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edi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mTP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手术治疗的44例Wahlquist C型mTPF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简称单一入路组)和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简称联合入路组)。单一入路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0.71±11.28)岁;左侧14例、右侧7例;骨折位于前内+后内+后外象限19例、后内+后外象限2例。联合入路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1.00±10.07)岁;左侧18例、右侧5例;骨折位于前内+后内+后外象限22例、后内+后外象限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半脱位率和复位不良率、输血事件发生率、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和后倾角;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估简表(short musculoskeletal function assessment,SMFA)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功能和疼痛。结果术中出血量联合入路组为(597.83±89.79)ml,单一入路组为(516.67±79.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3)。联合入路组输血事件发生率为17%(4/23),单一入路组为14%(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8)。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33个月,平均54个月。联合入路组术后膝关节半脱位率和骨折复位不良率均低于单一入路组(34.8% vs. 76.2%,χ2=7.59,P=0.006;30.4% vs. 61.9%,χ2=4.39,P=0.036)。两组术后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和后倾角相近(86.67°±3.31° vs. 85.86°±4.36°,t=0.88,P=0.386;81.57°±3.22° vs. 83.90°±6.80°,t=1.44,P=0.162)。联合入路组术后SMFA和VAS评分分别为(20.52±11.04)分和(2.74±1.32)分,单一入路组分别为(31.19±16.79)分和(3.76±1.04)分,联合入路组疗效更佳(t=2.51,P=0.016;t=3.13,P=0.007)。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的疗效优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以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进行治疗,后者以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以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以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基础上助力患者尽早康复,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微创弹性髓内针固定方式的应用情况,重点探究该治疗方式在小儿尺桡骨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之间接收的小儿尺桡骨骨折患者中选出5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对象,围绕这些患者展开实验探究工作。这些患者在接受麻醉处理后实施闭合复位微创弹性髓内针固定操作。在手术操作期间,记录相关资料数据,主要有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性疾病发生情况等。在手术结束后的第一、二、三、六、九、十二个月时,患者需要接受复查,采用X线检查方式为患者进行检查,由医生分析骨折愈合的有关情况。若患者并未出现延迟愈合的情况,则其需要在手术结束后的六到九个月之间前往医院再次接受手术,以便于将内固定物取出。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配合完成了术后六到十二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用时为九个月;依据研究对象的手术用时计算平均值,为58分钟;平均出血量为10毫升,平均住院时长为五天,所有患者都为一期甲级愈合。其中有一例患者出现了伸肌激惹征,当为患者实施内固定取出术后,症状表现消退;肘关节、腕关节僵硬等障碍没有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对于患有尺桡骨骨折的小儿患者而言,是一种最合适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复位质量对骨盆环损伤仿生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确诊为累及骶髂关节的骨盆环损伤,且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48.3±8.3)岁(范围:28~68岁)。患者在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以术后即刻CT检查图像测量的受损侧骶髂关节残余移位最大距离作为分组依据,≤5 mm者纳入解剖仿生复位组,>5 mm纳入非解剖仿生复位组;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根据残余移位的方向,再将其分为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拍摄X线片,若出现骶髂关节再移位或内植物松动、移位、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即定义为内固定失效。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其疼痛程度。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根据患者术后CT图像测量结果,解剖仿生复位组28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50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分离移位组27例,前后移位组2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随访(37.8±6.6)个月(范围:25~51个月)。末次随访时,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优良率为96.4%(27/28),分离移位组为74.1%(20/27),前后移位组为30.4%(7/23);解剖仿生复位组优良率优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6.479,P<0.01;Z=-6.256,P<0.01),分离移位组优良率优于前后移位组(Z=-3.607,P<0.01)。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VAS为0分17例,1~3分11例;分离移位组为0分6例,1~3分16例,4~6分5例;前后移位组为0分3例,1~3分7例,4~6分1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VAS低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3.515,P<0.01;Z=-3.506,P<0.01),分离移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3,P=0.070)。共8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解剖仿生复位组失效率为0(0/28),分离移位组为11.1%(3/27),前后移位组为21.7%(5/23);解剖仿生复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前后移位组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结论累及骶髂关节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骶髂关节解剖仿生复位患者的功能状态、疼痛情况、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优于非解剖仿生复位患者。分离移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前后移位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108例三踝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路固定治疗,观察组开展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移位、感染、愈合畸形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三踝骨折患者,应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其临床效果作为研究重点。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2年4月,接诊三踝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情况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显著更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实施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疼痛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上颌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改良入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改良入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的4.0(3.0,5.0)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入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入路组的(8.1±3.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入路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入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P<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干预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2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02例,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术进行干预治疗;研究组103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得到了成功,但从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干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21.01-2021.12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原则分组,观察组(35例,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5例,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愈合率、关节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愈合率、肘伸直角度、肘屈曲角度更高(P<0.05)。结论: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提升愈合率,促进关节状况恢复,安全性较高,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