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布洛维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议题有:马克思主义讨论四立场论、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不适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概念缺失论、国家社会主义批判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边界主题论、“想象的真实乌托邦”论等。这种理论表面上援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原理观点,但在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两个完全不相等同的范畴。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内容、形态,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国家社会主义的正功能与反功能,从乌托邦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看,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学做出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成为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应。
简介:当社会治理成为一门学问后,表现出了对知识的依赖。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治理就是专业化知识的应用。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分工-协作体系,是通过把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整体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会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即达到社会治理的某种理想境界。但是,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停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变革也会引发社会治理的变革。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显然会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往往会耽于旧的知识框架之中,即使新的知识出现了,也会强行地将其纳入到旧的解释框架之中。这不仅对于社会治理变革是有害的,而且会把社会变革而积累起的能量压制下来,并等待其总爆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革命就是因为社会治理压制了社会变革的能量而引爆的。鉴于此,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自觉的知识创新,更需要社会治理去容纳和利用这些新的知识。
简介:“古代哲学”研究直接关联了西方的古典学,因此,如何在中国现代语境中展开中国式的古典学研究,就是中国如何研究西方古代哲学的关键。在这种研究中,如何明确西方古代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便是重中之重。换言之,西方古典学以及古代哲学如何完成中国化转型是当前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古典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它在中国兴起的过程也并不简单。概言之,它含有现代性的文化理念,却又具有保守主义的文化内核,它通过对古代的浪漫化的修辞来反对现代话语,而在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进程中又同具有狭隘的地方性文化视野的民族主义纠缠在一起。深入分析这一过程的内在文化机理,就可以站在古今的视野上揭示出古典学深刻的现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