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心护理结合行为转变理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蒙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结合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心理状况〔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量表(MCMQ)〕、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GWB各维度、ESCA各维度、CQQC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MCMQ量表中面对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心护理结合行为转变理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能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变患者对应方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疾病教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心理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辅助生殖的IVF-ET女性患者152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疾病教育。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患者心理及治疗结果的影响,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治疗结果包括IVF-ET相关指标(获卵数、成熟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妊娠结局(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患者生育生活质量(Ferti Qo L)。结果疾病教育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获卵数、成熟卵数、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优质胚胎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rti QoL总分及情感反应、身心关系、婚姻关系、耐受性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疾病教育对IVF-ET女性心理及治疗结果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育生活质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伴随着全国各地DRG/DIP付费落地推行,赋能医院管理变革,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DRG重点影响因素,探讨医院管理相关策略改革,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对于肺炎疾病认知不足,且抗病能力差,发病后症状典型、强烈且敏感性高,增加治疗难度,患儿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容易发生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发生治疗不依从行为,影响疾病治疗。另有研究表明[3],新生儿体位变换对于患儿症状缓解及疾病治疗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患儿主观舒适度以及生理感知觉有关。为此,在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用药、饮食、康复护理以外,还需要重视体位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全面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本研究探究小儿肺炎护理期间转变体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承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下,机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引发了心理障碍,使得出现心理疾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肿瘤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当机体出现疾病时,患者可能对疾病产生各种反面情绪,或是加重了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不良的情绪对于疾病的预后以及转归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心理护理这是目前临床根据这一问题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