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我院7076例孕15~20周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对其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以及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的定量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体重、孕龄等因素通过唐氏筛查软件算出唐氏风险系数,以阳性切割值1/270为高危。并对高风险的孕妇进行B超跟踪检查、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穿刺。分析7076例孕妇中唐氏高风险孕妇高风险类型分布、高风险孕妇筛查结果、不同孕龄段筛查结果。结果7076例孕妇中唐氏高风险者396例,阳性率为5.6%。在对孕妇进行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中显示,276例唐氏综合征(DS)高风险孕妇中,共有唐氏胎儿4例,死胎3例,其他异常3例。对57例伴有神经管缺陷的高危孕妇进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1例无脑儿。对43例18-三体高危孕妇中的6例孕妇做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均为正常。296例DS高风险孕妇中,孕15~15+6周的检出率为50%,孕16~16+6周的检出率为100%,孕17~17+6周的检出率为100%,孕18~18+6周的检出率为100%,孕19~20周的检出率为0%,孕16~18+6周的检出率(100%)显著优于孕15~15+6周及19~20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16~18+6周高风险率(3.70%)及假阳性率(3.65%)明显低于孕15~15+6周(6.78%、6.64%)及19~20周(6.78%、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中期产前血清筛查是降低DS的重要手段,特别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是有效的方法,并对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进行B超检查或者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大大降低胎儿出生后的缺陷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杂交和冷冻象鼻(FET)技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诊治的937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815例(86.9%)患者行常规全弓替换+ FET植入术(FET组);122例(13.1%)患者行头臂血管去分支+同期全弓腔内介入支架修复术(杂交组)。通过匹配分析方法确定了109对患者进行均衡比较。结果(1)全组患者分析结果:全组平均年龄48.6岁,杂交组高于FET组(61.3岁比46.7岁, P<0.001)。全组早期死亡98例(10.5%,98/937),杂交组11例(9%,11/122),FET组87例(10.7%,87/815)(P=0.577);全组复合并发症率19.6%(184/937),杂交组[15.6%(19/122)]和FET组[20.2%(165/8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杂交组术后无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FET组有72例(8.8%)(P=0.010)。(2)匹配组分析结果:杂交组死亡率及复合并发症率均低于FET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0/109)比17.4%(19/109), P=0.073;15.6%(17/109)比25.7%(28/109), P=0.066]。术后新发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以及截瘫发生率,杂交组均低于FET组(P=0.013,P=0.022及P=0.014)。胸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率杂交组均高于FET组[支架段:87.8%(79/90)比75.3%(58/77),P=0.044;下胸段:43.3%(39/90)比27.3%(21/77),P=0.038]。杂交组3、5及7年生存率分别为95.7%、91.7%及91.7%,FET组分别为95.6%、93.7%及82%(P=0.320)。结论杂交全弓技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有改善术后早期死亡和复合并发症的趋势;相比FET技术,杂交技术显著降低术后脊髓损伤和肝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更能促进中远期胸段夹层假腔的完全血栓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TA)及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同侧股动脉,15例经对侧股动脉入路治疗。4例单纯PTA治疗,8例PTA后置入支架,6例直接置入支架。共置入14枚支架,均为球扩式支架,其中2枚为药涂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造影剂用量64 ml,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50%~99%,腔内治疗后狭窄率降为10%~30%。收缩压由术前的(157.2±43.0) mmHg降至术后的(129.8±8.6) mmHg;血清肌酐(SCr)水平由术前的(258.8±214.7) μmol/L降至术后的(176.3±101.1) μmol/L,尿素氮由术前的(15.7±1.6) mmol/L降至术后(10.6±1.1) mmol/L(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42.4个月(3~93个月),治愈17例,无效1例,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术后30 d出现再狭窄,予以置入支架。除1例移植肾动脉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常见血管因素,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再次正中开胸行孙氏手术(全弓替换+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外科中心接受再次正中开胸的孙氏手术的5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14例;年龄(45.4±12.7)岁。首次正中开胸手术的病因包括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或升主动脉瘤、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再次手术的指征残余主动脉夹层瘤样扩张,直径超过55 mm、主动脉瘤扩张、新发A型主动脉夹层,吻合口漏及假性动脉瘤。手术均在全麻,正中开胸下完成,顺行性单侧或双侧脑灌注完成支架象鼻置入和弓部替换手术。结果无术中死亡,术后死亡5例(9.1%,5/55),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衰竭、脑部并发症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除死亡病例外,术后脑部并发症2例(2/50,4%),脊髓损伤(一过性截瘫)5例(5/50,10%);呼吸机辅助14~42 h,中位时间17 h,8例(8/50,16%)超过48 h;肾功能衰竭需要替代治疗2例。完成随访45例(90%),随访(25.9±11.2)个月(10~47个月),期间因脑并发症死亡1例,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4例,行吻合口漏修补术1例。结论再次正中开胸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治疗复杂弓部病变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阜外医院Rastelli手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阜外医院完成71例Rastelli手术治疗大动脉转位(TGA)或者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患儿,男48例,女23例;手术时年龄(4.7±2.7)岁,其中10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7例DORV,34例矫正型TGA(CTGA)。30例有手术史,其中Blalock-Taussig分流13例,双向Glenn手术17例。31例同时扩大室间隔缺损。外管道使用同种带瓣管道9例,牛颈静脉管道56例,自制Gore-Tex外管道6例;管道直径(17.9±3.3)mm。结果本组主动脉阻断(132.0 ±71.1)min,体外循环(209.0±83.4)min。机械通气时间(102.6±81.7)h。术后住院(13.6±12.8)天。早期死亡1例(1.4%)。早期并发症12例(16.9%),其中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4例,心包积液开窗3例,延迟关胸3例,二次开胸2例。术后随访4个月~6.8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7.2%;1、5年免除右心室流出道狭窄(RVOTO)率分别为98.6%, 84.1%;1、5年免除干预率分别为98.6%,90.0%。随访期间置换外管道1例,介入球囊扩张7例10次。所有患儿最后一次随访均未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左心室到主动脉压差(10.5±8.8)mmHg。结论Rastelli手术适用于部分DORV、CTGA、TGA合并VSD和严重的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闭锁患儿,早期死亡比例低,中期效果好,但是远期常需要再手术,尤其是置换外管道。
简介:3月28日,2006年全国扶贫会议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会议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纲要》评估结果显示,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减少到2365万,减少了562万;处于年收入683元至944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2035万。两者合计6432万人。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1例建立AV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2~61个月)。患者AVG术后平均初级通畅时间为(22.20±1.97)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1.5%、36.6%和23.2%。AVG术后平均次级通畅时间为(38.30±2.30)个月,术后的1、2、3年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5.6%、68.6%和55.8%。AVG术后出现血栓形成65例(49.6%),通路狭窄50例(38.2%),移植物感染13例(9.9%),假性动脉瘤2例(1.5%),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2例(1.5%),血清肿2例(1.5%)。结论AVG初级通畅率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差,但通过修复手术能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术后规律随访,早期发现狭窄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是维持AVG远期通畅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1w)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原理与酶标记技术和酶催化化学发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孕妇血清AFP与F-βhCG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孕周,利用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筛查1582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26例,阳性率1.6%,筛出神经管缺损高危38例,阳性率2.4%,18/13三体高危3例。结论孕妇血清标记物筛查检测能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降低唐氏儿出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并修正两筛查指标各孕周的中位数值。方法对27577例15~20w+6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AFP、Free-βhCG的浓度,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穿刺,彩超检查,并统计计算两筛查指标各孕周的中位数值,并进行修正及分析修正后的结果。结果在27577例孕妇中筛查出21三体高风险655例,18三体高风险107例,NTD高风险153例,产前诊断检出21三体7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其它异常10例,统计本地区AFP、Free-βhCG中位数值与软件内嵌中位数值相差很大,修正后进行筛查9661例,修正后软件内嵌AFP、Free-βhCG中位数标化的MOM值趋近于1,筛查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孕中期母体血清AFP、Free-βhCG测定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手段,降低出生缺陷,在徐州地区适合实行,但须在筛查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对两筛查指标中位数值进行修正,以提高真阳性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在医院内进行唐氏筛查的3000例妊娠为14-2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意愿,对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水平检测,然后再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和体质量等数据分析孕妇的高危例数和阳性率。结果经过对选取的3000例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唐氏综合征高危的孕妇180例,占6.0%;18-三体综合征高危的孕妇108例,占3.6%;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30例,占0.99%。并且其中对处于高危的169例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检测出唐氏综合征的有2例、18-三体综合征的有1例,其他的高危患者有1例,剩下的165例孕妇为假阳性,而孕妇的年龄、体质与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率成正相关,与神经管缺陷筛查阳性不惧相关性。结论孕妇的年龄、体质对唐氏筛查的结果影响较大,导致假阳性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控制,减少对筛查结果造成的影响。
简介:目的总结33例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MIDCAB)的中期疗效.方法2000年11月~2003年4月共行MIDCAB33例,单纯MIDCAB29例,杂交技术4例.25例采用经典MIDCAB,4例胸腔镜辅助,4例AESOP机器人辅助.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呼吸机脱机时间(7.5±1.9)h,引流量(274±197)ml,输血率9.1%(3/33),术后住院(6.9±1.7)d.随访33例,时间(24.3±5.7)个月,无远期死亡,心绞痛复发率9.1%(3/33).术后再次冠状动脉造影4例,1例吻合口狭窄50%,余3例前降支与左乳内动脉吻合口通畅.术后导管再次血管化2例(6.1%).结论MIDCAB术中期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的早期临床效果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21例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病例年龄(69.7±8.9)岁(范围:61~82岁),TASC Ⅱ C级3例,D级18例。所有患者行股动脉内膜剥脱联合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收集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ABI、支架类型、围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21例患者(21条患肢)均获得手术成功(100%),手术时间(248.8±104.6)min,失血量(134.6±127.3)ml。共植入46枚支架(自膨式裸支架32枚,球扩支架8枚,覆膜支架6枚)。术后ABI(0.59±0.20)较术前(0.31±0.13)增高(P<0.001)。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全身并发症3例,局部并发症4例。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58个月),总生存率为95%,一期通畅率为84.2%,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9.5%,二期通畅率为100%。结论复合手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中期通畅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妊娠中期孕妇唐氏筛查结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产科门诊进行唐氏筛查的妊娠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结果:共检出临界风险及高风险者68例,检出率9.43%。<25岁、25~30岁与31~<35岁年龄组临界风险及高风险检出率分别为4.12%、8.68%与14.75%,随着年龄增长,高风险检出率上升(P<0.05)。68例临界风险、高风险孕妇中:64例通过羊水细胞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或无创产前检测(NIPT)及超声筛查均未发现异常。另外4例:其中1例唐氏筛查示神经管缺陷(NTDs)高风险,在行产前诊断前胎儿即死亡,其余3例未行进一步染色体检测。结论: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可有效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对减少缺陷儿出生率具有重要价值,30岁以上孕妇是唐氏筛查的重点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对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及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试剂盒测定孕中期(14-20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出孕妇怀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以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建议到上级医院作产前诊断。结果1998例筛查中,唐氏高风险9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4.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5%;18-三体综合征2例,占总筛查人数的0.1%。结论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是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对预防胎儿出生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手术治疗中重度肾动脉狭窄的单中心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79例中重度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血压、血肌酐(Scr)、肾小球清除率(eGFR)及降压药服用种类的差异。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术中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为(31.0±23.1)个月(范围:1~75个月),非手术相关死亡2例。随访期并发症4例(5.1%,4/79),包括1例继发肾功能不全,3例靶病变处支架再狭窄,此3例均行二次球囊扩张术。术后6个月,收缩压及舒张压[(139±20)mm Hg,(85±11)mm Hg]低于术前[(185±26)mm Hg,(106±1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种类[(1.50±1.08)种]少于术前[(1.94±1.2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Scr和eGFR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2)μmol/L比(92±41)μmol/L,(74±27)ml·min-1·(1.73 m2)-1比(71±23)ml·min-1·(1.73 m2)-1],P均>0.05]。结论腔内介入手术治疗中重度肾动脉狭窄近中期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减少服用降压药物种数,但对患者肾功能并无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规划实施后黑龙江省梅毒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评估全省梅毒防治工作效果。方法按照梅毒控制规划中期评估方案中16个评估指标收集全省各市、区(县)指标完成情况资料,开展评估。结果保障措施与能力建设方面(指标1-2),全省各区(县)均建立了梅毒防控工作机制,专业人员防控知识掌握程度达到考核要求。防治工作方面(指标3-14),除了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比例低于考核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防治效果方面(指标15-16),全省一作者简介张显胜(1979-),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主管医师,硕士,主要从事性病麻风病防治工作。Emailzxsdyx@163.com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年增长幅度达到≤5%的要求,但是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于考核标准。结论黑龙江省梅毒防治工作进步明显,但仍存在不足,下一步工作重点完善薄弱环节,尽快达到梅毒控制规划终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