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积血(postvitrectomy vitreous hemorrhage,PVH)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 41例(50眼),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5眼),进行睫状体平坦部27 G套管针两切口,灌洗出玻璃体腔内积血。收集同期PVH 21例(25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期末,观察组中视力提高者22眼(88.00%);对照组视力提高15眼(6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27 G玻璃体腔灌洗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H效果确切。

  • 标签: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灌洗,玻璃体腔
  • 简介:近日一个来自太空的神秘金属球体落在了非洲纳米比亚的北部偏远地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人将其视为外星生命存在的最新证据。当地警官保罗·卢迪克说,这个球体大约重6公斤,直径35厘米,表面粗糙不平,看起来就像两个半圆焊接在一起一样。当其落地后,砸出一个深30厘米、宽33厘米的坑,随后又弹到18米外。这一发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人推测它可能是外星生命存在的最新证据。

  • 标签: 球体 金属 生命存在 偏远地区 纳米比亚 新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11例中7例根治性切除,4例临界切除,经病理证实为颈静脉球体瘤。参考有关文献,并对11例颈静脉球体瘤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例颈静脉球体瘤中,女性2例,男性9例,年龄28~63岁。其中右侧颞骨5例,左侧6例,病理分期A期4例,B期3例,C期3例,D期1例。临床表现依肿瘤所在具体部位而有所不同,术后行放射治疗,其中9例良好,2例复发。结论明确诊断颈静脉球体瘤须结合临床、影像和病理三方面资料,手术彻底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放疗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颈静脉球体瘤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玻璃-瓷内置体和不同复合树脂应用技术对边缘渗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将30个离体人磨牙分为3组,每组10个,分别于其颊面制备标准圆形五类洞。第一组复合树脂整层一次充填,第二组复合树脂分两层充填,第三组复合树脂并入β-石英瓷内置体充填。牙齿经热循环处理,然后放入0.5%碱性品红中24小时,切片并检查渗漏。结果在充填体的近He边缘,用分层充填技术和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之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而用整体固化技术的修复体与其它技术相比,渗漏显著增加。在龈边缘,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渗漏显著减少。用整体技术的修复体表现出显著增加的染料渗透性。结论应用玻璃-瓷内置体可以减少五类洞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边缘渗漏。

  • 标签: 玻璃-瓷内置体复合树脂 修复 微渗漏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微晶玻璃 骨缺损 骨形成
  • 简介:摘要硅油被广泛应用于眼底病变玻璃体手术后的眼内填充,提高了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改善了手术后视功能。随着玻璃体手术时代的到来,硅油填充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但硅油在复杂眼底疾病手术治疗中仍保留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使用硅油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考虑并尽量规避其潜在风险。研发具备一定生理功能的玻璃体替代物,是目前眼底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硅油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组24眼,仅予以PPV治疗;PPV+抗VEGF组12眼,先行PPV并于术后1周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观察玻璃体再出血和黄斑区瘢痕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8.552,P=0.006;F时间=31.775,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BCVA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V+抗VEGF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优于相应时间点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797,P=0.041;F时间=295.764,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CR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CRT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时PPV+抗VEGF组术眼CRT低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个组间术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V组发生眼压升高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PPV+抗VEGF组发生白内障加重2眼。PPV组和PPV+抗VEGF组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67%(4/24)和8.33%(1/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PPV组和PPV+抗VEGF组黄斑区瘢痕形成率分别为4.17%(1/24)和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降低CRT,且短期内效果逐渐增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一步增强PPV的术后效果,更好地改善视力及视网膜解剖结构。

  • 标签: 微创玻璃体手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抗VEGF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修饰与未修饰磁性5-氟尿嘧啶(5-Fu)白蛋白球体外性质的异同.方法用乳化固化法制备5-Fu磁性白蛋白球(5-Fu-MAMS)和PEG修饰的5-Fu磁性白蛋白球(PEG-5-Fu-MAMS);电镜观察两者的形状、大小;碱消化法比较两者的载药量:用沉降法检测两种球对磁场的响应性和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体外释药实验比较两者的药物缓释性.结果两种球形状均呈球形,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缓释性.PEG-5-Fu-MAMS粒径为(1.32±0.17)μm,载药量为(5.31±0.13)%,24小时释放度为46.93%.5-Fu-MAMS粒径为(1.28±0.14)μm,载药量为(5.37±0.10)%,24小时释放度为43.07%.PEG-5-Fu-MAMS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高.结论球PEG修饰后亲水性增加,在生理盐水中稳定性增高,其他体外性质基本没有改变.

  • 标签: 5-Fu磁性白蛋白微琺 PEG修饰的 5-氟尿嘧啶 体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23G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中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2019年度玻璃体切割手术204例患者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结果:加强术中配合护理后,围术期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顺利出院。结论:23G玻璃体切割创手术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患者视力恢复较快满意度高。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术中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DR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3G组(61眼,采用23G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和20G组(59眼,采用20G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各5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并发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视力及眼压。结果23G组手术时间为(88.53±12.71)min,短于20G组的(121.36±28.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2例、需电凝止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20G组分别发生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45%(14/55);23G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G组(P〈0.05)。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DR患者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20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嗅球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及体积测量方法,初步建立正常儿童嗅球体积的参考范围。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地对120例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及徐州市儿童医院体检儿童病例进行分析,按年龄分为4组,其中男童60例,女童60例,所有儿童均使用GE DISCOVERY MR750 3.0 T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扫描获得嗅球影像,应用人工勾画边界并逐层相加的方法计算双侧嗅球体积。结果正常男童嗅球体积分别为左(21.97±0.50) mm3、右(22.51±0.49) mm3、总(44.78±0.95) mm3,正常女童嗅球体积分别为左(23.08±0.82) mm3、右(22.33±0.76) mm3、总(45.41±1.55) mm3,男童、女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及总嗅球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FSE序列能清晰地显示嗅球轮廓,可用于嗅球体积的测量研究;男童、女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女童嗅球体积整体呈减小趋势;正常儿童嗅球体积范围的测定后续或可作为评价儿童嗅球病变的参考之一。

  • 标签: 嗅球 儿童 体积 测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纳米缓释球体系在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从骨移植患者中收集hMSCs,分离培养后使用BMP-2纳米球作为载体,装载到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hydroxyapatite,CHA)支架上。将CHA-BMP-2-hMSCs与CHA-hMSCs分别植入两组小鼠的L4和L5横向软组织中,10周后检测小鼠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通过Westernblot检测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显微镜观察骨质生长情况。结果CHA-BMP-2-hMSCs小鼠的支架上骨组织覆盖面积显著大于CHA-hMSCs小鼠,ALP活性显著高于非缓释组小鼠,骨钙素、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缓释组小鼠。结论CHA-BMP-2-hMSCs缓释系统有利于在较长时间内诱导骨形成。

  • 标签: 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人间充质干细胞 对照研究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及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25G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60例,均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军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50.6±14.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无巩膜出血渗漏、结膜水肿、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0%。结论加强25G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尤其是增生期DR的首选手术方式。针对DR的PPV比较全面的涉及到了PPV各个方面的操作,是视网膜外科医生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创PPV及围手术期抗新生血管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用药、手术中玻璃体的处理、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有新的认识。临床应努力开展新条件下DR手术时机、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等循证医学研究,为DR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述评
  • 简介:摘要本例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男性的巨大鼓室球体瘤(glomus tympanicum tutor,GTME)。患者,男,48岁,因“左侧嘴角歪斜半个月”就诊,术前MRI示,左侧颞骨颅内见类圆形稍短TI稍短T2异常信号肿块,提示鼓室球体瘤。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物完整切除手术,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4 cm×2.7 cm×3.0 cm,无包膜,切面暗红色,质地韧,术后病理诊断为GTME。术后1周出院,出院后随访3年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治疗的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后37例黄斑视网膜前膜消失,1例患者复发。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特发性黄斑前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注射器针头创松解腱鞘与玻璃酸钠结合治疗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患有腱鞘炎的病患共计122人,并将他们进行分组,一组是参照组有61人,本组病患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腱鞘炎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61人,本组病患在玻璃酸钠治疗基础上加入注射器针头创松解腱鞘的治疗方式。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腱鞘炎的恢复效果如何、疾病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病患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5.08%,相比于参照组病患的治疗效果75.41%来说,具有显著差异且P<0.05;在观察临床指标时,包括症状改善时间、手指僵硬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手指灵活度,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病患且优势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问卷调研的方式,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8.36%,而参照组病患的满意度仅为73.77%,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腱鞘炎的过程中,采用注射器针头创松解腱鞘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方法,不仅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很快改善症状,降低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

  • 标签: 注射器针头 微创松解 腱鞘 玻璃酸钠 腱鞘炎
  • 简介:李女士最近膝关节出了问题以前偶尔上下楼梯会痛,现在根本下不了楼梯,而且两侧膝关节还肿了,胀鼓鼓的。医生诊断为双膝骨关节炎,给她的关节腔内注射一种叫玻璃酸钠的药物。这一针下去,第二天李女士就轻松了不少,于是遵医嘱每周一次,连续打了四次,这下,关节痛好久都没犯了。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关节炎 上下楼梯 膝关节 遵医嘱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25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S)治疗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需行VRS治疗的PDR患者108例108眼随机分为两组,VRS+TA组:VRS术前1wk行玻璃体腔注射TA的患者54例;VRS组:直接行VRS治疗患者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3mo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1wk,1、3mo眼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VRS+TA组手术时间、电凝率、医源性裂孔率和术中出血率显著短于或低于V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眼内填充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mo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S+TA组术后1、3mo眼压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S+TA组前房渗出率显著低于V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行VRS治疗前1wk注射TA,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改善。

  • 标签: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曲安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