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当前,病毒性肺炎的常用药物主要为病毒抑制药,如盐酸阿比多尔,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奥司他韦、阿糖腺苷以及金刚烷胺等。但以上药物均为抗生素药物,服用抗生素后会对人体免疫机制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开发一类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肺炎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物是当前呼吸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钙竹盐在消炎、抗病毒、抗菌等领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探讨钙竹盐抑制肺炎病毒的复制机理。

  • 标签: 钙竹盐 肺炎病毒 复制
  • 简介:摘要抑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终身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快速实现病毒抑制不仅可以减少耐药和治疗失败的发生,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尽早将感染者转化为非传染源,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ART启动后患者体内病毒抑制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文通过比较分别以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包含整合酶抑制剂的基础方案可以迅速降低血浆病毒载量,除此之外,病毒亚型、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依从性等因素均影响病毒抑制速度。

  • 标签: HIV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抑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当前,病毒性肺炎的常用药物主要为病毒抑制药,如盐酸阿比多尔,泛昔洛韦,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奥司他韦、阿糖腺苷以及金刚烷胺等。但以上药物均为抗生素药物,服用抗生素后会对人体免疫机制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研发一类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肺炎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物是当前呼吸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嫦娥泪在预防,消炎、杀病毒、杀菌等领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探讨嫦娥泪抑制肺炎病毒的复制机理。

  • 标签: 嫦娥泪 肺炎病毒 预防,杀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并产生肿瘤血管抑制肽alphastatin(Al)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alphastatin插入载体质粒pSSHG-巨细胞病毒(CMV)的EcoRⅠ和BamH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SSHG—CMV/NT4-Al。用腺病毒辅助质粒pFG140代替野生犁腺病毒,包装质粒pAAV/Ad及已构建的重组腺伴随病毒载体质粒,使用三质粒共转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得到腺伴随病毒(AAV)-Al。采用氯仿抽提、聚乙二醇沉淀回收纯化,斑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重组病毒rAAV—Al滴度约为2×10^12颗粒/ml。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病毒rAAV—Al,提供了一种生产足量安全的rAAV—Al简单易行的方法,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alphastatin 腺伴随病毒 斑点杂交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当前,病毒性肺炎的常用药物主要为病毒抑制药,如盐酸阿比多尔、泛昔洛韦、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奥司他韦、阿糖腺苷以及金刚烷胺等。但以上药物均为抗生素药物,服用抗生素后会对人体免疫机制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研发一类可有效治疗冠状病毒性肺炎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医疗仪器是当前呼吸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高电位治疗仪在预防,消炎、杀病毒、杀菌等领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探讨高电位治疗仪瑞寿JS-9000-B,唐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IV低病毒血症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失败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9月纳入的3200例病例进行研究,一线治疗队列(不含克立芝)与二线治疗队列(含有克立芝),将各项数据分成低病毒血症组与无低病毒血症组,针对不同水平与频率患者的风险比(HR)采取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有效对比。结果:通过对病例LLV后病毒失败的具体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可得知,在一线治疗队列当中,从没有出现过LLV病例病毒失败发生率是1.81/100(95%C:1.75/100-1.88/100人年),发生LLV51-999 copies/mL病例VF发生率提升,其中,LLV51-199copies/mL组病毒学的失败发生概率并没有提升,LLV 200-399copies/mL组与LLV 400-999copies/mL组的VF发生率不断升高。在二线治疗队列当中,从没有出现过LLV病例病毒失败发生率是2.15/100(95%C:1.75/100-1.88/100人年),发生LLV51-999 copies/mL病例VF发生率提升,其中,LLV51-199copies/mL组病毒学的失败发生概率并没有提升,LLV 200-399copies/mL组与LLV 400-999copies/mL组的VF发生率不断升高。结论:200-999 copies/mL或者单独一次、连续性发生低病毒血症与后期病毒失败存在密切联系,导致其风险的发生概率明显提升。

  • 标签: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 低病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后的耐药状况。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抗病毒治疗失败的156例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耐药采用HIV-1 ViroSeq™基因型检测法,与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比对检测结果。结果156例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有122例(78.21%)发生了耐药。106例(67.95%)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其中对拉米夫定、恩曲他滨、阿巴卡韦3种药物同时耐药的患者104例(66.67%); 118例(75.64%)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对依非韦伦和奈韦拉平同时耐药118例(75.64%); 7例(4.49%)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122例耐药患者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位点为16个,M184V/I位点突变次数最高,为87次(71.31%);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位点13个,K103N/R位点突变49次(40.16%);蛋白酶抑制剂耐药位点11个,A71V/T位点突变49次(40.16%)。对拉米夫定、恩曲他滨中高度耐药者102例(83.61%),对依非韦伦、奈韦拉平中高度耐药者117例(95.90%),这些药物一旦发生耐药即呈现中度或高度耐药。对齐多夫定、替诺福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中高度耐药者分别为29例(23.77%)、48例(39.34%)、5例(4.10%),这些药物耐药屏障相对较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的耐药发生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耐药位点存在多样性。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药性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侵入环节的细胞水平重组病毒药理筛选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筛选流感病毒侵入抑制剂。方法:将表达流感病毒外壳蛋白(hemagglutinin,HA)质粒和HIV-1核心基因共转染至病毒生成细胞,生成由HA包装HIV核心的重组病毒颗粒,简称HA/HIV模型,HIV-1核心基因上携带的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感染水平。在筛选过程中,以VSVG/HIV模型作为特异性对照模型,以HA抗体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成功构建了两种H5N1亚型和-种H5N2亚型的流感病毒侵入为靶标的药理筛选模型,HA抗体可以成功抑制HA/HIV假病毒颗粒的侵入。应用以上模型筛选了2000余个化合物,其中发现三个海洋来源的化合物YCUA-6、YC-72、GC-29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三种不同亚型流感病毒HA介导的侵入,其IC50均在1~10μM之间。结论: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侵入环节尚无有效的药物,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以流感病毒侵入环节为靶标的药物筛选模型,发现三个海洋来源化合物单体YCUA-6、YC-72、GC-29可有效抑制H5N1高致病流感病毒的侵入,本研究提供了流感病毒侵入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为研发新靶点和新结构类型的流感病毒抑制剂建立了筛选和物质平台。

  • 标签: 流感病毒抑制剂 侵入抑制剂 病毒模型 致病 药物筛选模型 H5N1亚型
  • 简介:美国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潜力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抑制剂。这种抑制剂尤其对那些导致宫颈癌和生殖器疣的病毒类型有效。这项研究的结果刊登在日前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Pa-thogens)杂志上。这种抑制剂存在于包括婴儿食品在内的一些商品中。

  • 标签: 病毒抑制剂 角叉菜胶 HPV 人类乳头瘤病毒 研究人员 病毒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作用,为新型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药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确定槲皮素的最大工作浓度,采用病毒滴度TCID50检测法、细胞毒性检测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槲皮素体外对RSV的增殖、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抑制效果。采用RNA干扰敲低HSP70表达水平,检测病毒的生长曲线。结果槲皮素对Vero细胞的毒性呈现明显的梯度依赖效应,最大无毒浓度为25 μM,且12 μM的槲皮素浓度下,细胞上清中病毒滴度抑制率达60%;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的细胞中病毒F蛋白受到显著抑制;qPCR对细胞中RSV G蛋白的转录本的检测结果表明槲皮素使病毒G蛋白的转录效率下降了85%以上。敲低HSP70的表达水平后,病毒的滴度下降了两个数量级。结论槲皮素体外对RSV-A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且可能是通过抑制其特异性底物HSP70实现的。

  • 标签: 槲皮素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酶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感染后辛伐他汀是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方法体外试验,hMPV感染16HBE细胞(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后用辛伐他汀试剂处理,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病毒滴度和自噬的强弱以及相关通路表达水平;体内试验,利用辛伐他汀灌胃处理被hMP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情况,提取肺组织蛋白和RNA检测病毒载量的变化、自噬发生情况以及相关通路的表达。结果体外试验,辛伐他汀干预组病毒滴度降低,自噬水平高于病毒组;辛伐他汀干预组AKT/mTOR通路被抑制,使用通路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后进一步验证了通路的准确性。体内试验,辛伐他汀干预组病毒滴度低于病毒组,但自噬表达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辛伐他汀干预组AKT/mTOR通路下调;HE染色病毒组病理改变明显,辛伐他汀干预后病理情况改善。结论辛伐他汀在人偏肺病毒感染后可以抑制其复制,该过程与AKT/mTOR通路诱导的自噬反应相关。

  • 标签: 人偏肺病毒 辛伐他汀 自噬 AKT/mTO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6年山东省新诊断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VL)抑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艾滋病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HIV/AIDS接受治疗后VL抑制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VL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6年山东省新诊断HIV/AIDS中共4 833例接受治疗,其中首次VL抑制的有3 449例,抑制率71.36%。文化水平为初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HIV/AIDS治疗后首次VL取得抑制的可能性高于小学及以下者,OR值分别为1.75和2.00;在临床机构治疗的HIV/AIDS首次VL取得抑制的可能性高于在疾控机构治疗者,OR值为1.29;治疗基线CD4细胞水平为201~350、351~500及≥501个/μl的HIV/AIDS首次VL取得抑制的可能性高于≤200个/μl者,OR值分别为2.36,2.11和2.66;漏服药物HIV/AIDS首次VL取得抑制的可能性低于按时定量服药者,OR值为0.55。以上P值均<0.05。结论HIV/AIDS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与其文化水平、治疗基线CD4细胞水平、治疗机构和服药依从性有关联。尽早治疗、医疗机构开展治疗服务以及提高服药依从性可进一步促进抗病毒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大黄素与姜黄素和苦参素的配伍组合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的体内病毒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VB3感染的小鼠模型24h后,用大黄素配伍姜黄素、苦参碱的复方药物1.0g/kg、0.5g/kg、0.25g/kg三个剂量组连续15d进行治疗,观察感染小鼠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并取小鼠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病毒分离和病毒滴度测定、免疫荧光法检测和RT-PCR测定病毒核酸。结果:经复方大黄素治疗后的染病小鼠发病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下降;治疗组的小鼠心、肺、肾等组织中病毒滴度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治疗组的小鼠心、肺、肾等组织切片的荧光反应不明显,荧光点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从小鼠脏器中提取病毒mRNA经RT-PCR、凝胶电泳分析,在0.5、1g/kg组中未检测出病毒核酸。实验还发现提取物组合比纯化合物组合毒性要低,疗效也好。结论:大黄素配伍姜黄素和苦参碱后能抑制CVB3病毒在小鼠心、肺、肾等脏器中的增殖,对小鼠脏器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姜黄素 苦参碱 柯萨奇病毒
  • 简介:EB病毒(EBV)与多种人类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胃癌等上皮性肿瘤相关。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2A(LMP2A)存在于部分EBV相关胃癌(EBVaGC)中,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LMP2A基因表达,探讨下调LMP2A对EBVaGC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GCSIL-LMP2A-shRNA-LV和阴性对照载体并转染EBVaGC细胞株GT38,以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慢病毒载体的抑制效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T38细胞的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GT38细胞转染LMP2A-shRNA-LV后,LMP2A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5.4%和50.8%,进而导致细胞体外增殖受抑,克隆形成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与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和未予转染慢病毒的GT38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能高效抑制LMP2A基因表达,进而抑制EBVaGC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LMP2A可作为EBVaGC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潜伏膜蛋白2A EB病毒感染 胃肿瘤 RNA干扰 慢病毒感染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下调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确定EGCG的最大工作浓度,采用病毒滴度TCID50检测法、细胞毒性检测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EGCG体外对RSV的增殖、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抑制效果。采用RNA干扰敲低Hsp70表达水平,检测病毒的生长曲线。结果EGCG对Vero细胞的毒性呈梯度依赖效应,最大无毒浓度为25 μm。EGCG在25 μm和12 μm及以上浓度时,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病毒抑制率达60%以上,EGCG细胞中病毒F蛋白受到显著抑制,EGCG使病毒G蛋白的转录下降了约88%。敲低Hsp70表达水平后,病毒滴度下降了两个数量级。结论EGCG体外对RSV-A有较好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其特异性底物Hsp70实现的。

  • 标签: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热休克蛋白70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为研究菘蓝板蓝根与马蓝板蓝根凝集素的活性差异及其与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两种板蓝根的凝集素,分别测定各自的血凝活性,并进行对流感病毒(A1/京防/97-53H1N1,A1/京防/262/95)的抑制试验.结果:马蓝板蓝根凝集素具有血凝活性,而菘蓝板蓝根几乎无血凝活性,两者有显著差异;抑毒试验证明板蓝根凝集素的效价与其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成正相关.

  • 标签: 板蓝根 菘蓝 马蓝 凝集素 血凝活性 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以狂犬病病毒动物攻毒标准株CVS-11为模式病毒,针对狂犬病病毒感染周期,建立白藜芦醇处理下的CVS-11和BHK-21细胞组成的感染模型,通过直接免疫荧光、细胞荧光灶转化等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狂犬病病毒抑制作用。结果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条件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白藜芦醇可阻滞病毒的吸附、干扰病毒进入细胞并抑制病毒的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约95%。另外,白藜芦醇与病毒共孵育的结果显示,40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直接杀灭病毒。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狂犬病病毒活力的作用,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CVS-11 白藜芦醇 病毒抑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牛黄清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抑制作用,可为药物筛选和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Vero-E6细胞分离和培养新型冠状病毒GS048株,制备的牛黄清感胶囊溶液体外与新冠病毒共孵育后测定病毒滴度改变;将含有药物的培养液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接种的细胞,测定牛黄清感胶囊溶液在细胞培养中对新型冠状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发现药物浓度低于274.3 μg/ml时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药物和新型冠状病毒共孵育后可使病毒滴度从104.4TCID50/ml下降至102.8TCID50/ml;体外新冠病毒细胞培养实验中,加入药物使细胞病变数减少,病毒滴度对数值下降了40%~50%。结论牛黄清感胶囊在体外具有部分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可作为候选药物进一步验证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牛黄清感胶囊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治疗 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