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天麻钩藤汤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效果。方法:以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为对象,在2021.03-2023.03间选出72例,先行简单随机分组再行对比研究,分析对照组(36例/西药降压)与观察组(36例/联合天麻钩藤汤)在症状改善、血压变化、整体疗效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多项中医主症均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于治疗亦更低(p<0.05);2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结论:以天麻钩藤汤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证后疗效、安全性提高,相较单一的西药降压治疗可更好的改善不适症状,还可持续、稳定的降低血压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患者采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6例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3)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n=33)患者联合应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眩晕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RVA)、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LV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与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发生频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DHI评分更低(P<0.05)。结论: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患者采用敛汗滋补贴穴位贴敷治疗可促进眩晕症状缓解,改善血流动力学。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HTN)应用加味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治疗的8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及自愿的方式把他们平均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西医治疗,服用降压药物如清脑降压片、氨氯地平片;而另一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情况。 结果:两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比单一使用西医降血压药物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西医降高血压药物结合清眩降压汤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的效果作出分析。方法:采用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0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0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使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相关激素、上动脉血流参数四方面。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低于常规组,上动脉血流参数水平优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讨集束化中医干预为目的,分析其临床应用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00例,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鉴于临床干预手法不同,对患者以分组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接受常规干预的为参照组(50例),接受集束化中医干预的为研究组(50例),统计分组干预后患者血压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结果一:两组患者干预后1月血压平均值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18.15±4.39)mmHg、(69.23±5.17)mmHg,参照组分别为(124.43±7.30)mmHg、(77.70±5.36)mmHg;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更高49(98.00%)、参照组较低41(82.00%);对比组间各项数据,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集束化中医干预后患者血压得到明显控制,同时治疗依从性更高,让患者切实感到满意,临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阳上亢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天麻钩藤饮结合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钩藤饮结合耳穴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经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冠肺炎“一阳”与“二阳”初期感染的患者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冠肺炎“一阳”“二阳”患者各6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一次核酸CT值、外周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统计学对“一阳”与“二阳”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T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数据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冠肺炎“一阳”与“二阳”初期感染的患者核酸CT值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23年2月-2023年11月为研究开展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患者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例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10例增加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CMSS痛经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等对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对比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VAS疼痛评分更低、CMSS痛经评分更低、痛经持续时间更短、中医症状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痛经带来的疼痛,减少躯体的不适,缩短痛经持续时间,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养阴熄风汤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诊断为阴虚风动型中风住院患者8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针灸、按摩等恢复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头体针结合及自拟养阴熄风汤治疗,并进行辨证施护。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时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并在治疗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时,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