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儿童口腔健康作为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反映,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口腔健康状态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发育,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面对儿童口腔门诊中存在的护理与管理难题,如儿童特有的口腔解剖生理特点、复杂多变的行为心理以及多样化的口腔疾病类型,迫切需要深入分析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有效护理方法的探索和护理管理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引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儿童口腔护理的质量,从而确保儿童的口腔健康得到充分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龋齿关怀课堂教育在口腔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龋齿防治的儿童96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关怀组及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关怀组实施关怀课堂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龋齿发生率,干预前后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关怀课堂教育的评价结果、儿童家长满意度。结果关怀组干预6个月后、9个月后以及12个月后的龋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关怀组及常规组的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关怀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关怀组对讲课内容感兴趣和认为课堂教育提高口腔护理知识、口腔护理技能及希望以后继续有机会听讲座人数占比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关怀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关怀课堂教育在口腔门诊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龋齿发生率,提高口腔健康知识评分,且有助于提升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人群,他们不同于成人,但亦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一个群体,在牙病治疗过程中,他们大多数人会产生恐惧,甚至拒绝治疗,此时,在进行口腔治疗时不能单纯的将其视为“小大人”,需要更多循序善诱的心理干预。如何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是医护人员经常要面临的一个挑战。行为诱导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激起对方的兴趣,巧妙的引导对方按照需求的目的完成指定的事情。目前该方法已渗透于儿童口腔门诊日常工作中的许多环节,诸如为患儿提供贴画、气球、沟通采用更“幼稚”的话语或者引导患儿注意力集中在看电视等方面。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7年全年在我院儿童口腔门诊就诊的患儿进行随机抽样,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发育和性格特点,采取行为诱导法对240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探索更为有效的行为诱导方法从而使各年龄段患儿能够较好配合完成口腔诊疗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0例在本院口腔门诊进行医治的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并且将所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管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行为分级和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的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可以明显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并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口腔门诊护理中应用行为诱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3年1月~2023年7月,对象为此期间我院口腔门诊接收的200例患儿,其中有100例应用行为诱导干预,设置为观察组;另外100例应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总体依从性为95.0%,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组患儿80.0(P<0.05,X =3.108)。结论:行为诱导的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合作意愿,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满意度。同时,这些方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使他们在日常口腔护理中更加积极主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童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9月份在我科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的治疗依从性(62.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2.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75.0%),(P<0.05)。结论 在儿童口腔门诊中行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患儿对于治疗的恐惧感,提升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度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