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产妇剖宫产率上升的形成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和对策。方法以查阅产妇围产期保健册、统计资料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辖区2008年至2012年共2086例的产妇。结果辖区内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55.2%增到2012年的70.2%,高于北京市20%。产妇认识上的误区,对剖宫产的副面作用认识不足、对宫缩疼痛的害怕而盲目要求手术以及医疗机构的利益驱动、医师为避免医疗纠纷放宽手术指征等原因而引发产妇对剖宫产的要求已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结论要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加大对医疗机构剖宫产率的控制力度,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简介:摘要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错误的血型鉴定会危及患者生命。对工作中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与结果加以分析,用以保证输血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26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探讨导致腹膜透析的因素,讨论对策。方法回顾2002年至2012年这10年来我院因终末期肾病行CAPD患者共126例,分析导致其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及比例。结果共126例入组,排除34例死亡及2例失随访外有42例退出,占33.3%,主要原因有难以纠正及反复发作的腹膜炎27例(占退出患者中的64.3%),超滤衰竭9例(21.4%),肾移植5例(11.9%),阴囊高度水肿1例(2.4%)。结论腹膜炎及超滤衰竭为主要原因,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及控制感染,心脑血管事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另随着国家强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改善,愈来愈多的人选择肾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88例产妇剖宫产指征,分析采取剖宫产分娩的原因。结果2008年剖宫产率为17%,2009年剖宫产率为20.1%,2009年剖宫产率明显高于2008年,差异显著(χ2=4.58,P<0.05)2010年剖宫产率为29.79%,与2009年相比,20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1);在剖宫产率构成比中,胎儿因素的胎儿宫内窘迫和胎位异常居首,而母亲因素则多见于重度子痫前期、疤痕子宫和过期妊娠,其他因素则主要是孕妇自身选择。结论临床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原因与胎儿因素、产妇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应加大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严格掌握和运用剖宫产指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地减少无指征性的剖宫产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预见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129例,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加强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结果妊娠期有严重的合并症、多次流产史、精神因素、分娩史、凝血功能障碍、双胎、巨大儿、产时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的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产后出血。护理组产后出血率22.37%,对照组产后出血率41.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加强妊娠期保健及积极控制合并症,产时注重用力指导和协助胎儿、胎盘娩出,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结论对产后出血高产妇高度重视,规范产前检查和助产方式,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6例产后出血患者中,20~29岁33例,30~39岁20例,40~3例;孕周<30周5例,30~34周29例,35~39周17例,40周~5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顺产27例,平均出血量为(574±326)ml,难产29例,平均出血量为(810±4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8,P<0.05);子宫收缩乏力32例(57.14%),胎盘因素15例(26.79%),其他因素9例(16.07%);2例转上级医院。结论加强产前保健、产中密切观察与产后积极处理,是防止产妇出血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