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们治疗的32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儿中,胆源性胰腺炎12例(37.5%),外伤性胰腺炎8例(25%),特发性胰腺炎12例(37.5%)。急性轻型胰腺炎24例(75%),急性重症胰腺炎8例(25%)。26例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4例合并胆总管囊肿患儿行胆道外引流术后治愈。1例胆总管囊肿合并胰腺炎患儿行胆道外引流术后,胰腺炎仍反复发作,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sphincteropapillotomy,EST)和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osalbiliarydrainage,ENBD)后治愈。1例合并胰腺脓肿患儿行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结论儿童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胰腺炎、外伤性胰腺炎为主,大部分患儿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复发性胰腺炎和合并局部并发症的胰腺炎可考虑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在病理上分为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大类,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病情较轻,经适当治疗3~7d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复杂,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休克、心衰、呼吸窘近综合征、腹膜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常是猝死原因之一,病死率可达50%以上。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胆道疾病(国内)和酗酒(国外)是主要原因。其次,局部手术与创伤、影响胰腺分泌的某些药物及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等变可引发本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列因素有关①胰液分泌增加;②胰液排泄受阻而潴留;③胰腺血循环障碍;④生理性胰酶抑制功能减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17例A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既往病史,将其分为初发性AP组(n=181)及复发性AP组(n=36)。收集AP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成组t检验,对患儿年龄、体重、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HCT)、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患儿住院时长与脂肪酶、淀粉酶、三酰甘油和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儿性别、病因构成比等进行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9年审(437)号]。结果①2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及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这217例AP患儿中,有明确病因者为102例(47.0%),其中,胆源性AP为42例(19.4%)、先天性胰腺解剖结构异常为22例(10.1%)、药物所致AP为14例(6.5%)。初发性AP组和复发性AP组患儿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初发性AP组181例患儿中,不同年龄段患儿常见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初发性AP患儿中,中症AP(MSAP)及重症AP(SAP)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14.4%(26/181)及7.7%(14/181),AP患儿病死率及SAP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1%(2/181)和14.3%(2/14)。胰腺假性囊肿(25.0%,10/40)是MSAP及SAP患儿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④初发性AP组181例患儿中,不同AP分型患儿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血清C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越高,患儿出现SAP的风险越高(OR=1.114,95%CI:1.054~1.176, 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患儿出现SAP的风险越高(OR=0.911,95%CI:0.862~0.963, P=0.001)。结论AP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胆源性、先天性胰腺解剖结构异常、药物均是导致儿童发生AP的常见病因。初发性AP患儿常因年龄不同而病因各异,并且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儿童初发性AP的分型相关。对于AP患儿的诊治,应重视病因诊断及对AP分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