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相同,免疫抑制剂也会引起心血管事件,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会日益成为影响这类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论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心脏毒性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启动并激活肿瘤内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筛选出具有逃避免疫监视能力的肿瘤细胞,这一过程称为免疫编辑,该机制不仅存在于肿瘤的自然进程,也引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原发和继发性耐药,限制了该类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肿瘤细胞的抗原负荷、抗原提呈、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血管生成、代谢因素及肠道微生物群均与耐药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肺癌免疫编辑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过程,并制定更适宜的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被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ICIs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器官系统内,但极少累及肾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肾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本文报道1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的ICIs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并阐述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中国被纳入医保,已有大量肿瘤患者从中获益,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出现导致了肿瘤患者非预期死亡率增加,降低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本建议结合国内外文献、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已发布的指南及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重点围绕“防”和“管”两大主线,贯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预防-评估-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围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可切实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用药安全的实践建议,以进一步促使各地区防治和管理达到同质化水平。本建议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概述、风险评估、监测、随访建议,还描述了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的早期识别和管理建议,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管理者提供临床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