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血小板临床用量,存在对献血者频繁采集的情况,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献血者采前血常规参数变化情况。方法 2020.2~2021.6,对连续采集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收集并分析每次捐献前血常规。结果 有49位献血者(女性5;男性44),身高170±7cm;体重70±9kg;年龄39±8岁。49位献血者完成了980次采,MCS+ 54.8%,Amicus 31.6%,Trima 13.6%。红细胞参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在第1次和20次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淋巴细胞计数(LYM)呈现下降趋势,红细胞计数(RBC)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频繁采集血小板对红细胞参数和LYM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关注,防止频繁采集对献血者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多次捐献 血红蛋白 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电话保留成功的采血小板献血者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采血小板保留策略的制定进行依据的提供。方法:对1年内至少有1次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记录进行收集,随后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管理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电话保留成功的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1210人,其中有效保留献血者的人数达到了703人,成功率达到58.10%;男女成功率分别达到了58.01%(402人)、45.07%(233人)。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近一年内的采血小板献血者有着比较高的保留率,因此可以构建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为我国临床医学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电话保留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采血小板输血反应调查及其输注无效解决策略探究。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采血小板输血病历资料,统计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了解采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探究采血小板同型输注法或配合型输注法在输注无效问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共输注采血小板4520袋,共100例发生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21%(100/4520);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达到68.00%(68/100);多数输血反应患者为血液疾病患者(44.00%),其次是免疫性疾病患者(12.00%);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HLA抗体阳性率19.00%,HPA抗体阳性率0.00%,HLA+HPA抗体阳性率6.00%;共3例输血无效病例,行同型输注或配合型输注后,1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20%以上,均为有效输注。结论: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多在血液疾病患者中发生,可通过加强采血、输血护理进行预防,通过同型输注或配合型输注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采血小板输注无效问题,促进输血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无效 输血反应 输血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频次对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本院中心血小板固定献血者66例,依据献血频次高低划分为高频次组、低频次组各33例。结果:血小板采集后时间点处于0、30、60、90min,高频次组与低频次组献血者血清钙、血清镁与0min比较均下降,两组血清钙差异大(P<0.05);两组血清镁差异不大(P>0.05)。两组献血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上升后逐渐降低,且于采集30min到达采集的最高数值(P<0.05)。与高频次者比较,30min时低频次献血者的血清PTH较高(P<0.05)。

  • 标签: 献血频次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血清钙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重度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进行研究,重点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我站在2021年1月20日接收的一例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献血者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现出现的反应症状,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防范策略等内容。结果:导致献血者出现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因素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精神因素和身体因素,对此,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有良好的防范效果。结论:在针对献血者进行采血的过程中,献血者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需要高度重视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和处理措施,以规避重度反应,使献血者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

  • 标签: 一例机采血小板 重度献血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名献血者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象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护理 机采血小板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市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血液检验不合格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采血小板捐献的44 50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本组献血者共计捐献112 836人次采血小板;其年龄为18~60岁;男性献血者为31 260例,女性为13 248例。对本中心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献血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血液检验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其中,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职业;血液检验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同人口学特征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于献血前与所有献血者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44 508例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为4.96%(2 206/44 508)。不同性别、年龄、采血小板捐献次数、文化程度及职业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48、108.012、390.095、168.835、122.255,P<0.001、0.001、0.001、0.001、0.001)。②男性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351/31 260)比0.17%(23/13 248),χ2=100.618,P<0.001]。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者的ALT、HBV、HCV、HIV检验不合格率最高,36~45岁者献血者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01%(138/13 688)、1.85%(253/13 688)、1.63%(223/13 688)、0.64%(87/13 688)、1.79%(141/7 89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上述检验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7、51.130、51.591、32.236、41.021,P<0.001、0.001、0.001、0.001、0.001)。初次采血小板献血者的HBV、HCV、TP、HIV不合格率分别为1.57%(537/34 264)、1.27%(435/34 264)、1.41%(484/34 264)、0.44%(151/34 264),均显著高于献血次数≥2次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2、26.792、56.858、13.501,P<0.001、0.001、0.001、0.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献血者的ALT、HBV、HC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分别为1.14%(112/9 792)、2.31%(226/9 792)、1.39%(137/9 792)、2.03%(199/ 9 792),并且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9、80.894、11.244、80.429,P<0.001、0.001、0.001、0.001)。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其他职业献血者的ALT检验不合格率最高,农民职业献血者的HBV、TP检验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19%(186/15 529)、2.01%(106/5 266)、2.15%(113/5 266),并且不同职业献血者的上述不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489、36.368、92.329,P<0.001、0.001、0.001)。结论2015-2019年成都市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18~25岁、初次参加采血小板献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其他职业献血者的采血小板血液检验不合格率较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血小板献血者宣传及招募过程中,应注意提高不同人群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并且加强对血液检验不合格高风险人群的献血前指导及献血时征询,从而提高无偿献血血液检验合格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检验不合格率 招募 无偿献血 人口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机采前护理与健康教育、采集过程中的护理、采集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措施,做好健康宣传教育,让献血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充分保障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捐献机采血小板者通过学习了相应的健康知识与护理方法之后,献血队伍不断稳定且逐渐壮大,实现了临床血小板100%来自于自愿无偿捐献者。结论:加强捐献者健康教育力度,并为其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保障血小板质量,还能够使得无偿献血者队伍更加稳定。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机采前护理与健康教育、采集过程中的护理、采集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措施,做好健康宣传教育,让献血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充分保障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捐献机采血小板者通过学习了相应的健康知识与护理方法之后,献血队伍不断稳定且逐渐壮大,实现了临床血小板100%来自于自愿无偿捐献者。结论:加强捐献者健康教育力度,并为其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保障血小板质量,还能够使得无偿献血者队伍更加稳定。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实施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0例,比对组:应用白介素-11治疗;测试组:在比对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升血小板胶囊。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测试组血小板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测试组治疗有效性97.14%高于比对组的74.29%,(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31岁孕妇在剖宫产围术期为预防感染接受头孢硫脒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为166×109/L。在第2次用药后(术后21 h)常规行血细胞检查,发现PLT 40×109/L。术后30 h时PLT降至最低(14×109/L),患者无出血症状。停用头孢硫脒,给予输注血小板、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和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对症支持治疗,4 d后PLT恢复正常。随访至产后3个月,患者的血小板均正常。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血小板减少症 抗生素预防
  • 简介:摘要血小板反应蛋白(THBS)2作为THBS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且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报道THBS2在不同肿瘤中的具体作用不同,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凋亡、伤口愈合、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目前THBS2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探讨THBS2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肿瘤 血小板反应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经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观察组),余110例未发生室性早搏者纳入对照组A,另抽取同期匹配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健康人群45例为对照组B。另将发生室性早搏者依据室性早搏负荷分为高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20%)、中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10%~20%)、低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10%);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总数分为Ⅰ组(<1 000个)、Ⅱ组(1 000~10 000个)、Ⅲ组(>10 000个),比较不同亚组MPV、PLC及MPV/PLC,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冠心病室性早搏者室性早搏负荷、室性早搏总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V、MPV/PLC大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三组PL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负荷组MPV、MPV/PLC大于中负荷组及低负荷组(P<0.05);中、低负荷组MPV、MPV/P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MPV、MPV/PLC大于Ⅰ组、Ⅱ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MPV/PLC与室性早搏负荷、室性早搏总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MPV/PLC与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存在一定关系,随着MPV/PLC比值增加,其室性早搏负荷与室性早搏总数增加,监测MPV/PLC对冠心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搜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时段内长沙血液中心符合研究条件的20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展开分析,随机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积极护理)各100例,对比评估献血者心理状态、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00%)较对比组(10.00%)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较对比组(90.00%)更高(P<0.05)。结论: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实施积极护理干预,可最大程度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改善献血者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献血 机采血小板 积极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