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并发动脉瘤的形成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延长动静脉的使用寿命。方法对我科50例以动静脉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左右前臂,穿刺方法为绳梯式和定点穿刺,透析后止血方法均采用指压加弹力绷带环扎法等。结果我科5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动脉瘤,其中口2例,穿刺部3例,口及穿刺部1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2.0%。结论动静脉并发动脉瘤的形成与使用的时机、穿刺方法及医护人员穿刺技术、透析后止血方法、持续高血压、动脉硬化或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提高护理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动脉瘤的发生,保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脉穿刺 假性动脉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手段预防动静脉手术期急性闭塞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实施动静脉手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术前评估凝血状态。治疗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安慰剂对照,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加强功能锻炼,密切观察口震颤和杂音,及时向医生反馈信息。结果治疗组通过加强护理观察,未发生急性闭塞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但密切、合理、得当的护理可以避免不必要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急性闭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5例动静脉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35例动静脉均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动静脉是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低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后观察与精心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失功后3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做参考。方法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3种液透析动静脉失功患者(241例),根据其自身血管条件、原有情况、血管彩超等检查结果,施行以下3种之其中一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原有近心端重新吻合血管(92例)、使用取栓管球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87例),另选血管建立动静脉(62例)。随访2年,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通畅率、平均血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94.2%、96.8oA,2年通畅率分别为80.4%、82.70、80.6%,2年平均血流量分别为(250±24)ml/min、(240±21)ml/min、(230±16)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动静脉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应依据血管条件选择手术方式来重建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可予临床推广。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脉真性动脉瘤(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s,AVFAs)是动静脉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动脉瘤可致皮肤变薄、破溃、感染、疼痛;血栓形成;穿刺受限;肢体缺血;高输出量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对AVFAs的治疗等方面缺乏经验及总结。本文从AVFAs的定义、分型及治疗最新进展等方面作阐述。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动脉瘤 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
  • 简介:目的:报道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手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慢性肾衰患者桡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天,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显微外科吻合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头静脉 桡动脉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尿毒症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
  • 简介:患者男,59岁,7个月前因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接受腔修复术,术中造影发现I型,考虑较小,有血栓可能,故行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复查CTA示及瘤体均增大。随访7个月,期间未对Ⅰ型行针对性治疗。本次就诊以"腔修复术后Ⅰ型形成"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侧锁骨上窝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听诊可闻及搏动性杂音。行经皮血管腔栓塞治疗。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鞘成功后行主动脉弓造影,见支架近端I型形成;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将2.7F微导管超选择至胸主动脉假性动脉,造影证实微导管,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主动脉 胸的 内瘘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9例胆囊十二指肠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9例胆囊十二指肠患者中,8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发生了胆囊癌转移并死亡,所有治愈患者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临床并发症。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胆囊十二指肠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胆囊 十二指肠 内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需要作血液透析施行动静脉患者60例,其中显微手术组和直视手术组各30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对两种手术的即时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即刻通畅率100%、术后6个月通畅率96.67%均高于直视手术组的96.67%(P=0.31)和73.33%(P=0.01),其中,术后6个月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显微手术组术区肿胀1例,发生率3.33%,无吻合口血栓、术区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直视手术组发生吻合口血栓2例,术区缺血坏死1例,术区肿胀4例,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4例,发生率为46.67%,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视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对动静脉实施显微手术能提高的通畅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后续的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了36例动静脉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并发症如伤口出血、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及肿胀手综合症的护理,出院时应嘱患者避免患肢负重及受压,加强自我观察及护理,并定期复查。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动静脉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动静脉手术手术方法及效果,分析早期失败的原因。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了我院肾内科2011.1~2015.12年15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计算术后6~8周累积初级开放率、失败率,分析早期失败的原因。结果术后6~8周累积初级开放率98.08%(153/156),早期失败率为1.92%(3/156),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3例。结论术前充分评估血管条件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改良手术方法,开放率高,手术创口小,并且操作简便、易于学习推广。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手术切口 连续缝合 开放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近年来对需急诊自体动静脉重建手术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于重建期间的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 月~2021 年6 月间本院收治的14例需急诊自体动静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施行的护理经验。结果 1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患者在施行有效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急诊手术,经急诊手术后患者得以重建,并随后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围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切实保碍了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精细、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及时心理疏导干预,对接受急诊自体动静脉重建手术的患者的安全及对手术顺利进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精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动静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行动静脉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围手术期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动静脉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5例颈内海绵窦患者血管内栓塞手术的临床护理,总结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控制血压及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动静脉血流量(arteriovenous fistula blood flow, AVFB)与透析中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家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利用动静脉行M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静脉血流量测量值分为3组,不足600 ml/min为低流量组,600~1000 ml/min为中流量组,超过1 000 ml/min为高流量组。动静脉吻合术后随访20个月,观察不同组别患者透析过程中动脉压监测值和失功发生情况。结果AVFB与透析中动脉压及失功呈负相关。结论MHD患者动静脉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对血流量的动态监测,动静脉血流量控制在600~1 000 ml/min为宜,透析过程中动脉压监测值维持在-80~-120 mmHg为宜,可减少对内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动脉压 血流量 内瘘功能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49例的动静脉穿刺方法不同对假性动静脉瘤形成的影响。结果43例使用正常,4例闭塞,2例缺失。5例有假性动脉瘤形成与反穿及定点穿刺有明显相关,其中反穿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最高。结论绳梯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动脉瘤发生,临床优先选择绳梯穿刺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穿刺技术 假性动脉瘤 离心穿刺
  • 简介:目的:对桡侧反动脉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湖南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的桡侧反动脉手术的治疗效果、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加以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5年一共有66例利用桡侧返动脉与正中静脉、头建脉建立起来的病例,其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3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71岁,手术全部成功,且没有感染、血肿或心力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1至2个月之后均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根据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术后第1年、第二年患者的通畅率分别为91.1%和87.5%,没有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症。结论具有手术创伤小、血液透析路长、手术成功率与通畅率高等优势的桡侧返动脉术可以代替肘窝高位动静,从而成为血管通路手术的第二选择。

  • 标签: 桡侧返动脉 老年患者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