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甘露聚糖肽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诱导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活性物质,升高外周白细胞数量、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在临床上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复发性疱疹、疫苗无应答等疾病。本文综述前期研究,分析甘露聚糖肽高频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合理性使用 高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治疗烧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治疗的96例烧伤感染患者资料,按照临床医治的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43例予重组人生长激素医治,后者53例行甘露聚糖肽医治,对比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创面愈合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治后CD4+、CD8+、CD4+/CD8+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更高,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短(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短(P<0.05)。结论烧伤感染行甘露聚糖肽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促进创面愈合,进而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露聚糖肽 烧伤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3)-β-D葡聚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190例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诊断组90例和非感染组100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分别进行G试验和GM试验检测,统计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联合GM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真菌阳性检出率、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析(1-3)-β-D葡萄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断组研究对象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和66.7%,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1%,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和80.0%,GM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2.0%;两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66.0%,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β-D葡聚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对恶性肿瘤晚期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肿瘤晚期的胸腔、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灌注顺铂,实验组灌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观察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有效率为55.55%,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化道反应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胸腹膜腔灌注甘露聚糖肽和顺铂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恶性胸腹腔积液 甘露聚糖肽 顺铂 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恩度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从本院 2013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间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 36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 3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的 18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 恩度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的 18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要高( p < 0.05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临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采用 恩度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恩度 甘露聚糖肽 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侵袭性真菌病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G试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结果观察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检出率。

  • 标签: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侵袭性真菌病 G试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预防其复发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临床研究病例60例,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吡柔比星单药膀胱灌注化疗,实验组应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检测相关指标追踪复发情况。结果灌注1-5次后,血清IL-8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年复发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三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采取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降低指标,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吉西他滨 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 疗效分析
  • 简介:摘 要 : 讨论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 通过回顾有关处理措施总结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 经分析 , 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与护理因素、血管因素、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采用湿敷和一系列相关处理措施后 , 未出现 局部 组织 损伤 。

  • 标签: 甘露醇 外渗 护理 预防
  • 简介:目的评价壳聚糖对临床手术创面修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Medline、Embase、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库(CMCC),收集壳聚糖修复手术创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34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手术创面修复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0.64,95%CI(-0.69~-0.59),P<0.00001],且能更好地促进切口愈合[RR=1.03,95%CI(1.01~1.04),P=0.0002];明显减轻术后疼痛[WMD=-3.49,95%CI(-5.07~-1.91),P<0.0001];减少术后感染[RR=0.49,95%CI:0.33~0.71,P=0.0002].结论壳聚糖能缩短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减少感染;但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不高,仍亟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壳聚糖对临床手术后创面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壳聚糖 手术治疗 创面修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甘露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共有7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基础治疗后,对照组应用右旋糖酐、奥扎格雷、川穹嗪治疗。观察组应用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肾脏损害率为5.7%。对照组的肾脏损害率为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肾脏损害率更低。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应用甘露醇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甘露醇 临床药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足外科应用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手足外科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肾损害、静脉炎、药液外渗的发生率依次为54.0%、6.0%、12.0%、8.0%,优质组依次为22.0%、0.0%、4.0%、2.0%,优质组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优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均少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是82.0%,优质组是94.0%,优质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足外科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时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加强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副作用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少治疗费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足外科 甘露醇 副作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脑震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震荡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甘露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ICP恢复正常的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对脑震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甘露醇 脑震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来观察心功能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钛颗粒使血清中LDH及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降低LDH、CK-MB的活性。心肌HE染色结果显示,钛颗粒会使心肌细胞胞质淡染,有空泡细胞和坏死灶的形成,而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减轻钛颗粒导致的心肌毒性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钛颗粒致心脏的毒性作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羧甲基壳聚糖 钛颗粒 心脏毒性
  • 简介:背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在结构上与天然骨十分类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能够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目的:观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左侧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与软骨缺损处置入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组置入透明质酸钠凝胶。置入后4,8,12周,取软骨损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Wakitani与Mankin评分:实验组置入后4,8,12周Wakita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入4,12周的Manki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番红-O染色:置入后4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明显的褶皱状小突起,细胞相对不规则;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轻微的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略大,排列相对有序。置入后8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排列欠规则;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较大,排列规则;置入后12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变大,排列基本有序;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无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变大,排列规则;③结果表明: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可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

  • 标签: 羟基磷灰石类 壳聚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应用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应用125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大剂量甘露醇,临床可选择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全面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甘露醇 治疗效果
  • 简介: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诊断困难。本文阐述了闫永彬教授从湿温论治小儿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思想理论,衷中参西,另辟蹊径阐明病因病机,灵活运用甘露消毒丹,取其清热利湿解毒之意,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不仅扩大了运用范围,而且创新和发展了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理论体系.

  • 标签: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甘露消毒丹 湿温 病因病机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凝胶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至12月接诊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采取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乙组采取壳聚糖抗菌凝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甲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壳聚糖抗菌凝胶治疗混合性阴道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壳聚糖抗菌凝胶 混合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吸附性、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尤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近几年来壳聚糖在口腔颌面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现对有关壳聚糖与口腔颌面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口腔组织工程 壳聚糖 支架 生长因子 缓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