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护理的108例儿童,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儿童保健护理。最后对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及其营养性疾病发生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儿童的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成长中进行保健护理,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可以说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MRT1WI和T2WI及脂肪抑制T2WI多方位扫描,观察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定位及定性价值,并总结其信号变化规律。结果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正确者52例,正确率为100%,病灶检出率为93.3%(62/66)。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子宫轮廓不光整,部分病突出子宫轮廓外,宫腔变形。子宫平滑肌瘤在低场MRT1WI上大多数病灶表现等信号,T2WI上表现为特征性低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MRI软组织对比度好,可多方位成像,低场MRI对子宫平滑肌瘤在观察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宫腔的关系及在定性方面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理想的检查手段。
简介:儿童因其生长发育特点、新陈代谢规律以及脾胃功能等诸多方面都与成人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儿童用药在临床上是非常严谨的,每一种针对儿童的药物,无论是在规格、剂型,还是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其中服药的方法和时间又显得尤为重要,稍有违背,可能就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而这看似不起眼的规定又是很多家长们最容易忽视和出错的。我们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生病了,家长给孩子用药也及时,药物也对症,可吃了后效果却不明显,最终导致病情加重,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与孩子的服药方法不对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简介:摘要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中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特征,比较各扫描序列(平扫、增强、脂肪抑制等)的特点。结果显示脊椎转移瘤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椎体受累(23/28)及跳跃征(16/28);②椎体破坏常伴附件骨质破坏(21/28);③常伴有椎体压缩性骨折(10/28);④椎间盘不受累(28/28);⑤椎旁软组织肿块(23/28);⑥脊髓受压迫(23/28);⑦脊髓的髓内转移(1/28)。说明脊椎转移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合理运用的扫描序列,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们对孤立脑转移瘤的鉴别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或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脑转移瘤患者。30均作了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MRI的诊断价值。结果30例中其中24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孤立脑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颅内血肿术后6周内MRI表现,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选择60例脑外伤与高血压颅内出血术后MRI资料,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在10至65岁,平均年龄48岁,这些病例先后在2天至6周内进行四次以上磁共振检查,对这些术后MRI影像资料分析整理。结果21例血肿基本清除,37例血肿缩小,2例脑内血肿变化不大,2例术区引流管浅或不在血肿内,6例脑疝征象解除或减轻,术区残留血吸收消失一般要1-4周;术区周围脑组织肿胀、水肿减轻至消失需一周至一个月左右;手术创口处脑疝7例,迟发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积液9例,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结论除非病情有特殊变化,常规术后48小时内复查,术后一周再复查一次,以后可根据病情2-3周复查一次。低场磁共振能准确显示血肿大小、术区残留血量和脑疝的变化情况、引流管的位置,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脑水肿程度及吸收消失过程,在判断残留血量的敏感性上优于CT,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早期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3月经临床确诊为早期脑出血的患者60例和早期脑梗死的患者60例,低场核磁共振常规扫描,观察每组患者各自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经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后,60例早期脑出血患者中出现环形征(54)、周围水肿带(48)、病灶形状程楔形或脑回样(2)其他形状(58)。早期脑梗死组中出现环形征(0)、周围水肿带(10)、病灶形状程楔形或脑回样(36)其他形状(24)。计算得P值<0.05,故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场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出血,很好的区别早期脑梗死与早期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