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香港严肃文学作家刘以鬯,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创作《酒徒》这篇小说,《酒徒》的人物刻画、意识流手法在香港文坛影响巨大。作者注重反映物化的现实对人性的扭曲,展现香港社会里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特别是激烈的生存竞争和物欲横流的病态社会中香港人生存的焦虑和病态的人格。因此本篇论文以《酒徒》为例,对作品中处于特殊年代的现代人以及现代意识进行研究和分析。
简介:本文试图对刘以鬯小说与其相关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作一整体梳理,从文字中出现的电影情节、小说形式的电影化实验,到影视改编作品、其对原著小说所做成的文化工业效应等,皆有涵涉,以求在纵轴的时间上(作品横跨20世纪40年代至2010年),在横向层面上以不同角度切入分析。文中以作家刘以鬯作品为研究主体,但另一方面,亦以此为个案或特例。来探及现时改编理论的限制,提出必须在一般以忠诚度(fidelity)来检视改编作品的简单三分模式之下(如忠实改编、再诠释、颠覆),开辟更多元复杂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取向。在文本分析方面,本文特别对《对倒》、《酒徒》及受其启发或改编电影,作深入的细读、比较及诠释.
简介:1948年,刘以鬯从上海来到香港,与众多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的作家一样,本视香港为暂居之地,不意一住多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南来香港的作家徐訏、赵滋蕃、林适存、力匡、徐速等人都把乡愁和对香港的抗拒写入作品中,刘以鬯同样有怀乡书写,但其作品与其他同时代的南来作家颇为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南来者文化处境的矛盾特别敏感,写出香港与上海在都市化上的类近而呈现于作者心中的矛盾。可能由于刘以鬯本人1948年来港,在《香港时报》工作数年后,至1952年往新加坡报界任职,再于1957年返港,他把这两次来港的经历,部分反映在小说中。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意义有着更加明晰的目标,特别是素质教育落实得越发彻底,让我们意识到对学生的培养不应拘泥于考试和分数,更重要的在于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发展,小学语文也是如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小学语文的活动课。
简介:十年后再次阅读《寂静的春天》,与学生时代的阅读完全不同,带着一份使命、一份探寻,读书也读得更加透彻。去年,我用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关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7万字。县里的工作是极其繁忙的,很难让人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和写作。从下笔那一刻开始,支撑我坚持思考和写作的,是一本书和一种精神。2001年的一个秋日,躺在武汉大学的情人坡上我一口气读完了译著《寂静的春天》。痴迷的我汗如雨下却浑然不觉,完全忽视了身边亲亲我我的情侣们。觉得不过瘾,我又从图书馆借来了英文原著《silentSpring)),连逃了三天课,躲进樱花城堡的宿舍,逐字逐句精读了一遍。毕业后,我留校工作,后又在北京、贵州等多地工作。每辗转一地,最舍不得丢弃的就是辛苦积攒的那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