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破膜和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128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患者行人工破膜)与对照组(64例患者行自然破膜),两组产妇分娩中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5.6%,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评分8~10分例数,多于对照组,P<0.O5。结论产妇分娩中给予人工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程进入活跃期之前(宫口开大<3cm)行人工破膜早期干预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2010年6月我站收治的正常足月产妇172例(宫颈Bishop评分≥7分),根据本人意愿分为两组,研究组先行人工破膜,对照组不予以早期干预,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产妇剖宫产原因明显不同;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人工破膜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可以推广的产程干预手段。
简介:从规律宫缩到子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2-16小时,因时间长,产妇精神和体力消耗大,并可影响第二产程的进展。从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我们采用第一产程宫开口大5cm行人工破膜的方法,明显缩短第一产程。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组50例,均为初产妇,枕位,年龄24-27岁,在宫口开大5cm时常规消毒下行人工破膜,破膜后到宫口开全时间最短为15分钟,最长为45分钟,平均30分钟。对照组均为初产妇,枕位,年龄24-27岁,不干预产程,待其自然分娩。从宫口开大5cm到开全时间长短各有不同,差别很大,最短1小时,最长4小时,平均为2小时。50例初产妇在宫口开大5cm时行人工破膜可在很短时间内宫口迅速开全,与未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促进产程进展和分娩的影响,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产妇90例,根据其破膜情况随机分为人工破膜组和自然破膜组各45例。自然破膜组即不采用任何方法等待孕产妇自然分娩,而人工破膜组则通过人为的方式施行人工破膜。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发现所有孕产妇的阴道、子宫情况正常。通过收集和观察两组孕产妇的羊水变化、产后出血、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分析人工破膜对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结果人工破膜组产妇的羊水污染程度、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人工破膜组的新生儿健康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进入活跃期之后采取人工破膜的方式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初产妇,其中活跃早期人工破膜产妇100例,未进行人工破膜产妇100例,把人工破膜产妇命名为观察组,未经人工破膜产妇命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变化和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自然生产产妇多于对照组,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妇产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生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活跃早期进行人工破膜,对新生儿和产妇无不良影响,可缩短活跃期,加快产程,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后静滴催产素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先兆临产需终止妊娠的初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人工破膜后静滴催产素引产,B组为自然产程,比较两组孕妇经阴道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产程、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A组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82%、18%,B组分别为61%、39%。潜伏期、活跃期A组分别为(4.55±2.35)h、(3.45±1.85)h,B组分别为(9.28±3.58)h、(5.65±2.50)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破膜后静滴催产素引产可明显缩短产程,提前了解羊水情况,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母儿安全,也可降低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