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临床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 在他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入选10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老年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依照年龄段分类为两组,其中≥80岁的50例高龄老年人作为观察组,在65~79岁的5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一日三餐后的低血压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三餐后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于对照组,且以早餐和午餐高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饮食顺序及食物搭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影响。方法 以院内糖耐量异常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后者在此基础上调整饮食顺序及食物搭配,观察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不同组别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性,不同方案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值达标42例(93.33%),高于对照组的37例(83.33%)。结论 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发展为糖尿病风险较高,通过饮食顺序调节以及合理食物搭配,有助于强化降糖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法测得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水平低于空腹水平的原因。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的85名受试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取受试者空腹和进食后2、4 h的血清样本,分别用直接法和磁共振波谱技术(NMRS)检测样本的血脂水平,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水平。用Friedman双向秩方差分析和韦氏配对符号秩次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血脂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PCSK9水平与脂蛋白颗粒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直接法检测,与空腹状态比较,进食后2、4 h的LDL-C均有下降[分别为2.58(2.09,3.12)、2.47(1.92,3.02)、2.37(1.82,2.80)mmol/L,P<0.001]。经NMRS检测,空腹和餐后2、4 h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浓度分别为1 086(830,1 239)、1 083(848,1 213)、1 061(814,1 213)nmol/L(P=0.417);LDL颗粒中胆固醇浓度分别为2.13(1.56,2.54)、2.16(1.68,2.50)、2.06(1.58,2.50)mmol/L(P=0.047),但餐后2、4 h与空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大颗粒的LDL浓度[空腹、餐后2、4 h分别为185.2(150.6,221.6)、173.0(144.8,220.3)、178.1(144.0,233.6)nmol/L,P=0.001],以及餐后2、4 h大颗粒的LDL中的胆固醇浓度均较空腹时下降[空腹、餐后2、4 h分别为0.49(0.39,0.57)、0.47(0.38,0.57)、0.46(0.37,0.58)mmol/L,P<0.001]。同时,进食后PCSK9水平也明显下降[分别为299(233,397)、257(208,342)、251(215,340)ng/ml,P<0.001],餐后4 h血清PCSK9的下降比例与NMRS所检测的餐后残粒胆固醇增长比例呈正相关(r=0.232,P=0.035)。结论磁共振波谱技术与直接法测得餐后LDL-C水平不一致。直接法测得的餐后LDL-C的下降并非LDL颗粒的清除,而是由于胆固醇在各LDL亚组分中的重新分布。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量化餐包患者不同基础疾病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9例血液透析患者,将27名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基础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脏衰竭的患者分配至第1组,将32名不合并基础疾病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分配至第2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2h给予量化餐包进食,比较两组患者进餐后30min、1h、2h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第1组患者脱落2例,第2组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54例;第1组患者进食后30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组患者进食后血压持续上升波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基础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衰竭患者,透析过程中进食量化餐包于进食30min时会降低患者血压;不合并基础病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透析过程中进食量化餐包不降低患者血压;透析过程中应用量化餐包不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对不合并基础疾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尤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考核机制用于产房医疗垃圾分类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产房3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产房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观察组采用激励考核机制,对照组未采用激励考核机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件》中的要求,分类处理垃圾。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评分情况、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执行率、不同类型垃圾分类正确率(生活垃圾、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及病理性垃圾)、自我保护能力(血液污染、羊水污染及利器刺伤)。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评分、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及执行率、垃圾分类正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污染、羊水污染及利器刺伤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保护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房工作人员实施激励考核机制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其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及执行率,使其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减少血液污染、羊水污染及利器刺伤情况的发生,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维护产妇及产房工作人员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学生餐剩饭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699个县中,分片选取1~3个国家试点县,共选取50个重点监测县。按照不同供餐模式,随机各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所调查的26 778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剩菜剩饭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剩饭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生的剩饭率为54.93%(14 709名),11.87%(1 743名)的学生每周有6~7 d剩饭,54.20%(7 957名)的学生剩饭只剩一点点。主食的剩饭率最高(29.78%),其次为蔬菜和肉类。剩饭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吃这种食物(33.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19,95%CI:1.13~1.25)、初中生(OR=1.17,95%CI:1.11~1.25)、住宿生(OR=1.06,95%CI:1.00~1.12)、低经济水平(OR=1.06,95%CI:1.00~1.12)、父母均外出打工(OR=1.22,95%CI:1.13~1.30)、上健康教育课(OR=1.70,95%CI:1.40~2.06)、企业供餐(OR=1.89,95%CI:1.71~2.07)、学校食物没有家里的好(OR=1.89,95%CI:1.78~2.00)的情况下,学生餐剩饭率更高(均P<0.05)。结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学生餐剩饭现象较普遍,且剩饭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减少食物浪费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餐后低血压(PPH)患者与胰岛素、神经降压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一部住院的年龄≥80岁的PPH患者22例和非PPH患者21例。监测两组患者空腹和餐后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的血压、血糖、胰岛素、神经降压素水平,比较各指标在进餐前后的变化幅度,对餐后血压最大降幅与血糖最大增幅、胰岛素最大增幅、神经降压素最大增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PH组与非PPH组患者比较,餐后收缩压最大降幅增加,(35.5±13.2)mmHg(1 mmHg=0.133 kPa)比(16.0±8.6)mmHg(t=4.135,P<0.01);餐后胰岛素最大增幅增加,(20.9±4.2)mU/L比(12.1±4.1)mU/L(t=3.949,P<0.01),餐后血糖最大增幅为(3.6±1.8)mmol/L比(2.5±0.5)mmol/L(t=1.912,P>0.05),神经降压素最大升幅为65.70(22.0,110.1)ng/L比112.2(47.2,270.2)ng/L(Z=1.817,P>0.05)。餐后收缩压最大降幅与胰岛素最大增幅呈正相关(r=0.907,P<0.05),餐后收缩压最大降幅与血糖最大增幅无相关性(r=0.016,P>0.05),餐后收缩压最大降幅与神经降压素最大增幅亦无相关性(r=0.396,P>0.05)。结论老年人PPH与餐后胰岛素分泌异常增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依从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的血糖值分析可知,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指标分别是4.36±0.17和6.99±0.18,数据资料分析可知,护理后观察组的优势显著。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几率相对比比较高,观察组的优势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χ2=6.51)。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式,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提升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老年糖尿病9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FBG(空腹血糖)水平、2hBG(餐后2h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68.09%远远不及试验组93.62%,对比FBG水平、2hBG水平,试验组明显更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护理中引进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bA1c、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4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别以HbA1c及血尿酸分组,观察血糖、血尿酸及c肽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原因。结果:与平均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相比,平均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的病程、TC、TG、LDL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血尿酸明显降低(p<0.05)。非高尿酸血症组(非HUA组,血尿酸≦420 umol/L)的HbA1c高于高尿酸血症组(HUA组,血尿酸>420 u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HUA组的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均明显低于HUA组(p<0.05)。以病程、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与HbA1c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249、0.19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和HbA1c呈负相关关系,与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呈正相关关系,而较高的血尿酸水平常伴随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