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防控措施。观察实施手术治疗的21名医护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防护情况。结果对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艾滋病隔离要求的手术准备、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术中管理和术后消毒等专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规范操作,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锐器伤、体液污染皮肤和黏膜等职业暴露情况。全程规范监测21名医护人员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消毒隔离,可有效避免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55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损伤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术中操作等。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初次修复优良率为78.18%(33/55),二次修复优良率为50%(6/12),三次修复优良率为33.3%(2/6),修复整体优良率为92.7%(51/55)。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自2003~2013年本院收治入院的治疗的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观察对象,对本组患者行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本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在随访观察的1-5年中,有15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症状,且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其中有1例患者伴右肝动脉缝扎,其转氨酶升高在一倍以上,予以间断治疗,未见临床依赖;1例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胆道感染症状,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且本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实施二次手术。与术前比较,本组患者术后各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得到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应用于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在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5年3月对26例经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根据出血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胆道支架置入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进行治疗。结果26例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感染8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新鲜出血18例,8例在胆管内取出血凝块。26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15例行ENBD,8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例行RFA。术后出血停止,胆道引流通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可经内镜治疗,内镜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可以进行止血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预警监控管理在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中的皮肤损伤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1157例具有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特征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入院的5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将2015年1~6月入院的6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除进行医源性皮肤损伤普遍预防外,还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监控表》及"医源性皮肤损伤记录单",对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进行重点预警监控和防治。分析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主要类型发生率差异。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胎龄构成比及出生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对照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3.3%)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25.9%)、低出生体重儿(29.6%)及极低出生体重儿(55.9%)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8、25.02、7.69,P=0.000、0.000、0.006)。2观察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1.4%)分别较正常出生体重儿(19.6%)、低出生体重儿(15.2%)及极低出生体重儿(29.7%)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23.57、7.82,P=0.000、0.000、0.005)。3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外渗伤、尿布皮炎、鼻塞式氧疗所致压伤及黏贴伤;观察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1.2%)、药物外渗伤发生率(6.5%)及黏贴伤�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糖尿病病例218例,收集整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等资料,比较其亚组胃轻瘫发生率,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该组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生率14.7%(32/218),根据年龄(〉50岁)、性别、糖尿病病程(〉5年)、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7.5%)、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阳性分别对入选糖尿病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其胃轻瘫发生率,结果表明老年(χ2=4.676,P=0.021)、糖尿病病程(χ2=8.993,P=0.002)、HbA1c〉7.5%(χ2=5.064,P=0.021)、HP感染阳性(χ2=5.413,P=0.012)、合并多种基础疾病(χ2=8.259,P=0.002)者胃轻瘫发生率高于其相对应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5年)、血糖控制情况(HbA1c)、HP感染等为糖尿病发生胃轻瘫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以控制血糖达标及根除HP感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