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ORUM数据管理系统应用于眼科门诊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门诊进行治疗及检查的患者150例作为应用前患者组,另选取2018年3~5月在该院眼科门诊进行治疗及检查的患者150例作为应用后患者组,同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门诊眼科工作的医生7名及护理人员11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院内医生工作站及辅助检查系统,随机调查上午8∶00~11∶00在该院门诊眼科就诊及检查的患者数量,并对其均数进行比较,同时调查被选取患者、医生及护理人员对FORUM数据管理系统应用前后工作满意度。结果FORUM数据管理系统应用后,该院眼科门诊日均就诊人次及检查人次分别为(30.71±9.14)人及(27.71±6.43)人,显著高于该系统应用前,另外,FORUM数据管理系统应用后,患者对门诊医护工作满意度为98.00%,门诊医生对其工作满意度为85.71%,门诊护士对其工作满意度为90.91%,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眼科门诊使用FORUM数据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医护工作效率,且该系统能够得到患者、医生及护士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医院病案大数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总结病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2月我院档案室归档保存的 2856份档案作为研究对象,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实施常规病案管理,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实施标准化的病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病案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标准化病案管理后病案回收率、归档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而且病案缺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病案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值得在新时期病案大数据管理中落实。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分析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患者的死亡率、存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构建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预防差错的发生,除此之外,构建安全文化理念可以显著提高保健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护理质量客观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护理质量的提高让医院管理者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搜集的 55 例护理不良事件数据信息(应用 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体系,作为实验组 ) ,再搜集本院在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1 月搜集的 55 例护理不良事件数据信息(未应用 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体系,作为对照组 )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平均报告时间、平均响应时间、平均传输周期以及基础目标质量成绩(病房管理、整体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等)。 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坚持以下几种基础原则:其一,开展质量教育,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其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护理质量具体职责;其三,制定护理质量规范标准,不断规范护理工作人员的相关护理行为;其四,构建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结果:实验组平均报告时间、平均响应时间以及平均传输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病房管理、整体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等基础目标质量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05)。 在构建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系统过程中,首先需要控制好患者的安全质量,让护理管理者能够聚焦在重点科室内,对频发事件予以合理控制,如安全控制医院高危患者,对每一位患者入院时存在的高危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结论: 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信息数据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可以有效缩短平均报告时间、平均响应时间以及平均传输周期,提高基础目标质量成绩。 除此之外,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设置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人员,采集患者的不安全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地三甲医院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认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提高医院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以及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医务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书面和电子邮件进行科研数据认知及科研素养问卷调查。采用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有效问卷共200份。结果显示,科研人员获取科研数据的主要途径为实验室实验,获取他人原始数据途径主要为图书馆公共数据库。将近70.0%(140人)的人员因未妥善保管科研数据导致数据丢失;142人(71.0%)愿意将数据交由数据管理机构;146人(73.0%)要求项目组及160人(80.0%)鼓励同行交由数据管理机构,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高,曾利用过他人原始数据的占57.0%;共160人(80%)愿意及鼓励同行使用数据管理机构提供的他人原始数据,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高。结论科研人员数据保存情况较差,愿意共享科研数据,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医院层面要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科研数据管理的培训,提高科研数据保护及共享方面的认知能力;要建立科学数据保存制度,配备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和安全等必要设施,保障科学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研管理创新及改革从而促进医疗科研管理发展。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国医疗事业得到了非常迅猛的进展,其不但可以为民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还为医院的快速转型供应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以前医院所做到主要工作便是救治病人,而现在伴随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进展,大数据技术也在医院中获得了广泛运用,医院可以运用这一技术来针对众多数据信息实行深入发掘,为医院的进展供应关键的决策依据,进而为民众的身体健康供应全方面的指导。文章针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同时也针对大数据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科室信息系统,建立多参数重症医学数据库,为重症医学大数据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为其他医疗机构建立相关数据库提供参考。方法在充分了解科室临床及科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基于重症医学临床信息系统,整合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监护信息系统(Moniter)、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初步建立了重症医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及验证;并对比重症医学监护信息数据库(MIMIC-Ⅲ)而逐步完善其内容及架构。结果在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重症医学临床信息系统运行期间,该重症医学数据库共纳入2 207例次重症患者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前及在ICU期间的全部数据,如人口统计学信息、生命体征、药物治疗、出入量记录、样本采集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和多种临床常用评分数据及诊断等。所收集的数据按照内容不同分别储存至不同的数据表中,各表通过主键相互连接。数据库中收集的数据可经信息系统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已经用于部分临床研究,可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结论基于重症医学临床信息系统建立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可为医疗机构进行重症患者规范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帮助;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适用于我国危重患者人群的数据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医疗数据的存储大部分实现了电子化,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和结构化模式,而肿瘤临床数据的规范收集、分析整理,是提高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胃癌专病数据库平台,整合数据资源,进而提高对胃癌的诊疗水平。本研究通过本中心建立的胃癌专病数据库,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构化临床病理信息,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近20年胃癌患者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以期了解胃癌外科人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构成和预后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2000—2019年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资料,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指南,将结构化的胃癌临床病理资料重新评估判读。对2010—2016年期间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患者的生存情况,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病理分期组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 49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男女比例为3.25∶1.00,其中男性10 320例,平均发病年龄59.68岁,发病年龄20年来基本稳定;女性3 172例,平均发病年龄55.93岁,发病年龄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7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9年为13.87 d;平均住院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7年达到峰值8.36万,2019年为7.54万。经自然语言识别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获得7 218例结构化临床病理信息。分析近5年3 6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直径为(4.44±2.61) cm,淋巴结清扫数为(24.30±13.29)枚,不同手术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开腹手术1 398例(38.55%),腹腔镜手术1 856例(51.19%),机器人手术372例(10.26%)。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658例(18.15%),ⅠB期318例(8.77%),ⅡA期559例(15.42%),ⅡB期543例(14.98%),ⅢA期632例(17.43%),ⅢB期612例(16.88%),ⅢC期276例(7.61%),Ⅳ期28例(0.77%)。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 431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69%和60%。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0%、64%和81%、6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A期88%、ⅠB期77%、ⅡA期70%、ⅡB期62%、ⅢA期44%、ⅢB期32%、ⅢC期22%、Ⅳ期17%。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多中心胃癌的综合诊疗模式和提高我国胃癌综合治疗的疗效提供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