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IVF-ET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理护理组在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相当的情况下,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方案多样化,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个临床医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微刺激方案使用极少的促排卵药物,模拟自然生理状态,具有药物周期短、费用低廉、显著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征及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微刺激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优劣因素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基于算法学习数据内部规律,进而对同类数据进行预测和判断的过程为机器学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领域,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模型不仅可预测周期助孕结局,也可帮助胚胎学家挑选优质胚胎。本文共筛选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周期结局预测模型和胚胎质量评估模型30个,其中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模型28个,基于深度学习模型2个。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效果,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效果多不理想(0.60<AUC<0.86),深度学习算法准确率则较高(AUC>0.90)。完善的预测和评估模型有望提高助孕周期效率、标准化胚胎选择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产检的IVF-ET孕妇9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不同孕期产妇的体力活动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期持续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3个阶段均约50%以上的孕妇处于低体力活动水平,高体力活动水平孕妇最少,均不达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OR=1.654,95%CI:1.087~2.514,P=0.019)、双胎(OR=1.835,95%CI:1.157~2.909,P=0.010)、移植次数≥3次(OR=1.783,95%CI:1.109~2.863,P=0.017)是造成孕妇低体力活动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妇(OR=0.548,95%CI:0.344~0.873,P=0.011)及其配偶文化水平(OR=0.620,95%CI:0.490~0.784,P=0.042)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其与孕前肥胖、妊娠胎数、移植次数、孕妇及其配偶文化水平有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孕期运动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并根据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活动指导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孕周>24周的孕妇4 823例,其中IVF助孕组481例,自然妊娠组4 342例。利用母体16个协变量建立倾向性评分模型,得到倾向评分匹配样本(924例),以评估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⑴匹配前,IVF助孕组的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自然妊娠组(9.8% vs 3.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F-E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887;95% CI:1.23~2.89,P=0.0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OR为2.067(95% CI:1.24~3.44,P=0.005),证实了IVF-ET与子痫前期存在显著关联。⑵匹配前,在单胎妊娠中,IVF助孕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组(9.0% vs 3.1%,aOR=2.530,95% CI:1.63~3.94,P>0.05);在双胎妊娠中,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 vs 7.5%,aOR=1.004,95% CI:0.35~2.87,P=0.99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所得结果与匹配前一致。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IVF-ET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IVF-ET是单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IVF-ET并未增加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提示IVF和子痫前期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双胎妊娠这一因素干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孕周>24周的孕妇4 823例,其中IVF助孕组481例,自然妊娠组4 342例。利用母体16个协变量建立倾向性评分模型,得到倾向评分匹配样本(924例),以评估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⑴匹配前,IVF助孕组的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自然妊娠组(9.8% vs 3.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F-E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887;95% CI:1.23~2.89,P=0.0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OR为2.067(95% CI:1.24~3.44,P=0.005),证实了IVF-ET与子痫前期存在显著关联。⑵匹配前,在单胎妊娠中,IVF助孕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组(9.0% vs 3.1%,aOR=2.530,95% CI:1.63~3.94,P>0.05);在双胎妊娠中,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 vs 7.5%,aOR=1.004,95% CI:0.35~2.87,P=0.99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所得结果与匹配前一致。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IVF-ET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IVF-ET是单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IVF-ET并未增加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提示IVF和子痫前期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双胎妊娠这一因素干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泡输出率(FORT)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行IVF-ET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按FORT大小分低、中、高三组,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资料。由此评估FORT在IVF-ET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FORT与血AM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2)FORT低、中、高3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分别为61.3%、63.8%、68.2%和26%、31.6%、37.4%,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术后单胎妊娠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通过IVF-ET受孕的单胎子痫前期患者58例(IVF-ET组),同期自然受孕的单胎子痫前期患者100例(自然受孕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结果IVF-E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8.74±4.98) d较自然受孕组(7.26±3.07) d长,t=-2.314,P<0.05;发病时间(28.6±5.63)周和诊断孕周(32.0±6.07)周均早于自然受孕组(28.6±5.63)周和(33.9±4.28)周,t=4.02和2.04,P<0.05;IVF-ET组尿蛋白(+++)的发生率34.5%、胸腹水发生率48.3%、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41.4%均高于自然受孕组20%,29%和26%,P<0.05。结论IVF-ET术后单胎子痫前期患者以严重尿蛋白和胸腹水为主要临床症状,胎儿不良结局主要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心理干预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 IVF-ET技术助孕 26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开展常规 +心理干预),各 134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SAS、 SDS评分、成功妊娠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优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疏导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并对研究组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前后给予心理疏导。结果研究组心理疏导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心理疏导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7.83%)比对照组的(32.61%)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疗效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