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王肃《诗经》注,全书已佚而集中存留於《毛诗正义》中。《正义》的解经系统对王注的取舍有内在的体例。通过还原佚文的引用语境,可以发现“述毛”是孔疏引用王注的预设前提。王肃对毛传的墨守远过郑玄,其对未明言的传意的补足和推测遵循一定的义例。“郑王之异”是“王述毛”与“郑异毛”衍生的间接结果。但王肃《诗经》学在後世的影像却是围绕着“郑王之争”的先在焦点拼接而成的,“难郑”成为核心。“述毛”的残片与“难郑”的影像都渗透了经学史发展的印迹。

  • 标签: 王肃《诗经》学 述毛 难郑 《毛诗正义》
  • 简介: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虽已逐渐展开,但发现以往的保护模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今日保护之需要引入监控的概念,通过实时了解其存续期间变动及其趋向,搜集大量动态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案,这样更有利于风貌保持优化发展。同时提出传统村落的监测体系和具体的监控措施,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提供借鉴。

  • 标签: 传统村落 保护 监控
  • 简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的变革,因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文化探源,才能抓住其本质。在现实的课程改革中,课堂遭遇到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下教学的文化冲突,这些冲突能否持续有效地得到调适,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课程目标方面,传统的教学文化中,课程目标的人性化缺失、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来已久。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要求

  • 标签: 教学文化 课堂文化 新课改理念 课堂教学 文化探源 文化冲突
  • 简介: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更迭时期,与社会动荡、朝代鼎革相谐而行的,是传统儒学的道统危机。面对这一危机,南北学人同声共气掀起一股"明道救世"的学术思潮。作为这一思潮的外在体现,以梳理学脉、传承道统为旨归的学术史著述相继涌现,遽成一道独特的学术盛景。在这一时代学术语境下,"北学重镇"孙奇逢的《理学宗传》应运而出。不同于一般宋明理学史著作,《理学宗传》以一种宏阔的学术视野和超越于门户之上的"大心胸",对儒学道统进行了重构,在清初学界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孙奇逢 《理学宗传》 道统 建构
  • 简介:范文澜是第一个以革命史观为指导从事历史撰述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建构了革命史学的基本框架。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史体系,缔造了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范式,特别注重对中国历史发展特殊性的研究,对于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若干命题提出了一系列创见,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构建的革命史学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进行历史叙事,从建立民族国家的角度看,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史学,同时范文澜史学具有战时史学的特性。当前反思和评价范文澜史学成就必须坚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学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范文澜学术思想。

  • 标签: 范文澜 民族主义 革命史学 通史体系
  • 简介:灾异、符应,是秦史中的重要记事内容。依据这些原始的灾异、符应记录,后世史家或灾异家展开了新的书写与建构。在《史记》的相关年表、本纪中,司马迁保留了来自不同史源的灾异记录,并通过将春秋之後的灾异记事系之於秦史的做法,认可了以秦继周的历史事实。刘向、班固则分别通过《洪范五行传论》、《汉书·五行志》等灾异作品,对秦之灾异进行了新的编撰与解释,以此强化秦因暴政致灾、因而亡国之一观点,从而达到黜秦尊汉之目的。对於秦史中的符应记录,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系统地保留了秦祠时体系建立过程中的诸般符应,但自刘向父子建立新的“五德终始说”后,秦沦为“闰位”,与秦相关的符应记录被解构为秦之灾异,甚至成为汉之符应。

  • 标签: 灾异 符应 闫位 史家建构
  • 简介:合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参与面广,可行性强,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高校合唱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也纷纷组建合唱团,参与合唱活动,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合唱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素质教育的成果不明显。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应积极合理建构与实施合唱课程体系,实现合唱课程化、体系化、规范化,让合唱成为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 标签: 合唱 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 简介:图书馆、书店与书摊是民国上海知识群体从事图书阅读与消费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图书馆不仅承担阅读功能,还兼具社会交往等功能。福州路、北四川路等城市新兴地带以售卖新式出版物为主的书店与城隍庙地带以售卖线装书、古籍为主的书铺和书摊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新旧之隔与等级之分,它们面向的顾客群体也有所不同。当书籍的阅读与消费跨越知识群体与非知识群体的边界时,知识群体通过对旧书、旧书铺与书摊的歌颂,建构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使自身与普通市民群体相区隔。在上海知识群体的书籍消费活动中,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的两种交易方式既体现出近代上海图书出版市场古风犹存的一面,也反映了近代上海图书市场开始以市民为主要消费对象,传统'回头客'比例降低的一面。知识分子个体所处阶层位置的差异不仅塑造了知识群体内部截然不同的书籍消费习惯,也开启了现代中国精英知识群体与边缘知识群体渐行渐远之端。

  • 标签: 公共空间 知识群体 场域 精神生活
  • 简介:朱熹通过对《论语·里仁》"好仁恶仁"章的解释,扬弃了程门之学,并形成了"公体正用,体用一如"的公正哲学,但就其建构来说,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维。对陆九渊心学理"的"心里公,好恶又未必皆当于理"的"公而不正",以及对吕祖谦史学理学的"切切然于事物之间求其是,而心却不公"的"正而不公"的批判,则是建构上的另外二维。三维建构,使朱熹公正哲学具有了历史感和立体感。阳明"致良知"之学是对朱熹公正哲学的继承。

  • 标签: 朱熹 公正 哲学 建构
  • 简介:在1999年历经921地震后的台湾,公共工程重建的主流论述引导建筑设计思潮巧妙地与'地域主义'结合,在思维逻辑上,反省并接纳早期现代主义所拒绝的'地方性'环境因子,尊重长久被忽略的常民生活模式路线;在空间形式的表征向度上,'地域主义'与城市遗产保护所追求的原真性课题不谋而合。城市遗产是台湾社会的缩影,具有多元并陈、复杂与矛盾的本质,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讨论决策过程中,核心议题是原真性多元化修护层级的判断,此与规划设计准则的决策伦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整理归纳近十五年来台湾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探索方向,逐步建构城市遗产调查研究方法论与保护决策之层级性思维,为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活化效益价值评估时,从中发掘具有保存价值与规划伦理决策意义的讯息,一同建构兼顾地区人文性与永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论。

  • 标签: 原真性 城市遗产保护 保存伦理 再生活化效益
  • 简介:洪武九年,荆墩门自隆阜戴氏宗族中派分出来。至第三代,该门叔清、叔明二人通过人口繁衍、家业发展、家风家声建设以及家族文化建设等活动,基本上完成了家族组织的建构,降至明末,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商业家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以及生活实态等,真实地呈现了一个徽州商业家族的发展图景,一定程度上为考察徽州地域乃至各地汉人家族的发展面相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并且从中还可归纳出一些家族发展的共性特征。

  • 标签: 明代 隆阜戴氏 荆墩门 派分 组织建构 生活实态
  • 简介:大型购物中心成为研究现代都市女性身份与社会、空间关系的三棱镜。本文聚焦于"幼童母亲"这一群体,探究其身份认同与购物中心的相互建构过程。通过南京市虹悦城购物中心的研究发现,幼童母亲在购物中心内建立起了多种身份认同,并在身份认同驱使下形成多重实践。这一过程使得幼童母亲在购物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二元划分,借助私密空间的综合性和社会化实现了女性自我个性的释放,实现了社会性别空间的重新定义,同时也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大型购物中心这一现代都市消费空间。

  • 标签: 女性主义 购物中心 身份构建 公共性与私密性
  • 简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为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满足城市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城市建设包括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城市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布局、系统设计、综合治理,城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介入,并以问题为导向,使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更加规范科学。既要避免标新立异的专业主义,又要避免政绩作秀,还要避免坐而论道缺乏建构的批判惯性,以往的城市研究常常是单向度或者主从性的思维逻辑,起主要作用的是专业逻辑、政治逻辑和文化逻辑,四个逻辑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城市中生活工作的行为轨迹及其关联性的数据逻辑,应当成为对以往城市研究的重要补充,甚至是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和范式。

  • 标签: 多学科 城市研究 框架 方法
  • 简介:中国式油画形成了具有独特语音的油画特色,在西方油画的表现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传统国画的写意特点。在画面营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运笔、行线、意境、着色、气氛等),这种色彩的丰富绚丽与中式写意的特点相契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式油画道路。

  • 标签: 中国式油画 色彩表现方法 传统山水
  • 简介:实验的本质并非人为设计某种程序,而是创造或发现一种有助于观察研究对象内部诸因素间关系的环境。近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表明,包括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在内的任何一种经验研究要走上科学之路,就必须建立一套以实验或观察为主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变量繁多、不可重复的特点,但历史学家仍有可能通过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比较完成“实验”过程,从而得出某些一般性认识。借鉴社会学、文化学的成功经验,构建和发展实验史学,或者说是将实验思维引入实证研究,是提高新世纪史学科学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形而上学 密尔求因果五法 实验方法 历史科学
  • 简介:现代生活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语。众所周知,如何翻译电影的片名,很长时间以来在翻译领域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电影的片名翻译的确与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电影的片名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着迥异的翻译效果,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国的文化正在成为展示在电影中的主要内容。本文指出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电影片名具有艺术、商业和社会的特征。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外国观众往往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原片名,而中国观众看到电影原片名时却不会有形同的反馈。作者分析认为,人们不应该持有直译好或者是意译好的片面观点,直译和意译应当互为补充。这两种翻译方法必须相互结合,调整彼此次序,适当增删原电影片名里的字词,才能够得到电影片名翻译最好的的效果。

  • 标签: 电影片名 直译 意译 文化
  • 简介:节假日旅游客流量由于游客在短期内大量集中于同一地点、不同节假日休假时间长短、所处季节等不同,呈现复杂非线性特征和明显季节性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季节指数调整(SeasonalExponentialAdjustment,SEA)的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GeneticAlgorithm,AG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即基于SEA的AGA-SVR模型,并用国内著名5A级风景区黄山2008~2012年节假日客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A的AGA-SVR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处理节假日旅游客流量预测中的非线性和季节性问题,较AGA-SVR和GASVR等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旅游预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季节指数调整 支持向量回归 自适应遗传算法 节假日旅游客流量预测
  • 简介:烧结粘土砖作为中国古建筑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现有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多为破坏性的,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则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砖的完整性。因此,本工作对比了试验台、砖表面平整度以及砖湿度等客观条件对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法检测古代粘土砖性能的操作流程。在初步测定采自山西南部香港某古建筑的砖性能后发现,超声波无损技术可以标定砖的机械物理性能,并能判断同类型砖的不同劣化程度。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可以很好地保证古代砖的完整性,不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而且具有便携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无损检测是可以推广应用的古建筑勘察质量监测技术。

  • 标签: 超声波速 烧结粘土砖 古建筑 强度 含水率
  • 简介: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起甲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本实验采取了近红外高光谱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高光谱技术由于其非接触、光谱信息丰富能够无损地应用于壁画的病害检测上。首先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不同起甲病害程度下的壁画高光谱图像,提取出壁画从未发生起甲到碎片脱落的病害周期内各个阶段对应的光谱信息,从而建立起甲病害光谱数据库;然后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主成分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三种评估模型对此光谱数据库进行训练,并且通过平均误差、决定系数的大小决定评估模型的优劣。实验结果显示PLSR取得了较好的评估结果,同时利用PLSR评估模型中的加权回归系数得到光谱中的重要波段;之后运用PLSR评估模型对未标注风险情况的壁画进行逐像素点的病害风险评估,获得壁画的起甲风险评估图。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能够对敦煌壁画起甲病害进行风险评估。

  • 标签: 高光谱技术 敦煌莫高窟 壁画 评估 起甲
  • 简介:目前,对古代青铜器的真伪及时代鉴定没有一个科学的鉴定标准,仍仅靠专家的个人经验来判断。作者长期在山西博物院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经常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青铜器进行检测分析,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发现这些古代青铜器在成分配比、锈蚀结构、铜锈成分铸造特征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信息,从中归纳出了利用现代科学仪器鉴别古代青铜器(主要为汉代以前)与仿古青铜器的几种方法

  • 标签: 古代青铜器 现代科学检测仪器 青铜器检测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