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74岁男性胃体腺癌患者先后接受一线、二线和三线化疗6、8和4个周期,因化疗疗效欠佳,接受阿靶向治疗(阿750 mg口服、1次/d)。18 d后,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症状,自行停药。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41×109/L,诊断:血小板减少症(3级)。立即给予升血小板治疗,PLT恢复至153×109/L后,将阿剂量减至500 mg口服、1次/d。21 d后患者头晕症状复现,同时出现面部水肿,实验室检查示PLT 45×109/L。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与阿有关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再次给予升血小板治疗。13 d后,PLT恢复至214×109/L,采用减量并间歇用药方法,即阿250 mg/d、服药3 d停药2 d。此后再未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稳定。

  • 标签: 血管生成抑制剂 抗肿瘤药 血小板减少症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阿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阻断多种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安全可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阿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文章将对阿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阿帕替尼 不良反应 预后
  • 简介:摘要病毒病(NVD)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致死率达40%~7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近20多年来国际高度关注的新发传染病之一。病毒(NiV)是NVD病原体,其自然宿主是狐蝠科的果蝠。NiV可致人和动物感染,临床谱广泛,包括无症状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命性脑炎甚至死亡。NiV自1999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以来,主要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流行。NiV主要通过蝙蝠-猪-人、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际传播。目前,尚无NVD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我国目前没有NVD病例报道,但我国与NVD主要流行国家经济贸易及人员往来频繁,并且已在我国相关蝙蝠体内也检测到了NiV抗体,我国存在NVD输入与本地流行潜在风险。本文围绕NVD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NVD。

  • 标签: 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病 果蝠 流行病学 暴发 实验室诊断
  • 简介: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寻找疗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基线特征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筛选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time,OS)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中位OS为5.00个月。DCR为37.9%。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手足综合症、腹泻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OS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长的生存获益。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症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DCR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佳的疾病控制率。结论阿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事件可能是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疗效预测
  • 简介: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片500mg、1次/d.用药第19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CRP88mg/L,血钙1.98mmol/L,血钾3.3mmol/L,CK27.5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μg/L,B型钠尿肽56ng/L.诊断为快速型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片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片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片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mmol/L,血钙2.11mmol/L.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简介:甲磺酸阿片是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主要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上市前的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阿具有一定的客观有效性和明显的生存获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已于2014年10月17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批准作为国家1.1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根据阿上市前、后的国内用药情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共同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本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治疗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例确诊的10例晚期胃癌患者,阿250~500mgqd,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对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进行护。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出现反应轻微,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有助于减轻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晚期胃癌(GC)患者治疗中,用阿的效果。方法:取80例晚期G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替吉奥单纯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2.5%);观察组总发生率1(2.50%)( =7.314,P=0.007)。结论:GC晚期患者治疗中,阿安全性高,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 标签: 胃癌 阿帕替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阿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针对76名中晚期胃癌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8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替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进行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帕替尼 中晚期胃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对照组(n=52),阿治疗给予观察组(n=52)。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TSH、FT3、FT4)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SH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以及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阿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患者甲状腺癌症状。

  • 标签: 阿帕替尼 甲状腺癌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及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32例施加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χ2值分别为4.655、5.379,P<0.05。结论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用药较为安全,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参考价值。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 胃癌 价值
  • 简介:摘要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和探索的重点。而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不错的抗癌效果。作为新一代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已被证实在卵巢癌的治疗中有不错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因此,我们将阿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卵巢癌 阿帕替尼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使用抗癌药物后并发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肺恶性肿瘤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经肾穿刺活检示:缺血性肾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应考虑可能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在尽量兼顾控制肿瘤及肾损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

  • 标签: 肺肿瘤 肾病综合征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治疗晚期肺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安慰剂和支持治疗,而研究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阿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应用于晚期肺恶性肿瘤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肺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强化胃癌放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5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取患者癌细胞做分析,其中对实验组患者细胞标本实施阿治疗,对比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将样本放置在相同的X线照射下,分析阿的作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凋亡率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通过两组患者的VEGF型号通路的相关蛋白量表达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胃癌放疗患者临床干预期间,使用阿可以阻断VEGF通路,增加了癌细胞的凋亡率,对于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阿500mg/日至750mg/日口服,直至患者病情进展。结果2月评估PR为7例,为15.2%,SD为25例,为64.1%,疾病总控制率为8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心悸、手足综合征、纳差、腹泻、乏力,但均能耐受,较为轻微,为Ⅰ级或Ⅱ级。结论阿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有效。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阿帕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