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正畸患者曲面体层片上的切牙影像失真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影像数据库中选取500例正畸患者的曲面体层片和头影测量侧位片,所有曲面体层片均采用咬合杆投照,分别从切牙牙体影像放大、缩小、牙根变短、根尖模糊等评价指标分析上下颌切牙影像失真的发生情况,在头影测量侧位片上测量中切牙根尖-对颌切牙切缘的距离,探讨切牙影像失真发生的原因。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500例患者中,切牙牙体影像正常者共417例,切牙牙体影像失真者共83例,影像失真发生率16.6%,其中切牙牙体影像放大17例、牙体影像缩小0例、牙根变短30例,牙根影像变短伴模糊36例。影像失真患者的根尖-切缘距离大于影像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7.18,P=0);影像失真患者的覆盖值大于影像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P=0)。结论严重牙颌面畸形如反、深覆盖是导致曲面体层片的切牙影像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简介: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4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1年后的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结果牙槽骨高度治疗前与治疗后与治疗1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1年后,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对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 ,共选择 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对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患者在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和出血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比治疗以前更优 ,特别是患者的咀嚼情况 ,相对于治疗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前后进行了相关比较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选择口腔正畸方案治疗 ,可以有效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患者的美观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 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为实施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记录 156例 PICC置管患者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分析导管移位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 PICC导管发生移位者 28例( 17.9%),其中外移 20例( 71.4%,外移 1-3cm者 15例、 3-5cm者 3例、> 5cm者 2例 )。体内回缩 8例( 28.6%,回缩 1-2cm者 6例、回缩 2-4cm者 2例)。结论 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固定不牢、护士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瘘道形成、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须掌握正确管道维护方法,防止管道移位,方可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咀嚼情况。结果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牙合、前牙覆盖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前牙槽骨高度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锥束CT(CBCT)探究成人骨性Ⅱ类错合上颌切牙、尖牙冠根角(CRA)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发育完成的成人Ⅱ类错合畸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发育完成的成人Ⅰ类错合畸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将其作为Ⅰ类错合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BCT扫描,采用Dolphin头影测量软件测量患者的右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以及上颌尖牙的CRA。结果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CRA明显的低于Ⅰ类错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上颌尖牙的CRA明显的低于Ⅰ类错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切牙、尖牙CRA明显低于Ⅰ类错合患者,其具有特殊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为展开此次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8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方式,研究不同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指标选择牙齿不同松动距离数量以及牙齿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过程中加入正畸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有效抑制疾病的发展,全面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对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选择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对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患者在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和出血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比治疗以前更优,特别是患者的咀嚼情况,相对于治疗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前后进行了相关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选择口腔正畸方案治疗,可以有效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美观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治疗,并收集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比较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量及前牙覆盖率。结果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量、前牙覆盖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提高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及前牙覆盖率。该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厚度、骨开窗及骨开裂等根周牙槽骨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46例,其中青少年组26例,年龄(12.9±1.2)岁;成人组20例,年龄(22.3±3.2)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的CBCT三维影像数据,独立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右侧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及厚度特征,卡方检验两组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结果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附着高度低于青少年患者(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釉牙骨质界下2mm处及根尖部牙槽骨厚度薄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牙槽骨面积少于青少年组(P<0.05)。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2.50%;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3.37%和14.90%;成人组切牙区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χ^2骨开窗=6.794,P骨开窗=0.009;χ^2骨开裂=16.030,P骨开裂<0.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根周牙槽骨量少于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6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术中出现结石移位,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32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3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2例行MPCNL,碎石成功率93.8%,36例行RIRS,碎石成功率100%。RIRS组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输血、输尿管穿孔等,随访3~6个月,未出现大出血、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脏后,同期RIRS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首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机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机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机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机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机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机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