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分析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病例合计60例展开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比较: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认知功能(MMSE)和运动功能(FMA)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后,MMSE和FM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康复护理是卫生保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患者提供关键的支持和护理。本论文旨在探讨康复护理中的技术创新和远程医疗服务的角色。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的作用,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创新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点关注现有的技术趋势,如远程监测、虚拟现实和智能辅助设备,以及它们如何改善康复护理的质量和可及性。这些创新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医疗保健体系提供更好的资源管理和成本效益。总的来说,本研究强调了技术创新和远程医疗服务在康复护理中的关键作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患者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监控技术在心脏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心脏康复护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5月期间的心脏康复患者8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远程监控技术。通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如欧洲心脏疾病生活质量问卷EQ-5D)和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分别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8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2±0.5),且日常活动能力测试结果(88.4±0.5)也高于对照组(76.5±0.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监控技术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远程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五个维度评分、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将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居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阶段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结合远程科学康复指导和宣教,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组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远程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9.78±7.62)岁,病程(28.63±12.45)d;远程组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60.47±7.82)岁,病程(27.47±13.96)d。两组均住院康复4周,后转社区,继续接受社区门诊康复2个月。常规组患者全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远程组患者全程常规康复治疗+全程远程康复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前、后及社区门诊康复2个月随访分别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远程组(49.31±11.18)分比(29.03±9.18)分,常规组(43.81±11.84)分比(26.78±9.65)分,均P<0.001],且治疗后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较为明显(P=0.038);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分均显著提高[远程组(62.90±12.60)分比(37.75±10.99)分,常规组(53.56±13.44)分比(38.09±11.64)分,均P<0.001],且治疗后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较为明显(P=0.003)。社区门诊继续康复2个月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比治疗后均显著提高[远程组(61.63±12.95)分比(49.31±11.18)分、对照组(51.63±14.58)分比(43.81±11.84)分,均P<0.001],且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均更明显(P=0.00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分比治疗后均显著提高[远程组(76.31±15.28)分比(62.90±12.60)分、对照组(62.13±16.65)分比(53.56±13.44)分,均P<0.001],且远程组较常规组提高更明显(P<0.001)。结论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结合远程科学的康复宣教和指导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年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早期诊疗以及日常监测成为重要问题。鉴于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认知康复在预防认知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认知评估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患者与临床医生面对面进行,而认知障碍患者多为高龄,多数需照料者陪伴且可能存在活动不便的其他共病等导致的就医困难情况。在当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甚至可能加剧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依托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的认知功能评估以及认知康复指导成为新的选择。文中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经过有效性验证的远程评估手段及其在远程认知康复中的指导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通话等途径实施,具有快速便捷、无视地域的优点,并可以满足大范围社区的使用,保障认知障碍患者的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远程护理干预对居家青光眼患者眼压、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青光眼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给予远程护理干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眼压、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左、右眼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总体视力、社交功能、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延续性远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居家康复护理中,能有效地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升青光眼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和转归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肌少性肥胖老年患者于其临床干预工作中开展远程康复方案,对于降低患者肥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1.1—2022.12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肌少性肥胖患者,共计90例,规范性分组并给予不同干预方案,统计组间干预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组间纳入样本量均等,分别行常规干预、远程康复干预。结果: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价两组肥胖相关指标,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3个月后患者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参数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评价组间生活质量差异,从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方面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肌少性肥胖老年患者于其临床干预工作中开展远程康复方案,对于降低患者肥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价值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网络延续护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远程网络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心脏超声结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心脏超声结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远程网络延续护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于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