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体行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探讨PET-边界验证方法(PET-RV)用于定量分析质子放疗精准性的可行性。方法在PMMA模体上分别给予2 Gy和4 Gy的照射剂量,对每个剂量组根据临床靶区(CTV)的不同,以2.5 cm为步进分别设计7个照射深度组(5.0、7.5、10.0、12.5、15.0、17.5、20.0 cm),共14个照射计划(14组照射野)。以能量在48~221 MeV之间的质子束照射,照射结束后10 min左右进行PET/CT显像。对PET/CT数据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平滑和约化等预处理,然后利用Raystation PET-RV软件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和采样线的抽提,通过生成的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与实际采集感生放射性活度采样线计算ΔR50,即2条曲线末端在最大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最大值下降一半(V50)处对应的空间位置差异。结果每个照射野的ROI均为5.0 cm×5.0 cm×2.5 cm的立方体,采样线在其内间隔3 mm均匀分布,共得到289组采样线。14组数据经分析后得到的ΔR50(深度差异)均值都处于-1~1 mm之间。结论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示PET-RV算法对PMMA模体质子放疗空间位置差异的验证精度在1 mm之内,可以满足后期对临床病例分析的精度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精确评估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质子放疗患者自由呼吸对质子束流末端截止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放疗患者,照射结束后10 min左右进行PET-CT扫描,图像在Raystation RV工作站上进行感兴趣区的确定和采样线的抽提,计算同一空间位置的预测感生放射性和由PET采集得到的真实感生放射性之间的空间差异ΔR50,将每对采样线的深度误差值ΔR50进行二维转化和束流视野投影。结果20例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期内未观察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20例患者进行了21例次验证,结果显示均匀分布的主视野、副视野的深度误差分别为(-0.75±1.89)mm、(-0.82±2.06)mm,序贯治疗的主视野、副视野深度误差分别为(1.81±1.87)mm、(1.32±1.74)mm,同步加量的主视野、副视野的深度误差分别为(-1.47±1.44)mm、(-1.48±2.11)mm。结论离线PET-CT在体生物验证结果显示,乳腺癌质子射线的束流末端截止误差在3 mm内,满足临床与物理师对乳腺癌治疗的精度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血浆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 Napsin A)、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 SP-A)、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 SP-D)、血浆微小RNA29b-3p(miR29b-3p)、miR30c-5p、血浆外泌体miR21-5p和血浆游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记录其临床表现、肺功能情况和高分辨率CT。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Napsin A、SP-A和SP-D,采用RT-PCR法检测血浆外泌体miR21-5p、血浆miR29b-3p、miR30c-5p和mtDNA。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E-IPF的预测因素,并做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AE-IPF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为(63.1±8.5)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IPF组游离线粒体DNA表达水平高于IPF组[10 143.48(8 045.85,12 609.65)copies/μL vs. 6 404.22(2 671.50,9 386.00) copies/μL,P<0.05]。AE-IPF组的抗"O"抗体(ASO)水平高于IPF组[(88.04±52.25)IU/mL vs.(32.38±19.91)IU/m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SO是发生AE-IPF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68,95%CI:1.007~1.131,P<0.05)。联合mtDNA和ASO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4,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5.7%。结论IPF急性加重时,mtDNA及ASO水平均升高,ASO可作为AE-IP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笔者从事地州医院药品验收、入库工作25年以来,对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不断探索总结,并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除了要做好药品的验收和入库工作以外,必须对患者和前来购买药品的患者负责,到目前为止,一般地州医院使用的都是用喷绘布制作的《药品价格公示栏》,笔者认为有它的不足之处,通过多年的经验和调查患者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应用VFP编程(VisualFoxPro6.0)(以下简称VFP)显示药品价格公示较好,其优点是公示的药品种类比简单喷绘的价格公式多,能够自动调整药品相关数据,药品的名目灵活性提高;患者容易了解,给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透明了医院的药品价格,使得个别药品经销商(店)无机可乘。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VBA编程,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危重症评分程序。方法选用Excel软件自带的VBA语言,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评分标准编成一个程序。以文献中公布的病例数据为例,应用该程序进行SOFA评分。首先,直接复制患者数据,如年龄、体质量、体温、脉搏、血压、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返回程序点击"粘贴数据"按钮,数据即自动填入,选择最差值选项;然后根据情况输入去甲肾上腺素用法、机械通气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4 h尿量等;最后点击"评分"按钮,即可得出SOFA评分。结果将数据直接粘贴到危重症评分程序中,进行相应勾选,从数据输入到得出评分结果的总用时不到2 min;并且可重复性强。结论应用VBA自编程,可快速、准确进行危重病评分。
简介:摘要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对于维持视网膜稳态有重要作用。视网膜损伤后,斑马鱼Müller细胞可以通过重编程进入细胞周期增生并分化为神经元,促进视网膜完成再生修复。高等动物Müller细胞的这一能力几乎消失,导致视网膜损伤后神经元无法再生,最终造成视功能减退,甚至丢失。研究发现,虽然视网膜损伤后Müller细胞重编程过程在高等动物中不能自发激活,但可以通过诱导增强其重编程能力并实现其向神经元的转分化。这种神经元再生潜能使Müller细胞在高等动物视网膜修复再生中极有应用前景。本文围绕Müller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最新研究进展,从Müller细胞起源及生理病理状态、重编程机制、哺乳动物Müller细胞向神经元转分化的诱导方式、限制Müller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因素4个方面展开,并对Müller细胞重编程参与视网膜再生的优势与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潮气肺功能联合监测对年幼儿童哮喘控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初次确诊的哮喘患儿81例,年龄范围为10~55个月(<5岁),其中男58例,女23例。选择同期儿童保健门诊非喘息健康体检儿童65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嗜酸粒细胞、总IgE、过敏原阳性率、离线FeNO及潮气肺功能的差异。哮喘组给予抗哮喘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查离线FeNO及潮气肺功能,比较两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哮喘组患儿离线FeNO、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哮喘组治疗3个月随访肺功能TPTEF/TE、VPEF/VE与初期比较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离线FeNO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随访,与治疗初期比较,离线FeNO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线FeNO及潮气肺功能可作为<5岁哮喘儿童管理的量化指标。抗哮喘治疗后FeNO的改变滞后于肺功能的改善,FeNO及肺功能联合运用,更利于<5岁儿童哮喘的精准管理。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是指由多种临床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病理生理状态,然而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肺血管结构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和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等)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被认为是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后者介导了肺血管重塑并导致肺动脉高压。已有许多研究发现了肺动脉高压中复杂的代谢重编程现象,并基于代谢通路靶点进行药物干预。本文将对代谢重编程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简介:CB法微核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的研究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千幅甚至几千幅双核细胞图像需要人工检视,并对每个双核细胞内所含的微核个数进行核对,以便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结果对比分析。本文采用MATLAB和HTML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首先将自动识别出的双核细胞图像及其内部微核个数等信息自动写进HTML的表单中,并将多幅双核细胞图像和分析结果以网页的形式显示,然后再利用由VBScript编写的嵌入网页中的脚本程序实现每幅细胞图像中微核识别结果的校验。这为采用MATLAB语言显示多幅图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对于采用GUI设计其它图像分析软件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