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性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马素和异丙嗪对急诊眩晕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行异丙嗪注射液注射,在加用天马素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单用天马素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1例,显效率为82%,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27例,显效率为54%,有效率为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异丙嗪治疗起效快,与天马素联合治疗,能有协同治疗的作用。使用异丙嗪和天马素联合治疗机制眩晕症效果显著,经济性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针刺并结合推足太阳经筋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以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共120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针灸组、针灸及推足太阳经筋组,两组分别都是每10次为一个疗程,可应用2个疗程,疗程后做出相应的疗效评定并分别归纳各组的优劣势。结果针灸组的治愈率为75%,综合组的治愈率则为90%,因此,综合组在临床效果上明显更优于针灸组。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综合应用针灸并加之以推足太阳经筋的治疗方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颈复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进行TCD检查,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LVA和RVA)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A、RVA、Vm均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中药颈复汤加减,可有效改善CV患者的症状、体征及TCD指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颈性眩晕中的疗效方法运用等离子刀治疗45例颈性眩晕患者,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月,有效率达82.22%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