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泾川南石窟寺刘翊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7.5公里的城关镇蒋家村。泾河在窟前由西向东流过,河南岸为国道312线(西兰公路)。1963年,南石窟寺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当地群众叫佛爷寺。坐北...
简介:巩义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镇寺湾村,石窟为北魏皇室开凿,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开窟造像,最终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巩义石窟现存五个洞窟,第一窟规模最大,其中最精美的浮雕造像为"帝后礼佛图",由于洛阳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被盗往国外,因此巩义石窟的"帝后礼佛图"就显得尤为珍贵。
简介:
简介:<正>巩县石窟寺位于距县城东北十三公里的南河渡乡寺湾村的大力山下。大力山前临伊洛河,后有黄河,由于两河挟持削切,山势陡峭,形势险要。这里“溪雾岩云”,风景秀丽,被称为佛教的“幽棲胜地”。石窟寺现存最早的“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刻于唐龙朔年间(公元661—663年),前距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不及二百年。该
简介: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其中石雕造像2126尊,唐代造像约占整个窟群的三分之二,222窟是唐代开凿的规模较大、造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个洞窟,堪为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简介: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的东北部,距西峰市西南二十五公里,蒲、茹河交汇处东岸的覆钟山崖壁上。北石窟寺自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开创以来,至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由一生崇尚佛、道的平西将军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历经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隋、唐、宋、清各朝代,并均有增修。
简介:摘要:黄龙县域的石窟寺现存有10余处。石窟是研究宋、明时期石窟、雕刻艺术以及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宋代石窟艺术的见证。黄龙县域的石窟寺成为了延安地区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景观。文章将对县域内石窟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后续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讨论。
简介:一、概况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尊,草胎泥塑造像12身,碑碣8通,彩绘壁画69.7平方米,阴刻墨书题记150方,造像内容丰富,时代久远,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浓缩了陇东汉唐文化的精华,是甘肃陇东古代文化中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
简介:北石窟寺是甘肃驰名的石窟群遗产之一,石窟开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1z)。1959年被发现,1963年开始正式保护,1988年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三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前言】开发与利用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历史责任感;借鉴传统艺术的方法、形式,汲取其中的优秀内涵.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简介:通过梳理七佛造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南石窟寺第1窟和北石窟寺第165窟将七佛置于正壁、弥勒置于前壁的做法借鉴自克孜尔石窟第80窟;而将七佛分散于三壁来表现的做法则是参考了云冈石窟第13窟七佛,并略作改动而成。可见,南石窟寺第1窟和北石窟寺第165窟的七佛造像布局既受到来自西部的影响,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东部的影响。东、西两个方向的七佛造像布局方式在河西走廊与中原交界处的古泾州之地相遇,使得南、北石窟寺的七佛既有继承也有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陇东地方特色。
简介:第165窟主像结构,有七佛,也有弥勒信仰的上生与下生;体现了天上尽管美好,依然要回到人间;无论过去、未来多么遥远,终究要回到现实。这样的图像构成分别对应于天上和人间,过去和现在,可以视作北石窟寺第165窟的对生命轮回参照的终极期待。
简介:天都山为宁夏第四高峰,又称西华山,位于海原县西安乡境。今山中有大小石窟9处,其他为地面建筑,共计20多处(不含丹房)。其中有儒教1处(大成殿),佛教4处(有观音、如来、菩萨等),剩余为道教场所,有老君、玉皇、真武、三清、龙王等。
简介:炳灵寺石窟中保存着自西秦以来的佛教壁画有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兴起后重绘的,占80%以上。佛教壁画是将佛教经典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宣传佛教思想。常见的壁画有:说法图、经变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本生故事、千佛、供
简介:榆林地区保存下来的石窟虽不是群体性建筑,却有其地方特色。其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各有千秋。佳县白云山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这些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有色彩艳丽的大型工笔画,有道教神话故事连环画,有山水风景画,还有花草水墨画。文章从壁画内容、壁画所现宗教信仰、文化内涵及如何进行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引起地方政府对石窟文化的重视,提高榆林地区文化产业口碑,为榆林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做贡献。
简介:石空寺位于甘肃镇原县城东川3公里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1983年5月14日镇原县人民政府公布石空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正>五岩寺石窟开凿在鹤壁市五岩山南麓的崖壁上,这里林木苍翠山谷幽静,风景颇佳。由于石窟地处偏僻的山乡,又不见于方志典籍,所以,不为世人所知,八十年代初鹤壁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才重新发现。这里的石窟造像依山势在二百余米的山崖上分五处开凿。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由东向西编区介绍如下。第一区:座北面南,共有五个窟龛(图一)。
简介:一、张掖金塔寺石窟艺术的文化背景分析1.金塔寺石窟的地缘文化背景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佛教僧侣进行宗教修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元1世纪初,在印度西北部的古代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阿富汗东部一带),佛教信徒们在深山密林中的石崖上开窟凿洞。并在吸收了希腊雕塑艺术的风格后开始在窟内雕塑佛像,作为习禅的偶像崇拜。绘制佛经壁画,营造佛国氛围,最早的石窟寺就出现了。恰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也为佛教的东传开通了道路。
简介:隋代巴蜀佛教石窟分布散、规模小,以摩崖龛像为主,尤以巴中石窟装饰精美的佛帐形龛最为突出。比较而言,人形化天龙八部群像和以主尊形式表现的定光佛在中原北方造像中颇为鲜见。巴蜀隋代造像较多地承继了北周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并有机融合北齐、南朝造像的诸多"优秀基因",从而体现出代表新王朝统一后气势恢宏、雄迈劲健和装饰华美的艺术精神面貌。
泾川南石窟寺
河南·巩义石窟寺
西北石窟寺艺术文化浅谈
浅析巩县石窟寺的雕刻艺术
石窟寺数字化保护技术
略述北石窟寺222窟造像艺术
三石窟寺洞窟风化病害浅析
黄龙县石窟寺保护与传承研究
北石窟寺圣母宫壁画彩塑病害的防治
北石窟寺古建筑与五泉考证
触摸历史的痕迹——金果果美术巩义石窟寺写生创作
南、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空间布局之渊源
“七佛”与弥勒信仰——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的主像构成
天都山石窟寺庙凿修探源
炳灵寺石窟壁画中的藏传佛教人物简介
榆林地区石窟寺研究——以佳县白云山壁画及其所现信仰为例
镇原石空寺石窟
鹤壁五岩寺石窟
张掖金塔寺石窟艺术研究
巴蜀隋代佛教石窟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