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甲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后的肝功能检测指标(血清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中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甲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间传染科采集的220份血清标本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后按照操作说明稀释150,1100,1500,11000倍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经150标本稀释,仅检出HBcAb阳性12例。通过将标本按照1100,1500,11000稀释后再次检测,结果显示HBcA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加,当稀释比例达到11000时,HBcAb阳性检出率为70.0%。结论高滴度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在较低稀释倍数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临床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选择11000稀释倍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核心抗体 标本稀释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6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国产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ALT和HBV-DNA水平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和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其药物安全性好,早期抗病毒疗效好,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国产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抗病毒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在缓解患者口腔疼痛及促进口腔疱疹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口腔疼痛及疱疹恢复情况,观察时间为5.5天。结果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及疱疹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对患者的口腔疼痛及口腔疱疹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HCV病毒载量及HVC抗体水平变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诊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HCV-RNA病毒载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HVC抗体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研究中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HCV-RNA阳性37例,阳性率54.41%;②随着患者的HCV抗体S/CO值越高,HCV-RNA的阳性率越高,分别为11.76%、45.45%、86.21%(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RNA阳性检出率与其HVC抗体水呈正相关,随着患者的HCV抗体S/CO值的升高患者的HCV-RNA阳性率升高。

  • 标签: 慢性丙肝 HCV病毒载量 HCV抗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中心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病毒肝炎患者资料,实施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经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均能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食物并能保证营养需求,活动耐力有所增强,均未发生感染,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及隔离技术;护理满意度达91.7%(33/3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肝炎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活动耐力,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检测中实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7年02月-2018年0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出率和ALT、AST水平。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阳性组ALT(256.81±172.63vs76.26±52.66)、AST(216.29±180.59vs68.36±42.71)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检测中实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效果显著,既可以提高检出率,又可以很好的反应病毒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大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单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50例作为乙肝组,另选单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患者50例作为丙肝组,二者重叠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重叠感染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重叠感染组ALT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ALT与丙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AST显著高于丙肝组和重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AST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TBil显著高于重叠感染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TBil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的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的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FN-γ为(41.4±12.3)ng/L,丙肝组为(39.6±12.8)ng/L,重叠感染组为(49.3±14.2)ng/L;重叠组IFN-γ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乙肝组IFN-γ显著高于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L-6为(57.7±26.2)ng/L,丙肝组为(69.3±23.8)ng/L,重叠感染组为(87.0±27.3)ng/L;重叠感染组IL-6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丙肝组IL-6显著高于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IL-10为(304.2±87.6)ng/L,丙肝组为(316.3±89.4)ng/L,重叠感染组为(622.5±96.4)ng/L;重叠感染组IL-10显著高于乙肝组和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和丙肝组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肝功变化不明显,但是炎症反应严重,肝脏储备功能显著降低。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 肝脏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N中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阳性与阴性标本各50例,采用6种不同加样量(即A、B、B1、B2、B3、B4)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标本进行加样检测,其中,A为按照检测说明将检测血清按照130倍进行稀释处理后用于检测分析;B、B1……B4分别为直接进行10、20、30、40、50μl的血清加入以用于检测分析,对不同加样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显示,不同加样量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方法A与方法B加样量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其余加样量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阴性标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检测中可采用直接加入10μl血清方法进行检测,以减少加样环节对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不同加样量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乙型肝炎 病毒核心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围产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围产感染CMV的患儿和80例围产感染HBV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90例健康儿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检测CM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CMV-IgM和CMV-IgG指标值,检测HBV感染组患儿和母亲的HBV标志物和母亲HBVDNA,对照组健康儿和母亲做上述对应检查。结果CMV感染组患儿母亲的CMV-IgM、CMV-IgG阳性率依次为44.44%、83.33%,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2.22%、23.33%(P<0.05)。54例母乳CMV-DNA阳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81.48%(42/54),18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的配对率为22.22%(4/18),二者比较,P<0.05。同时,80例HBV感染组患儿母亲HBeAg、HBVDNA阳性率依次为80%、75%,均高于对照组母亲的17.78%、13.33%(P<0.05)。结论母体感染CMV、HBV是造成围产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前和围产期检查对防治围产感染的意义重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围产感染
  • 简介:摘要现今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此种现象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逐步研究治疗此种病症的良好方法,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善。因此,本文对中医穴位注射、西医药物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使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病得控制,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同时,病人对自身疾病会具有正确的认识程度,对生活呈现美好的向往,心态较为舒畅,具有主动应他人沟通的欲望,精神面貌良好。

  • 标签: 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 研究进展
  • 作者: 邹和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大众医学》 2018年第11期
  • 机构:俗话说的好“肝不好,人易老”,有些人长期酗酒、服用毒性强的药物或病毒感染都会引发肝部疾病。最近,某某市民张先生感觉上腹不适、乏力、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恶心的表现,去某某医院肝胆科看病,医生了解了他的症状后给他安排了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正常值高出4倍,结合肝炎病原学检查,张先生患有“甲型肝炎”,随着灭活疫苗的应用,一般甲型肝炎能有效得到控制,并且预后较好,张先生这才放松下来,由于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所以为大家简单普及一些关于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报告的相关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病毒肝炎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士,共300例,将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患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病例数。结果观察两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观察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年内乙型肝炎病患有0例,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四年内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有12例,对照组仅有2例,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的过程中选择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措施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IgM抗体检测结果。方法研究数据筛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饮食从业人员165人作为实验对象,对实验人员进行病毒肝炎抗体和转氨酶结果进行分析,全面了解甲、戊型肝炎感染情况以及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对165名饮食从业人员进行比较过程中可以发现甲、戊型肝炎发病率较高,达到16.36%。结论在饮食从业人员中进行甲、戊型肝炎检查较为重要,可及时发现感染源,提升食品安全。

  • 标签: 饮食从业人员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IgM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前后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对献血者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对筛查合格的献血者样本进行HBV、TPELISA双试剂检测。比较开展HBsAg、TP联合快速检测前、后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结果2017年2月—2018年7月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检出HBsAg反应性样本317例,阳性报废率0.75%;检出TP反应性样本200例,阳性报废率0.47%,低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HBsAg及TP联合快速筛查前,HBsAg及TP阳性报废率。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血液HBV及TP阳性率;减少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及水平,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献血前筛查 HBsAg TP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肝炎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肝炎患者32例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分析。结果病毒肝炎患者32例,其中乙型病毒肝炎15例,丙型病毒肝炎7例,戊型病毒肝炎10例,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及健康教育,痊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结论对病毒肝炎病患的临床护理当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病毒肝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指标在病毒肝炎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7年我院住院部内科收录的82例病毒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和B超肝硬度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随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三种不同程度的肝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临床指标在检验轻度、中度、重度肝炎上符合率分别是91.3%、65.4%、78.8%。结论临床实验室检测对病毒肝炎的初步诊断有良好的效果,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还需要结合组合B超肝硬度检测。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临床检测 B超肝硬度检测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病毒肝炎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重型病毒肝炎患者8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重型病毒肝炎医院感染率为51.2%,相对而言,慢重型与亚急性感染率高于急重型,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常见于腹腔,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越大,合并基础性慢性病症越多,医院感染率也就会越高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重型病毒肝炎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侵入性操作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结论重型病毒肝炎医院感染率较高,患者预后与其自身病情严重性紧密相连,患者长时间住院、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提高患者医院感染率。

  • 标签: 重型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老年病毒肝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在 2017 年接收的 老年病毒肝炎患者 100 例,首先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的方式从临床症状、致病原因两方面分析了老年病毒肝炎的临床特点;随后将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50 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分析组患者干预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结果: 老年病毒肝炎的临床特点如下:临床症状主要有黄疸、腹胀、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腹水,其中以黄疸、腹胀为主;致病原因有病毒肝炎、非病毒性肝病、隐源性肝病,其中以病毒肝炎为主;分析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针对 老年病毒肝炎患者,医护人员有必要在分析其临床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病毒性肝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将同期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和健康孕妇各56例分别入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程序行产前检查及保健,观察组则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防治,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产后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无1例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结论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多方面的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可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乙型肝炎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