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控制性低血压在阈值的安全性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观察短时控制性阈值低血压对大鼠脑损伤情况,明确短时控制性阈值低血压的安全性和对脑损伤的情况。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大鼠A组(手术未降压组)、B组(持续降压0.5h)、C组(持续降压1h)、控制性降压水平为MAP50mmHg,记录降压期间大鼠生命体征、行血气分析,24小时后观察大鼠降压后神经行为功能学,生存率,取一半脑进行脑的干-湿重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BWC),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AQP4、VEGF表达。结果降压组与未降压组24小时生存率都为100%。降压组与未降压组的大鼠一般神经功能行为比较,脑水组织含水量,脑海马区AQP4和VEGF染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MAP50mmHg1小时,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24小时生存率100%;AQP4表达阴性,VEGF表达弱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技术在开颅减压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开颅减压手术按照两个类别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行控制性减压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每一组又分为外伤1和自发性脑出血2两个类别。术后随访6个月,GOS预后评分4~5分预后良好,1~3分预后不良。结果治疗1组与对照1组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0%(28/50)比36.00%(18/50)](P<0.05)。治疗1组(GCS评分3~5分)与对照1组(GCS评分3~5分)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8(6/19)比12.50%(2/16)](P>0.05)。治疗1组(GCS评分6~9分)与对照1组(GCS评分6~9分)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7%(22/31)比47.06%(16/34)](P>0.05)。治疗2组与对照2组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0%(22/50)比40.00%(20/50)](P>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技术可以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延长脑死亡、植物生存、重残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价值有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7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2%。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中有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症率为8.8%,病死2例,病死率为5.8%。观察组并发症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肝胆外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降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为肝胆外科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医院进行肝胆外科创伤患者的资料收集,肝胆外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在肝胆外科的相关手术中运用损伤控制术,对照组则进行一般常规手术。然后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指标有病死率、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肺部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病死率、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并且实验调查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的相关手术中运用损伤控制术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降低病死率、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帮助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S监测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为静脉组和药物降压组,静脉组用全凭静脉控制血压,药物降压组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维持MAP在60-70mmHg,比较麻醉前,麻醉后20分、30分,40分的BIS值,SBP、DBP、MAP、HR、SPO2,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麻醉后20分、30分,40分两组的SBP、DBP、MAP、HR、SPO2,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无统计学差异,与静脉组相比,药物降压组的BIS值、明显偏高,而苏醒时间缩短,静脉组有3例出现躁动。结论BIS指导下的药物控制性降压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并缩短苏醒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特点及损伤控制性技术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急诊科应用损伤控制技术(DCS)急诊救治113例胸腹联合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胸腹联合伤纳入损伤控制组,就诊后即刻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止血和控制感染,然后置EICU行重症监护治疗,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分期进行确定性治疗和后续治疗。结果复苏期患者PH值、体温、血乳酸与对照组相比,其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要短,DIC的发病率、病死率均低。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生理紊乱严重,死亡率高,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技术开展救治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损伤控制型外科治疗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与预后情况。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经过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室病房复苏,其中就有25例患者痊愈,35例患者需要再次实行手术治疗,总共治愈了57例患者,治愈率达到95%,再次手术中死亡3例,死亡原因与损伤控制性手术无关。结论在治疗外科腹部危急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损伤控制手术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对于符合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患者,可以选用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将进行鼻内窥镜手术3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将同期未实施控制性降压的29例差异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变化。结果研究组在即刻时点与手术20min相比,血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即刻时点与手术20ra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20min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各时点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P〈0.01;2组血气分析值无差异性。结论在复合麻醉基础上应用七氟醚可以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压,而不影响心率,减少了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室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症、重症病采取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手术对照组28例,采取损伤控制手术的研究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表现及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26%,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均并发症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的体温、氧饱和度、pH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而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性外科理念在胃肠科急、重病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