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氟康唑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Elsevier,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Link,Ovid高影响因子核心药学电子期刊全集,收集关于氟康唑ADR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3例ADR中,男33例,女30例;用药后发生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有皮肤及皮下组织、肝胆系统和心脏,临床表现中有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脏病等。结论临床使用氟康唑应加强监测,警惕ADR和药物相互作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及相关策略。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23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其出现不良反应的诱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在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中,精神紧张为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占56.9%,其次为空腹或饥饿(18.7%)、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11.4%)、晕针晕血(5.7%)、环境因素(3.3%)、采血技术原因(3.3%)。以全身表现为主的B类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则主要为精神紧张、空腹、饥饿、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晕针晕血等因素;精神紧张也是B类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引起,需要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知识、消除献血紧张恐惧心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穿刺采血技能、提高医护人员接待和护理服务水平,来缓减献血者的精神紧张,达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献血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及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措施,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的重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方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用药的合理性、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行政管理干预的方法。结果干预后,不和理用药例数下降,护理操作冲管率达100%,药师干预率100%,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师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督导率为1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十四家医疗机构开展培训2次。结论在采取干预措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拓宽药师为患者和医师及护士的服务内容、提高医疗机构管理质量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gu reaction, ADR)发生的规律 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1月— 2017年 12月 百色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呈报的 113例 ADR报告,对引发 ADR与患者年龄的分布、引发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引发 ADR的给药途径、引发 ADR的药物种类以及 ADR的类型及转归等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113例 ADR报告中,一般的 ADR 70例(占 62.95%),严重的 ADR 1例(占 0.88%),新的一般 ADR 40例(占 35.40%),新的严重的 ADR 2例(占 1.77%)。男性患者 53例(占 46.90%),女性 60例(占 53.10%)。静脉滴注致 ADR的最为常见,其次为口服给药。 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 113例 ADR报告中,使用抗菌药物引发的 ADR病例数最多,为 69例,占 61.06%。 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对 ADR的监测十分必要,同时应加强医药合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简介:摘要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名叫乙酰水杨酸。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10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发现它有许多新的药效药理作用,与老年病有密切关系。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服用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对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防治老年性中风和老年痴呆对老年性中风和老年痴呆服用阿斯匹林,其知觉度每年可恢复17%~20%,且不易再复发。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糖尿病的防治据文献报告,每日服用阿斯匹林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阿斯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阿斯匹林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故有降血糖作用。此外,阿斯匹林还有些作用,如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副作用和降压保胎作用等。在服用剂量上,一般以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100毫克为宜;服用时间最好在早晨7时前最好。因为晨起后血小板聚集力逐渐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强,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时刻,所以,在早晨起床后要尽早服药。但对患有胃溃疡病、胃出血倾向者应慎重用药,宜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统计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详细情况,就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表现以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常见一系列由于用药方式、用药剂量、药物选择等不恰到导致的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威胁,通过了解患者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成因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能够提高对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左氧氟沙星对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和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使用联合用药基础上,给对照组患者实施氧氟沙星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痰菌阴转率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西药容易出现的各类药理不良反应,在此前提下归纳得出可行性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相关医院数据的调查统计,选择该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其中涉及到1200张的西药处方,运用上述方式来归纳患者在服用各类西药后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于医院的相关数据调查可得,在当前现有的各类西药不良反应中,典型性较强的不良反应应当包含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表层的相关反应,其中差异具备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现代西药而言,患者在对其进行服用以后通常都会呈现特定类型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涉及到西药合用的用药方式。针对药理性的西药不良反应予以深层次的探究,此项举措有助于消除潜在性的不良反应并且保障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