上空常常起雾,有时候,天刚傍晚雾气就飘飘绕绕的,要到次日午后才散。路灯昏黄,照不见房屋,也照不见脚底,孙永安凭感觉穿过几条短促的巷道,走过操场,下一段洋槐夹道的土坡,再跨一条马路,就上了老街。老街是石板街,他穿着布鞋的脚步声很瓷实,也很孤独。两百米开外,有二十余步石级连向清溪河,孙永安这是去河里挑水。多数人家还没起床,门关得死死的,门楹上已经贴了一个季度的春联,被小孩和风撕扯得七零八碎。

  • 标签: 《水往高处流》 中国 当代 中篇小说 罗伟章
  • 简介:在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作家,经历过像中国当代作家们所经历过的曲折命运。逝世未久的现代作家荒,从1964年到1978年,跌入深渊,在逆境之中长达十四年之久。当他重新回到文坛,开始第二次创作生命之时,已是65岁的老翁。其命运的曲折悲凉,足使我们这些活着的晚辈文艺界人士欷嘘不已。30年代初便进入文坛的荒,初始所从事的是戏剧活动,而真正使他成名的,却是他的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足经丽尼帮助修改并寄给巴金,由巴金寄给在北平出版的《文学季刊》于1934年秋发表的。在以后的四、五年间,他发表了大约30篇小说,显示了

  • 标签: 文艺界人士 人民文学 “四人帮” 中国当代作家 文学研究 三十年代
  • 简介:是毛水清先生继之后的第二部散文集,集中收录了文章50多篇,分为"故乡情怀"、"京华一瞥"、"校园内外"、"山川走笔"和"心海记痕"五辑.其中,"故乡情怀"、"京华一瞥"和"山川走笔"大部分是游记,记叙和描绘了各地的风景和人文景观."校园内外"记叙作者在自己所处高校的生活,"心海记痕"则是记录作者自己近年来的心态,这两部分都是作者身处高校对校园内外和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文情怀.

  • 标签: 毛水清 散文 《流云集》 人文精神 叙述方式
  • 简介:我知道一点荒少年时代的经历,因家贫而辍学,激发起他要改变现状的革命志愿,1927年他14岁,就参加了地下组织的共青团。他17岁那年,因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并接触了一些文化人,自此他就选择了文艺这条道路。1932年他到上海,开始了过贫困的创作生涯,我听他说过,他在“左联”做点事,但是没有收入,他的经济来源全靠自己的写作。那时候靠写作过日子谈何容易,写出来了也未必能很快发表,发表了也要等好久才寄来一点菲薄的稿费。他说,倘若一次有十几元钱寄来,便看作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个月的房租和伙食费都有了着落。最使他难堪的,就是没有换季的衣服,一件棉

  • 标签: 八十年代 国防文学 写作 文艺界 文化部 新时期文学
  • 简介:一潘兴琪初次踏进章丘市钢铁厂的大门,是1990年4月19日,一个阴沉沉的天气。刮着西北风。他把自行车放在办公楼下面的空地上,习惯性地扬扬胳膊,看看表:7点45。太阳已经一竿子高,办公楼却是一副尚未睡醒的样子。他左脸颊上的肌肉痉挛似地眨了几下,沿路朝厂区走去。水泥杆上的过路横幅不知啥时候被风刮断了,写着“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那串铁牌

  • 标签: 潘兴 章丘 小高炉 柏油马路 生产技术人员 就这样
  • 简介:六月的万里长江,水宽江阔,湍深急,奔腾呼啸,气象万千。她纳百川,汇万,一路高歌,直奔东海,给人以无限的壮美。以我们的母亲河长江这个光辉名字命名的《长江文艺》,渴望成为纳文学流派之百川,汇艺术风格之万的一条文学大河,以全

  • 标签: 壮美 艺术风格 长江 文学流派 母亲河 东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