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检验血液采集的3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肤采血,观察组进行静脉采血。对比分析两种采血方法的误差率,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静脉采血的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小于皮肤采血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种采血方法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均为采血时间不恰当、标本容量不够、溶血、标本存在凝块等。结论在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中,应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方式,并根据产生误差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血液常规检验采血的技术误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 皮肤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提高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40例,对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结果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其中采集时间不恰当有10例,占总数的25%、出现凝块血液有5例,占总数的12.5%、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占总数40%、标本溶血有9例,占总数的22%。结论常见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理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必须做好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每一个环节。

  • 标签: 血液 常规检验 标本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血标本采集的具体护理管理。方法选取2018年3—6月(我科成立于2018年1月)新药I期临床研究室中1248个血标本的采集予以全程管理。结果采集1248个血标本,采集时间控制在1min左右,无溶血、凝血现象,其合格率为100%。结论在对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的血标本采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规范血标本采集流程、消毒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促进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客观,从而增强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所采集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新药I期 血标本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体检人士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予以观察组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取500分血液检查标本,对其中60份不合格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不合格原因。结果不合格标本中,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样本不足5份(8.33%);容器不当3份(5%);凝血20份(33.33%);其他原因6份(10%)。同时,凝血之后血小板值从(38.25±6.56)下降到(186.32±19.56)其中白细胞测定值从(9.7±0.8)升高到(8.4±0.5)。血红蛋白从(109.56±6.5)下降到(119.56±3.6);红细胞测定值从(4.56±0.54)降低到(4.32±0.4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事血液检验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对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对制度化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促使血液检验的标准型得以提高。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标本中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采集360株革兰式阳性球菌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中选择系统为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Compact系统、药敏补充实验完成方式为K-B法(纸片扩散法),最后的数据结果分析是通过WHONET5.6完成。结果360株样本中,26.37%金色葡萄球菌、17.22%表皮葡萄球菌、7.50%溶血葡萄球菌、20.00%凝固酶阴性的其它葡萄球菌、7.50%屎肠球菌、4.44%粪肠球菌、0.83%肺炎链球菌、16.11%其它链球菌或肠球菌。常见葡萄球菌、常见肠球菌、常见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具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啉、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利福平、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具有耐药性。链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结论加强对肠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可以为后续的临床抗菌性药物的使用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革兰氏阳性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原因分布特点,并且总结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检验科收集的45例不合格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分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布情况。结果选取的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中,最多的是痰标本18例(40%),其次是尿标本11例(24.44%)、血标本6例(13.33%)、分泌物5例(11.11%)、粪便3例(6.67%)、无菌体液2例(4.44%)。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错误以及标本污染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不合格标本原因。结论检验科应该加强和临床科室的交流、沟通,加强标本采集以及送检过程的规范性,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及作用,尽可能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标本采集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检验科生化室接收的血液生化检验样本10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样本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患者采集部位、采集方法、抗凝剂的使用、送检时间及保存条件均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检验出90例不合格标本,28例为血液采集部位不当、22例为血液采集方法不当、24例为采集后保存方法不当、9例为采集后送检时间过长、7例为抗凝管抗凝剂超标。结论从结果可知,生化检验中误差主要在采集过程中产生,只有详细抓住检验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的降低临床生化检验中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有助于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对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误差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观察标本采集细节 对医院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06 月到 2016 年 10 月的 70 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标本溶血、不同 标本送检时间对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检验 中,标本溶血以及 标本送检时间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中,为提高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控制在采集标本上的误差,加强细节管理,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 标签:  血液 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方法:以本研究所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4 月血液科搜集的 85 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导致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因素。结果:溶血血液标本 19 例,占 22.35% ;凝血血液标本 7 例,占 8.24% ;标本量不足血液标本 4 例,占 4.71% ;抗凝不全血液标本 7 例,占 8.24% ;取血试管不当血液标本 10 例,占 11.76% ;患者准备欠缺血液标本 15 例,占 17.65% ;送检不及时血液标本 11 例,占 12.94% ;输血同侧采血血液标本 4 例,占 4.71% ;其他血液标本 8 例,占 9.41% 。结论:要不断提高血液标本质量,将此看做是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强化的重要方式,以便为血液研究临床方案的生成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标本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对策进展。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不合格检验标本500份,对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进展情况。结果在500份不合格检验标本中,溶血标本占比为29.8%、采集不规范标本占比为20.0%、采血量不准标本占比为17.0%、凝固标本占比为15.0、脂浊标本占比为7.0%、送检不及时标本占比为5.2%、标本容器使用错误标本占比为3.2%、标识错误标本占比为2.8%,溶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影响因素(P<0.05)。结论溶血、采集不规范、采血量不准等均会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产生影响,其中以溶血最为常见,对于此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采集流程更加规范,使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检验中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检验科于2016—2017年期间收集的临床检验血液标本5070份,统计其中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该组5070份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为2.37%(120/5070)。经研究分析,12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采血量不正确,占比33.00%;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占比21.50%;容器选择不当,占比13.33%;标本发生溶血,占比11.60%;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占比9.20%;延时送检,占比5.00%;采血部位不当,3.33%;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占比1.60%;对患者交代不清楚,占比1.60%。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采血量不正确、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容器选择不当、标本发生溶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延时送检、采血部位不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对患者交代不清楚,只有在明确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原因分布特点,并且总结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检验科收集的45例不合格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分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布情况。结果选取的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中,最多的是痰标本18例(40%),其次是尿标本11例(24.44%)、血标本6例(13.33%)、分泌物5例(11.11%)、粪便3例(6.67%)、无菌体液2例(4.44%)。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错误以及标本污染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不合格标本原因。结论检验科应该加强和临床科室的交流、沟通,加强标本采集以及送检过程的规范性,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及作用,尽可能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优化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室接收的400份血液标本,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检验操作,观察临床检验结果,判定不合格标本,并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400份血液标本中,临床检验不合格21份,不合格率为5.25%;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7份(33.3%)、用药因素5份(23.8%)、标本采集因素4份(19.0%)、送检因素3份(14.3%)、其他因素2份(9.5%)。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较多,提示检验科室和人员制定优化措施、规避风险因素,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优化措施,观察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血液标本检验患者96例作为样本,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优化组加强对标本质量的控制。结果优化组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知识得分(97.92±0.29)、标本存放知识(98.60±1.06)分、标本核对知识(99.04±0.09)分、标本不合格率2.33%,优势显著(p<0.05)。结论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与标本采集、存放与核对质量低有关。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嘱其按流程采集标本,及时送检,认真核对,使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得以降低。

  • 标签: 血液标本检验 凝血 溶血 送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脂血标本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与消除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集的82份高血脂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原血检验组(n=41)与离心处理组(n=41),另外选取健康人群标本41份,纳入观察。结果高脂血标本行离心处理与健康组对比无差异性。结论行高速离心处理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项目 干扰与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