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到骨科接受诊治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此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时腰椎功能略优于对照组(P<0.05),但长期来看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时临床相关指标更优,但长期来看临床疗效结果相近,应结合患者病理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某医院椎间孔镜手术护理案例,总结出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常见的问题包括术后疼痛、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术后疼痛管理、预防感染、控制出血、保护神经功能等。结论:通过对椎间孔镜手术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有效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对策在椎间孔镜手术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手术室心理护理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手术室心理护理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治疗护理的70例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排序,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给予手术室心理护理,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针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3月-2024年3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50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2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及经皮椎间孔镜下进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为两组患者分别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情况。结果:通过观察比对后得知,两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病房停留时间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4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局麻下椎间孔镜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对比5%);术后病房停留时间平均为18.6小时,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8小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价为85%,高于对照组的74%。结论:局麻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35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17例与18例为两组例数,椎板开窗术及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儿共计60例,观察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硬膜撕裂以及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UBE和PELD治疗整体效果良好,能够缓解疼痛,并发症情况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8月01日-2023年07月31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用的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前者予以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固定情况、全身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三天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固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固定情况更佳,术后3个月全身状况更为良好,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铺单方式对同轴椎间孔镜手术(TESS)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以优化术后恢复策略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某医院接受TESS的60名患者。根据铺单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n=30,使用医用敷布)和B组(n=30,使用传统棉布材料铺单)。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手术,术后采用标准化疼痛管理和恢复方案。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术后舒适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的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速度。结果:术后VAS评分显示,A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功能恢复方面,A组患者的恢复速度快于B组,且术后满意度评分更高。结论:使用新型材料铺单的TESS患者在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管理方面表现更佳,推荐在同轴椎间孔镜手术中采用以改善患者术后恢复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疼痛评分(3.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0.8)分;观察组住院时间(1.5±0.5)天,短于对照组(2.0±0.7)天;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