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结果本组28例皆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很多。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胆管损伤病人恢复很重要。提高对胆管损伤高危因素的认识,仔细辨认并解剖Calor三角是防止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最根本措施。

  • 标签: 医源性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59-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防控措施。观察实施手术治疗的21名医护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防护情况。结果对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艾滋病隔离要求的手术准备、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术中管理和术后消毒等专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规范操作,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锐器伤、体液污染皮肤和黏膜等职业暴露情况。全程规范监测21名医护人员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消毒隔离,可有效避免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医源性感染 控制措施 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55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损伤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术中操作等。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初次修复优良率为78.18%(33/55),二次修复优良率为50%(6/12),三次修复优良率为33.3%(2/6),修复整体优良率为92.7%(51/55)。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损伤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医源性B超辐照对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孕期医源性B超辐照对生殖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组150例产妇,孕期接受B超检查不同次数及时间的不良生殖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医源性B超辐照未影响妊娠结局与胎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孕期 B超 辐照 生殖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自2003~2013年本院收治入院的治疗的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观察对象,对本组患者行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本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在随访观察的1-5年中,有15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症状,且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其中有1例患者伴右肝动脉缝扎,其转氨酶升高在一倍以上,予以间断治疗,未见临床依赖;1例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胆道感染症状,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且本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实施二次手术。与术前比较,本组患者术后各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得到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应用于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 医源性疾病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在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5年3月对26例经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根据出血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胆道支架置入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进行治疗。结果26例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感染8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新鲜出血18例,8例在胆管内取出血凝块。26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15例行ENBD,8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例行RFA。术后出血停止,胆道引流通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可经内镜治疗,内镜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可以进行止血治疗。

  • 标签: 胆道出血 内镜 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易发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内眼手术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并严格落实。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眼手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医疗质量,避免眼内炎的发生。结论制定适合眼病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和措施并认真落实,有效预防内眼手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内眼手术 医源性感染 预防与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源性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救治原则。方法共收治了96例以美容为目的注射肉毒毒素后导致中毒的患者,采用肉毒抗毒素注射进行救治,并辅以支持疗法。结果根据中毒具体情况,在给予肉毒抗毒素、系统性支持疗法以及对症治疗后,能迅速控制病情,有效改善症状体征,预后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进一步中毒的严重反应。结论注射肉毒毒素中毒后,尽早给予肉毒抗毒素和相应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 标签: 肉毒毒素 中毒 救治
  • 简介:脊柱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畸形、椎管狭窄、脊髓肿瘤以及脊椎结构不稳等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手术方法。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多数的脊柱手术都以内固定辅助的植骨融合来完成。手术操作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脊柱施加某些作用力,如加压、撑开、牵拉。

  • 标签: 脊髓损伤 术中并发症 诱发电位 监测 手术中 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麻醉所致的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间2000例全麻气管内插管病人的一般资料,收集整理麻醉中出现医源性感染患者的病例,并对诱发因素进行调查。结果2000例患者中有413例患者术后出现医源性呼吸道感染,院感发生率为20.65%。呼吸道损伤、器械消毒不达标、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是影响患者院感发生的原因。结论影响手术麻醉中医源性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因素较多,医师在临床中要根据不同的因素选择不同的预防措施,降低院感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呼吸道道感染 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MTA及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医源性牙齿穿孔引起的美学缺陷的效果。本研究共治疗了3例患者,并收集了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治疗中首先应用MTA封闭牙根穿孔,之后根据标准技术进行结缔组织瓣转移。术后患者牙根完全被结缔组织覆盖,并获得了显著的美观改善。组织学分析发现结缔组织瓣与牙根表面形成紧密的长上皮愈合.这种长上皮组织自穿孔的冠方延伸到MTA的根方。基于临床及组织学观察的有限性,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联合应用MTA及结缔组织瓣转移可以用于治疗医源性牙齿穿孔引起的牙龈美学缺陷。

  • 标签: 结缔组织瓣 联合应用 上皮组织 牙龈退缩 MTA 医源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预警监控管理在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中的皮肤损伤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1157例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入院的5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将2015年1~6月入院的6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除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外,还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监控表》及"医源性皮肤损伤记录单",对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进行重点预警监控和防治。分析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主要类型发生率差异。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构成比及出生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对照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3.3%)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25.9%)、低出生体重儿(29.6%)及极低出生体重儿(55.9%)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25.02、7.69,P=0.000、0.000、0.006)。2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1.4%)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19.6%)、低出生体重儿(15.2%)及极低出生体重儿(29.7%)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23.57、7.82,P=0.000、0.000、0.005)。3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鼻塞式氧疗所致压伤及黏贴伤;观察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1.2%)、药物外渗伤发生率(6.5%)及黏贴伤�

  • 标签: 高危人群 高危环节 医原性疾病 皮肤病损 婴儿 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关系的解析应体现在对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矛盾问题的深刻理解,矛盾双方实现一方向另一方转化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方式之一。以科学学理论为出发点,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对矛盾进行科学的阐述,并且科学的演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得以转化的外部发生条件,以及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内部运行机制,希望能为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提供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

  • 标签: 消极因素 积极因素 麦克斯韦妖 场域 漩涡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糖尿病病例218例,收集整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等资料,比较其亚组胃轻瘫发生率,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该组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生率14.7%(32/218),根据年龄(〉50岁)、性别、糖尿病病程(〉5年)、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7.5%)、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阳性分别对入选糖尿病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其胃轻瘫发生率,结果表明老年(χ2=4.676,P=0.021)、糖尿病病程(χ2=8.993,P=0.002)、HbA1c〉7.5%(χ2=5.064,P=0.021)、HP感染阳性(χ2=5.413,P=0.012)、合并多种基础疾病(χ2=8.259,P=0.002)者胃轻瘫发生率高于其相对应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5年)、血糖控制情况(HbA1c)、HP感染等为糖尿病发生胃轻瘫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以控制血糖达标及根除HP感染为主。

  • 标签: 糖尿病 胃轻瘫 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