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我与书画篆刻家马里先生相识,是他在四十五年前从上海到南京展画的时候。他那次画展非常成功,上海也有人赶往参观。全部画件定购一空;其中有凌霄、杜鹃、牡丹、鸡雏几幅,重订者数起。开创了当时南京画展的新纪录。后因他爱慕广西的山水而远走桂林,并在那里定居习艺课徒,誉满八桂。画家徐悲鸿后去广西,对他的艺术特别称许。卢沟战启,他避地重庆,外交部曾请他作水墨葡萄赠美国总统罗斯福。其画藤叶纷披转折,生气盎然。果实圆润有质感,不设色而有如此效果,实非易事。故美国艺术界为之赞赏不已,以此声誉更隆。后为成都酷爱艺术者邀往作画。并收女弟子多人,有人诗云:“……锦城更有花如锦,都人先生绛帐来”[1],即指此事。抗战后期,曾挟艺游滇,备受欢迎。

  • 标签: 万里 美国总统 艺术界 抗战后期 篆刻家 徐悲鸿
  • 简介:迎接广西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怀念书画金石大师、广西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马里先生,特刊文章一组以志纪念。——编者自马里粤西逝世,各地报刊纷纷刊登悼念文章。我与里相交逾半世纪,于其逝世也深为痛惜,爰记往事以悼之。1930年里寓上海白克路。我主编《金刚钻报》,馆内附设“艺海回澜社”,这是里、谢玉岑、朱其石等切磋艺事、文酒之会的组织,四壁书画琳琅,灿然照眼。里隔数日必携新作来相与评论,一时俊彦云集,如张善孑子泽,符铁年铸等。我亦参与其间不觉乐甚,惜1934年,里远走西南,遂疏音问。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互通翰札。这时他画兴飚举,画的都是花卉,成束地寄我转送友好。其画浓艳中有清气,清丽中又具有苍劲,得者无不欣喜若狂,赞赏不已。解放后,他取名涤娃,以示新生。作画之外,

  • 标签: 万里 广西文史研究馆 生活 1934年 抗战胜利 副馆长
  • 简介:一、明代广西通志编纂考广西通志之编,始于明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最早最详,兹录之:“周孟中《广西通志》六十卷,弘治间修”、“黄佐《广西通志》六十卷”、“苏溶《广西通志》四十二卷”、“张鸣凤《广西通志》”、“杨芳《广西通志》,历间修”。今仅存黄佐、苏溶两部,其他三部未见。

  • 标签: 《广西通志》 万历 《千顷堂书目》 纂修 黄虞稷 明代
  • 简介:中国有句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吾师马里自1960年来到广西南宁,至1979年10月去世。19年问我有幸一直与马老同居一个大院,只要我有空,就陪同马老一起作画,看厕,评画,论画,出行,陪客等。马老常对着客人讲,我俩是忘年交,情同父子。马老对我的谆谆教诲,让我终生终身受益。今天马老爱孙马腾蛟要为马老出一本“纪念马里先生诞辰110周年”画集,嘱我写点文字,我岂能负约,遂欣然提笔。

  • 标签: 万里 诞辰110周年 终身受益 忘年交 画集
  • 简介:群生长寝寐,非言不能晓。所以古圣哲,忧怀常在抱。覆载无私心,朗照天地表。寄园钱夫子,当世之末造。烽火遍九州,哀鸿满泽沼。壁立于横流,发愤于孤岛。其仁何广大,其心何皎皎。立言行教化,奋身拯悬倒。尊德道问学,正气赖以保。桑海植兰蕙,覆阶无蓬草。绛帐纳俊才,丈室弦歌绕。门人多翘楚,声华入云霄。二谢程王郑,并世领风骚。书画印兼善,马公天之骄。熔古出新境,刀笔起高标。性灵见素缣,古色信手调。雄才惊老宿,绝艺入逍遥。我师天遗翁,嗜学如闻韶。夫子识遇早,干莫气嫖姚。胸中常有诗,挥翰若奔潮。大美流芳在,红羊劫未销。避寇离故土,桂海曾联镳。百年风雨过,轶事说前朝。先贤今已远,大雅日沦漂。仰止安有极,长路正迢迢。

  • 标签: 长句 万里 道问学
  • 简介:有人说,"没去红灯区就没到过阿姆斯特丹"。色情、大麻、同性恋在这里公开合法,无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白的黑的,黄的棕的,好孩子、坏孩子都会在这里找到快乐。

  • 标签: 万象迷乱 荷兰红灯区
  • 简介:在书画界,我一直敬仰马里先生,不仅因为马老在中国书画界的卓著成就及显赫声望,更在于其不随俗流的人格特征与思想境界。2012年9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美丽广西书画集》,我荣幸与马老的作品一同入选。同年10月,我受聘于广西文史研究馆,据说马老生前亦是该馆前辈。可见,我虽未与马先生谋面,想来却也是有缘的。马里先生的艺术人生令人仰止。其出生儒医名门,自幼聪慧,痴心笔墨,情结书画篆刻,早年便师从江南大儒、前清翰林院编修钱名山。十七岁时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以“一马当先”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次年春即在南京举办个人画展。后移居上海,与钱瘦铁、柳子谷等创办蜜蜂画社。

  • 标签: 书画作品 艺术人生 万里 笔墨 广西文史研究馆 美术出版社
  • 简介:在明史成书过程中,斯同留下两部稿本,即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明史稿》和416卷本《明史》。这两部稿本中的郑和传,思想内容有很大差异,恐非氏一人之作,但《明史稿》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却一脉相通。不仅对研究郑和、研究斯同治史思想和明史版本等方面有一定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讨论“耀威异域”与“耀兵异域”的含义和差别。

  • 标签: 万斯同《明史稿·郑和》《明史·郑和》
  • 简介:拜访了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风眠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现代书画会研究会会长林曦叫——一个与水投缘的画家,使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体悟到人生道理“上善若水,水善利物而小争,不争而善胜”。

  • 标签: 万物 艺术研究 上善若水 人生道理 副会长 吴昌硕
  • 简介:蔺西峰先生和唐养文先生围绕一枚“历通宝”大花钱,曾在《新疆钱币》2009年第2期、2011年第1期及2012年第3期上,先后刊出了《一枚“过年花钱”》、《“过年花钱”是赝品》及《再论“历通宝”花钱》等三篇文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于两位先生主观臆测较多,均未能揭示大花钱的真实面目,从而误导了读者。下面,我对历大花钱谈几点看法,以供两位先生及广大读者参考。

  • 标签: 万历通宝 花钱 2009年 新疆钱币 主观臆测 过年
  • 简介:汪氏“卷楼”对汪氏子孙的教化、对陇原文化的发展、对蕃汉文化的融合和繁荣,都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要对汪氏“卷楼”创建的历史背景、创建始末及重大意义做一探讨。

  • 标签: 汪氏“万卷楼” 创建 教化 毁灭
  • 简介:我伯父叫德润,字泽生,做过汉口总商会的会长.人称泽翁。我老家在汉阳县大集乡的黄虎大队。怎么叫黄虎大队呢?这边黄鳝庙,那边是虎头山,所以我们湾子叫黄虎大队,老地名是家墩子。这是个人多地少的位置,

  • 标签: 商会 汉口 回忆 虎头山 汉阳
  • 简介:做为一条哺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母亲河,黄河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头都凝结了深深的情感。11月初,当我们再次来到东营市,来到滨临黄河的河口区孤岛镇和黄河入海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时候,突然感到,李白当年依依惜别裴十四时吟唱的“黄河落天走东海,里写入胸怀间”,与此情此景竟如此贴切。

  • 标签: 黄河口 胸怀 万里 孤岛 生态旅游区 中华民族
  • 简介:伊丽莎白·泰勒女士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母亲手上的婚戒。从那一刻起,想征服她的男人有了最简单直接又代价昂贵的追求秘决。在泰勒的一生中,珠宝成了她判断男人对她深情与否的标准。她的第四任丈夫艾迪·费舍尔曾说,一颗价值5美元的钻石大约能让她保持4天的好心情。泰勒因此被称为"玉婆",她拥有33克拉的"克鲁伯钻石"、西班牙王子送

  • 标签: 丽莎 玛丽 第一眼 都铎王朝 时泰 理查
  • 简介:“捡漏”对淘宝人来说无疑是一桩难得而惬意的经历。而“淘书”对爱书人来讲何曾不是一件苦差乐事。我们都自诩一介“书虫”,痴书如命,但面对形形色色、玲琅满目的书海,仍感无从下手,因为从茫茫书海中“淘书”绝非易事,最近,我们从朋友处分别获赠一本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定陵发掘现场指挥——白玉》,作者陈仲华,合作者吴若茂。

  • 标签: 现场指挥 发掘 定陵 学苑出版社 合作者
  • 简介:晚清西学知识的传播在“知识复制”上呈现出多种形态,是考察晚清书籍史需特别重视的环节。这襄期望结合《国公法》及“公法”的“知识复制”,以揭示晚清西学书籍在流通上所展现的特质。通过各种“类书”、“提要”的方式对各种书籍进行选择,是晚清较为流行的方式,而书籍在多大程度上流通及被士人阅读,往往与斯时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联,在晚清不得不提及的即是科举改制的影响。此外,就知识传播来说,还不可忽略作为新型媒介的报章发挥的重要影响。对这些因素略加分析,对把握晚清中国西学知识的传播所呈现的特质,不无裨益。

  • 标签: 西学东渐 《万国公法》 公法 知识复制 科举改制
  • 简介:中法战争之前,由于法国在越南问题上假托“自主之国”之名大行拓殖之实,中越宗藩关系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督抚和中央部臣积极致力于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建构,来自西方“公认”的国际法知识被大量引用。为了说明宗藩关系的合理与合法,公法往往因应解释的需要被选择性地采择。尽管存在“唯利是视”、“囫囵吞枣”的功利倾向,盛极一时的公法舆论旨在申明中国“有管辖越南属邦之权”,最终捍卫宗藩关系以及中国宗主权。在宗藩关系和国际公法问题上,清政府依据本土立场和特定情境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通过东西方国际关系理念的对话与融通,展现出晚清中国面对西方国际关系冲击的本土立场和向近代外交转变的内在动力。

  • 标签: 中法战争 宗藩关系 公法 本土化
  • 简介:马公里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三年了。壬辰初冬,马腾蛟先生自南宁来电,约我于马公一百一十周年冥诞之际共同缅怀马公。马公与先师虞公逸夫先生乃寄园同门,依辈份,马公是我师伯,我仰慕有年,兼以有感于马腾蛟先生不弃我之浅陋,乃努力从命。民国初年,马公与先师虞公,先后受业于钱名山(振锃)先生。名山先生德高学富,人望崇隆,江南三大名儒之一、阳湖领袖诗人也。光绪末年任法部(清末刑部曾改为法部)主事,因忧心国事,屡上书言事皆留中不发,遂失望而弃官归里。虽心系天下而绝迹仕途,遂终生不复与闻朝政,设帐寄园治学课徒。

  • 标签: 万里 篆刻家 书画家 清雅 民国初年 光绪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