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调皮黄腔随着闽、粤的海外关系流传到了东南亚。特别是粤剧,从清末开始,除传到东南亚地区外,还传到了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闽、粤有三个唱皮黄腔的剧种,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据我1982年去闽西和粤东采访汉剧老艺人及有关业务研究人员(陈坤福、罗恒报、邓景舟、丘煌等同志)所得的资料来看,汉剧不仅在东南亚各国演出,还播下了汉剧的种子,并生根开花。早在光绪初年“荣天彩”班到泰国等处演出,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清宣统初年,“老三多”班,是个大戏班,有百余演员,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长达三年多时间,演出效果甚佳影响很大,使南洋群岛的华侨戏曲爱好者先后成立了业余戏班,如:新加
简介:汉剧流传面很广,据我所知,全国13个省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市的54个剧种与皮黄腔有关联。汉剧向国内传播皮黄腔的时间很早。大约明末清初时,皮黄腔(南北路)就传播到了鄂西与四川交界的土家族容美土司,他们不仅演出皮黄腔,还把皮黄腔传播到了四川的川剧,由川剧又把皮费腔传播到了云南的滇剧。滇剧称“西皮”为“襄阳腔”,称“二黄”为“胡琴戏”。虽叫法不一样,腔调板式相同。明嘉靖与万历年间,当时昆曲遍及全国,流行一时,但楚调在沙市同昆曲由唱对台戏,到分庭抗礼,后盛行全省,并影响邻省兄弟剧种。清初康乾年间,楚调向汉调演变,皮黄腔流行全国南北各地,并影响几十个兄弟剧种。清末民初,汉调改为汉剧,皮黄腔发展到了更高峰
简介:汉调演员进京传播皮黄腔,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乾隆九年(174年)张涑石《梦中缘》传奇《自序》中日:“长安之梨园……而所好唯秦腔、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辄哄而散去。”罗即罗罗腔(又名七句半),是楚调声腔之一。剧目有《打麦缸》、《王氏跑庙》、《思凡》等,还有罗罗腔与皮黄合流的剧目,如《穆桂英下山》(又名《穆柯寨》),先唱罗罗腔,接唱西皮腔;《李大打更》先唱西皮腔,后唱罗罗腔。以上均属八贴花旦戏。赵翼著《格曝杂记》中提到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召全国各地戏班赴京演出,楚调在京师与各地剧种一起为皇太后两次祝寿,演出了自己的拿手戏,但不少的剧种因在京没有演出戏园而返回本
简介:<正>菲律宾华人社会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社会,不仅有信奉中国传统宗教的,还有崇拜故乡神明的,又有信仰西方宗教的。其中,道教在菲华社会的宗教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道教也不例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华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通过道教的传播得到延续。道教又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既善于容纳别的宗教,又善于向别的宗教渗透。道教的这一特点,通过华人对其移居地社会的影响力和适应性得到体现。而正是这种影响力和适应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最西方化的国家菲律宾争得了立足之地。
简介: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全社会展示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期在保存历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播已经呈现了学校、报纸刊物、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并举的局面.在这些社会传播媒体中,相对来说,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力度要显得弱小许多,但博物馆文化还是有其特定的难以替代的内涵,这主要就是作为保存、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殊载体而存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更能激励民族精神和强化凝聚力.由此,博物馆在它所辐射的区域内强化文化传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这一责任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本文就博物馆文化的大众化传播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简介:在世界文化史上,再也没有哪两种文化有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关系密切。这种密切关系来自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汲取。郭沫若曾经指出:“中国在隋唐以后经过好些的外族蹂躏,古代的衣冠人物荡然无存而又另起炉灶。日本则是因岛国的关系,没有受到这种外来的损害。因此隋、唐时代的封建文物及至良风美俗,差不多原封不动地被保存着。例如唐代的宫庭音乐和舞蹈,在中国是失传了的,而在日本却还有保存。有些乐谱被改成五线谱,并灌入了胶片,日本人竟把这些乐舞视为‘国粹’,用来招待外宾”。[1]以至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惊呼:“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2]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海绵般吸收的特性,主要得力于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最明显的莫过于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