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复杂髋臼骨折治疗疗效的方法和要点。[方法]总结33例复杂髋臼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治疗要点和治疗效果。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2例)、髂腹股沟入路(3例)和前后联合入路(共8例)充分暴露骨折,准确复位,牢固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7-36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8例,良好复位8例,差7例;优良率75.6%。局部感染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5例,异位骨化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及时手术治疗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处理复杂的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共纳入本研究,患者例数为4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心理治疗和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以后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前后联合入路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心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探讨其在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治疗1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9.6岁(范围,27~6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3例(累及四方区),T形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d(范围,5~14 d)。患者术前均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骨折形态。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并使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进行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摄标准前后位及Judet位骨盆X线片、CT+三维重建,按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130 min(范围,100~200 min);术中出血量560 ml(范围,400~900 ml);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术中均无需额外塑形,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范围,6~1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骨折复位按Matta评分标准评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3.3%(15/18)。末次随访时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5.8分(范围,12~18分),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个月后好转;余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可以同时固定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解剖型设计,无需塑形,安全性好,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双柱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面,优质的治疗手段以及方法。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双柱型髋臼骨折的患者16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改良K-L入路),并用钛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进行评分,其中进行解剖复位者14例,复位治疗达到满意者2例,根据d'AubignePostel髋臼关节评分,优14例,良2例。结论在经过诊断确定了双柱型髋臼骨折后,需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以及改良K-L入路治疗,可采取一定方法将骨折的部位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手术中将暴露部位用钛质重建钢板加以固定,从而使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更加牢靠,进而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下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2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45.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2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并髋臼下螺钉技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5~285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为360~1 600 mL,平均650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6.4%(19/22)。21例患者术后获12~45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1例失访。21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6~3.0个月,平均2.2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移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é & Postel评分为8~18分,平均16分;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8/21)。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并发切口浅表感染,1例患者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8%(5/21)。结论髋臼骨折解剖复位后应用髋臼下螺钉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内固定强度,避免骨折再移位,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佳。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老年髋臼骨折臼顶压缩或移位的CT分型,并评价基于此分型进行臼顶压缩或移位骨折复位的效果及术后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20例合并臼顶压缩或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12例;年龄为65~78岁,平均71.5岁。按冠状位CT对其臼顶压缩或移位进行分型,以臼顶骨折线为界将臼顶分为内外侧,A型(3例):臼顶整体移位;B型(8例):臼顶内侧压缩;C型(4例):臼顶内外侧均有压缩或移位;D型(5例):臼顶粉碎性骨折,内外侧之间有嵌顿骨块。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复位方法:A型骨刀截骨复位;B型顶棒顶压复位;C型首先用顶棒复位内侧部分,然后用骨刀复位外侧部分;D型骨折首先处理嵌顿骨块,然后用顶棒复位内侧部分,最后如果外侧移位则用骨刀复位外侧部分。所有患者均应用钢板、螺钉固定。评价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效果及患肢功能。结果术后CT检查有18例患者复位后骨折台阶≤3 mm,2例复位后骨折台阶>3 mm。2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7个月(18~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分(70~100分)。4例患者最终行髋关节置换术。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但不影响髋关节功能。结论老年髋臼骨折臼顶压缩或移位的CT分型对臼顶骨折复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髋臼骨折往往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必须从接诊后即刻起进行复苏和抢救,复苏和抢救原则无太大的特殊性,这里不再叙述。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应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肢体合并伤、骨折脱位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