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1.运动降低患癌风险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员近20年来研究了17000多名男性。结果发现,经常运动的男性比不常运动的男性,患肺癌的概率低68%,患直肠癌的概率低38%。已患有肺癌、直肠癌或前列腺癌的男性,癌症恶化率降低了14%。

  • 标签: 常运动 NK细胞 抗癌 激活 前列腺癌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所讨论的90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于患者治疗前24h和治疗后4周使用Barthel指数法标准进行判定。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DS和B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干预脑卒中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病程将所有患者分为6~12个月组和大于1年组,各30例,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不同病程患者的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ADL评分与护理前的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患者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ADL能力增强。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外伤康复期 活动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探究应用作业疗法对瘫痪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浙江温州医院系统中的2014年01月——2016年01月这段时间的52例瘫痪患者(在身体状况,年龄以及性别分布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进行随机分为两个组(A组、B组),其中,对28例瘫痪患者应用作业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设为实验组(A组),并设置对照组为对照组(B组),对对照组的26例瘫痪患者采用常规的医疗康复临床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在3个月的治疗之后,A组和B组两个组的瘫痪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大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比两个组的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即在统计结果上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应用作业疗法对瘫痪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可更为有效的促进、提高瘫痪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

  • 标签:
  • 简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与社会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痤疮有其独特优势。笔者认为痤疮的辨证当重视皮损的色泽、形态特点与分布部位,在治疗上清热是关键,且需重视湿、瘀、痰等兼夹病理因素,而酌加引经药物直达病所,结合现代药理中西医结合论治也对提高临床效果大有裨益。

  • 标签: 痤疮 发生部位 皮损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胆道疾病患者294例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情况。结论引起胆道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胆汁中检出两种菌混合感染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经验性治疗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建议选用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建议联合氨基糖甙类治疗。

  • 标签: 胆道感染 胆汁 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学龄前弱视儿童弱视程度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诊断弱视儿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53家幼儿园12567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4年3月21日至2015年3月21日期间,使用美国WelchAllyn筛查仪进行视力筛查,对视力低常者进行斜视检查、散瞳验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并对儿童弱视程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探讨。结果12567名学龄前儿童中,共有1382例儿童存在弱视情况,弱视发生率为11.00%;1382例弱视儿童中,共包括806例屈光不正、36例斜视、15例形觉剥夺及525例屈光参差,分别占总比的58.50%、2.50%、1.00%和38.00%。结论学龄前儿童发生弱视的概率较高,常见的弱视类型包括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屈光参差,故应对儿童的视力发育情况加以重视,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

  • 标签: 学龄前 弱视 程度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6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6株,其中分离科室居于前两位的是呼吸科、ICU,分别是63株和32株。标本来源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的标本是痰液及分泌物,其中痰液138株,所占比例为83.2%;分泌物12株,所占比例为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ICU、呼吸科。菌株来源最多的就是痰液,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菌株来源
  • 简介:目的3种斑点分布(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和K分布)混合下的孤立性囊肿肾脏的超声仿真研究及性能评价。方法依据肾脏组织结构,分析组织散射点三维特点、超声斑点与组织散射点分布,得到瑞利、莱斯、K分布参数模型,建立组织散点模型。用FIELDⅡ软件对其进行超声仿真。选择4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孤立性囊肿肾脏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1岁。随机抽取30例用于确定组织散射点模型的参数。其余15例用于后续仿真结果的定量统计比较分析。结果通过30例肾脏各参数进行超声仿真,用超声中心频率为5MHz、换能器为128阵元的线性阵探头对超声射频回波信号经过包络提取、函数插值及对数压缩等处理得到仿真B超图像;同基于传统单一分布散射点模型的仿真结果相比,新方法仿真的肾脏肾髓质、肾皮质、孤立性肾囊肿及囊肿结缔组织回声与实际组织切片一致,也符合临床超声图像的表现。15例临床B超图像验证,仿真回声斑点的分布和各参数值与临床超声各参数一致性更好(P〈0.01),最大相对误差为0.08,组织结构也更细致分明。结论混合分布构造散射点模型的孤立性囊肿肾脏超声仿真方法具有优越性,仿真效果更为逼真。

  • 标签: 超声仿真 混合斑点分布 肾脏 孤立性囊肿 FIELD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献血者MN及P血型系统表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方法微量板法检测672名献血者红细胞上MN、P血型抗原,根据红细胞凝集与否判定被检者MN及P血型表型。结果MN表型332例,占49.40%,M表型195例,占29.02%,N表型145例,占21.58%,基因频率M为0.5372,N为0.4628;P1型235例,占34.97%,P2型437例,占65.03%,基因频率P1为0.1936,P2为0.8064。结论本地区MN血型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P血型中P2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P1型。MN、P血型表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 标签: 献血人群 MN血型 P血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54例,依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肢体日常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可显著促进重症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活质量 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护理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护理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分布特征,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73名医务人员并进行率的分析。结果73名医务人员暴露中,其中护士占65.75%、实习护士占2.73%、助产士占2.73%、临床医师占23.28%、麻醉师占4.10%、检验师占1.37%。结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为护士,高危科室为外科系统,高危暴露源为乙肝;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高危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51例临床确诊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入选病例采集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大便、伤口分泌物、脑脊液等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6251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现状。结果1.病原学检测阳性的病例共1023例(检出阳性率16.3%),1023例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37.30%,革兰阴性菌占37.30%,真菌占11.72%。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需加强注意。

  • 标签: 儿科 住院 感染病原菌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年龄分布 分泌物
  • 简介:目的了解全县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现状,为急感防控、查灭螺工作及探索今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开展全县螺情调查,同时收集2013~2014年螺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枞阳县现有钉螺面积1542.8hm2,分布于8个乡镇的28个行政村。全县有螺框出现率16.59%,钉螺平均密度为0.776只/0.11m2,未查到阳性钉螺。钉螺主要分布在江、洲、湖滩,呈片状分布,占总有螺面积98.56%;内陆环境有螺面积较少,钉螺呈点状分布于沟、塘及距居民点附近。2015年全县有螺面积继续下降,仍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枞阳县螺情呈下降趋势,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

  • 标签: 钉螺 调查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