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鱼得水而悠游.自相忘干水;书得法而洒脱.自不知其有法。知此,可以超迈古今,不同流俗。
简介:东魏《任祥墓志》,入窆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十月,为近年新出。据藏家所言,兹志刚发现时己碎为五块,所幸并无缺失,后经粘合修复,始见全貌。志高72.5厘米,宽72.5厘米,具界格,凡28行,满行30字,通篇共808字。兹志书法风格俊秀劲健,意态典雅,可作为东魏时期书风之典型代表。姑句读志文如次:
简介:《申屠道墓志》入窆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十一月,为近时新出,志盖已佚。志高50厘米,宽50厘米,具界格,凡21行,满行21字,通篇共425字.句读如次:大唐申屠君墓志铭君讳道,字僧德,上郡金城人也。望出西平,神农之苗裔,姜雄之胤绪,夏康王之代,赐姓改为申屠。
简介:~~
简介:河北近出土北魏《李瞻墓志》。石归刘秀峰氏,有初拓本见贻。嘱予题之。检《魏书.李灵传》,灵弟均,官赵郡太守,与志文合。均子粲,字世显,累官赵郡、常山二郡太守,显祖时参与平定淮北,迁宁朔将军、兖州剌史,姑丰侯,加建武将军,志文简略。粲子元茂,太和八年袭爵,卒赠徐州剌史。
简介:清代帖學代表書家劉墉的書法來源説法頗多,本文以劉墉所題書跋等爲主要材料,透過跋中劉氏自己的言語評論等,分析其書法的形成與借鑒範圍。通過分析可知,對劉墉書風形成影響最大的有鍾繇、顔真卿、蘇軾、趙子昂、董其昌以及北碑等。本文力求以劉墉'自家話語'揭櫫其書法由來及其書法藝術觀。
简介:孟知祥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后蜀。同年去世,子孟昶继位。
简介:刘再复在《读书》(2009.12)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提出了把文化划分为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的观点,此观点是受到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启迪。原形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原质原汁文化,即其民族的本真本然文化;伪形文化则是指丧失本真的已经变形变性变质的文化。每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风浪颠簸中都可能发生蜕变,考察文化时应当正视这一现象。应用原形、伪形文化区分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化,我们会发现,
简介:在中国近八千年的玉器发展史上经过新石器时代的滥觞期,至夏商周时代的勃发期,再到春秋战国的繁盛期后,
简介:与伪诗人保持距离谢华大约读中文的学子中间都免不了要出几个吟诗好赋的人物,虽然在课堂上教授曾多次强调读中文并不意味着做诗人当作家,但这种教训也只是安慰那些不具诗人天才的人罢了,当真从其师门之中冲出一彪为文做诗的人马来,即使教授不便于口头夸赞,也仍然是面...
简介:一掌握赵之谦书画的笔法、构图和墨色关于笔法,由于各个书画家执笔的方法不同,如高低、正侧,腕背的虚实,下笔时的轻重缓急,行笔时的正侧方圆,故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或特点。同一个书画家的作品,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风格,但不管一个人一生风格如何变化,总还有他一贯的规律可寻。一个画家经几十年艺术实践形
简介:本刊曾于1989年第二期起连载了秦启明同志《洗星海年谱简编》一文.该文的发表引起了音乐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戴鹏海同志对秦文所涉及的史实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查核,并写成四万余字的文章.本刊从本期开始予以连载,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简介:我与鲁虹.还有前面作序的善腊,都是儿时的朋友,武汉八中的同学。那时候.我们每天清早起床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相邀一起上学.放学又一起回家。延续至今的朋友聚会习惯也是在那时形成的。记得每到除夕之夜.大家兴奋莫名,各自带上一份“年礼”.相聚于汉口车站路辅堂里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房间之小使伙伴们只能挤坐床前,却畅谈甚欢.通宵达旦.编织着未来与梦想。高中毕业时.我们共同报名参加“知青大军”.奔赴广阔天地——湖北蒲坼羊楼洞茶场。
简介:台湾著名广告人、文化评论人许舜英在《鲜氧》杂志创刊号中说:“我并不特别喜欢真相,我觉得假相更加有趣。”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进入博尔斯坦在其作品《形象》中谈及的伪事件、伪历史、伪文化的世界。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广告是这一范畴的战略点之一,“它尤其意味着伪事件的统治。它把物品变成事件。事实上,它是在抹去其客观特性的基础上将其建构成这样的。”
简介: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博览会里,所到之处都是这类"伪当代艺术"……这类产品的美学趣味大同小异:几何化造型(极简主义的美学)、高纯度色彩(波普艺术的美学)。最不约而同的特征是:掩盖现实问题、粉饰生存困境、没有批判性锋芒。说穿了就是—装饰。"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感官动物中的灵长,直觉是智慧的主要来源,概念、逻辑的源头是直觉,最终又需要直觉来证实或证伪。
简介:当今社会对原生态的大肆炒作和宣传,虽然提高了原生态的知名度,但对于原生态本身的发展来说,实则是一种潜在的破坏。当这个新名词被赶时髦者们牵强地拿来戴在头上时,鱼龙混杂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为此,本文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歌舞"被原生态"后的一些"异化"问题阐述个人之见。期待原生态这个艺术品种既能与时代同步,又能保持血统不受"异化"地健康发展。
简介:2010年9月1日《中国书画报》刊登文章《吴道子雇凶杀人》,此文转载于天津《今晚报》2010年8月7日魏风华文章《刺客吴道子》。今人关于吴道子杀人的说法由来已久。范曾2009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也有卓有才华的前辈妒忌后辈,暗中派杀手者,如吴道子之于皇甫轸。"2005年出版的《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一书中写画圣吴道子妒忌画工皇甫轸,派人暗杀。还有不少文章都这样写,甚至有人把吴道子弟子的过劳死,说成是吴道子间接杀人,成了"两次杀人"犯。
简介:張旭真書《郎官石柱記序》有多品名人題跋,計明清兩代二十二人三十六跋,各跋文除涉及張旭楷書風格及與草書關聯的品評外,亦有論及張旭書法淵源與傳統藉鑒問題,其中翁方綱等堅持認爲張旭書法源于褚遂良,但通過細究其他跋文並梳理有關張旭書法史料可知,張旭實藉鑒智永、虞、陸等,與褚書無關,由此追溯,可知張旭實遠追並頗得晉人之意,在這一點上,唐人正書無能出《郎官石柱記序》右者。
简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曲的专著,计收佚曲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了在北中国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在南方继温
砚边跋语
东魏《任祥墓志》跋
唐《申屠道墓志》小跋
苏轼赤壁赋自跋
跋李瞻墓志铭
劉墉書跋中所見書法觀
吴汝纶《跋五公尺牍》
杨凝式 行书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当代仿汉玉器辨伪
与伪诗人保持距离
赵之谦书画辨伪
唯史不可以为伪——秦启明《冼星海年谱简编》伪误实录(上)
天涯耕耘梦亦真——《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跋
伪事件与广告的文化本质
装饰——“伪当代艺术”的实质
呼唤“伪原生态”返璞归真
吴道子雇凶杀人是伪案
從《郎官石柱記序》諸題跋看書史一公案
董永戏文佚曲,真耶?伪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